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对旧城更新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再回顾,发现旧城更新的四个困境,结合重庆市主城区旧城特征及问题的总结与梳理,探索重庆旧城更新的思路框架,提出基于"渐进分级式"空间菜单管控方法,从旧城最本质特征出发,由客观的旧城更新力度评价体系,界定旧城需要更新由低至高的力度和内容,按照旧城需要更新的力度大小,建立四类渐进分级式的菜单,为重庆市旧城更新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33):82-85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旧城改造属于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解决旧城改造建设方案的选取问题,首先构建旧城改造建设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熵权法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旧城改造建设方案进行了评价。最后通过实例来进行论证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工程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及其14条一级支流为划分对象,共划分了22个水体功能区.以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功能区水质现状、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4.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效应与实施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创新构想.目前,正进入逐步细化、实践操作的阶段.主体功能区建设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探索,许多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实践推进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进步,旧城更新已发展成为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和物质空间的全面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政策.为了提高旧城更新规划与决策的科学性,首先应明确技术背后的相关价值,协调技术与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构技术与价值相结合的旧城综合更新规划策略.为此,引入"向度"概念,作为探索并建立旧城更新规划与决策的科学价值取向和评判尺度,首先从利益主体向度和情景向度上梳理更新实践中各相关因素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然后提出旧城更新目标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治理现代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双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石,逐渐成为规划编制的必需要件与前期重要专题,然而当前"双评价"研究存在与后期规划方案联系不够紧密,应用价值与实际预期效果存在差异等问题.基于此,首先,结合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尺度,梳理当前"双评价"研究的进展.其次,基于各类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云南省为例,识别出"双评价"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提出资源环境系统下云南省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最后,在案例分析基础上深入总结省级尺度下"双评价"的成果应用与重大支撑,如可用于支撑"一张图"信息化平台建设、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主体功能区完善、重大工程安排、规划环境评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和监测预警平台搭建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延边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吉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明确空间布局与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延边经济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明确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要任务,积极推进延边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延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天长市为研究对象,从开发强度、投入水平和产出效益三个角度构建了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2014-2020年天长市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测度,探究天长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分异。研究结果表明:2014-2020年天长市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先升后降趋势,但整体上仍处于较低的集约利用水平;城镇建设用地利用边际效益递减,出现了城镇建设用地闲置和低效利用的问题;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涉及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城镇建设用地投入强度这三个因素影响最大,其它评价指标影响相对较小。最后,针对天长市城镇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和结构失衡,从科学编制空间规划、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完善监督监管机制等维度,提出提升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一、旧城改造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旧城改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不断增强,研究与分析城市发展中的旧城改造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的当务之急。1.旧城改造的涵义与类型城市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变化,在其建成区内部会形成一些经济相对衰退、房屋年久失修而残旧、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居住质量与环境较差的地区,即旧城区。二战以后,西方国家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和工业出现了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使得原来的城市中心区开始衰落,表现为税收下降、房屋和设施失修、就业岗位减少、经济萧条、社会治安和生活环境趋于恶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数据的沈阳国土空间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年国  王娜 《价值工程》2019,38(14):10-13
在对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技术方法及应用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后,深入剖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阶段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基于能够获取的海量精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阶段进行城乡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六方面指标体系,采用单要素与多要素相结合的空间分析方法,划定沈阳市区范围内城乡用地的建设适宜性。结合生态红线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并依据功能将沈阳市区划分为生活功能区、生产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保障了城市建设用地选择、粮食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合理需求,满足城市发展建设和指导下层次规划编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世界城市是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具有引领、影响和控制力的城市。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既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逻辑性演进,同时也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建设世界城市,就是要建立以雄厚软实力为基础的世界城市,而城市软实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则包括法律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文化特别是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并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的城市空间布局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规划建设的空间布局,就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演化在地域空间上留刻的有形足迹.今天,人们看到的以二环路为痕迹的"凸"字形北京旧城,就是明代祖先的创世杰作--明北京城.明北京城在世界享有盛名.其中最精彩的是它拥有一条贯穿全城中心的南北中轴线,全城建设均以轴线为核心,对称有序展开,中轴线是北京旧城城市建设的传世之宝.现代北京人,用他们的聪明智惠,创造新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描绘新生灿烂的北京城,"以旧城为中心向四郊发展新区"、"分散集团式"、"绿化隔离带"、"两轴两带多中心"、"中轴线与长安街东西轴线十字交叉骨架"等新的城市空间布局理念、布局模式,把新北京推向一个更加广阁、更加丰富多彩的地域空间.城市的地城空间扩大了,但是,空间布局的根却始终没有变,这就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传世之宝--南北中轴线,新北京颁布的每一个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都坚定不移地维护中轴线在城市空间布局的轴心地位,整个城市就是从这里开始,不停地向四周"排兵布阵"的,这就是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因子分析的北京城市功能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以北京市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市内18区县反映城市发展状况指标进行定量综合评估,以明确北京市各区县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为确定各区县发展优势及功能定位提供科学依据.并结合北京市现有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特点,提出在城市服务核心区(主城区)和生态涵养区(山区)之间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内,建立朝阳-通州、丰台、石景山、海淀4个发展区.通过在各发展区内形成人流、物流循环,分担主城区人口、功能过于集中的压力.并通过功能区之间的产业连接,形成环状产业发展轴,构成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发展骨架.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房地产价格产生的影响越发明显,为了分析这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以北京市轻轨13号线为例,分析了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轻轨站点在城市中心区对房价的影响较小,越远离城区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越大;在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区对地价的影响一直集中在1公里范围内.因此,在轨道交通规划的影响下,房地产价格分布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发展应注重"质"的提高,而不应单纯追求"量"的扩张.本文认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是城市空间结构生态化和城市功能群生态化,提出了基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的城市空间生态分区方案和建设导则,构建城市生态网架,优化调整城市空间整体布局以及城市产业和城市人居布局,并运用"三地动态平衡"理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时空安排与调控,从而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合理演化.  相似文献   

16.
孟银娥 《价值工程》2010,29(4):184-184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发展和建设商务中心区,是首都经济功能扩展的必然需要,对于推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北京城市形象,确立北京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北京市城市中心体系从职能类别和空间结构两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北京具备较完备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及科技、智力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后奥运时期,北京提出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世界影响力显著提高,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已受到高度关注。对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发达国家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性地阐述了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模式、发展规律和发展要点。  相似文献   

18.
城市历史街区的再生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拆大建的城市化热潮中,历史街区的保护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以往的保护经验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的需求。针对再建与保护历史街区的双重需要,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整体保护、功能置换、多元与共生、回归街道的再生性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城市问题及城市范式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问题伴随城市的产生而出现,随着城市问题的产生--解决--新问题的出现,用于解决城市问题、指导城市建设的城市科学,也在不断地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科学革命与范式的变迁.本文主要从世界观、城市问题、城市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科学范式的变迁过程,在对旧范式进行批判的同时,对新的城市科学范式--生态城市范式的成就与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通过构建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从智慧民生、城市治理、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建设创建城市创新评价指标。使用Stata计量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变量卫生机构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绿化覆盖面积、污水处理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城市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市创新的系数为负,卫生机构数、绿化覆盖面积、污水处理量对城市创新表现不明显。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