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大川 《广东审计》2003,(12):28-28
《广东省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第6条、第8条规定,对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机关可以直接进行审计,也可以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实施审计。在这种审计机关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承办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委托关系条件下,审计机关与社会审计组织之间风险、责任如何划分?工作如何衔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审计机关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承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关于《县级以下党政领导 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同级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报经本级党委或人民政府同意后请上级审计机关组织实施。对审计局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部门的领导相比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在任期内必须经过有关政府审计机关或社会审计组织、上级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的审计,通过对其任期内企业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评定企业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其职责及衡量其工作业绩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由于国家有关部门有关社会审计机构的主管单位(如中注协)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模式尚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各审  相似文献   

4.
加强对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业务质量的监督检查 ,是贯彻落实朱总理指示精神 ,全面履行审计机关法定职责的一项重要举措 ,也是摆在审计机关面前的一项崭新的具有开拓性的工作。笔者结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当前这项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一、切实提高对审计机关监督检查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业务质量法定职责定位和重要性的认识。由于“两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和注册审计师协会)合并后挂靠财政部门 ,社会审计组织也陆续脱钩改制 ,加上对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到位 ,有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审计机关是否还具有对社会…  相似文献   

5.
审计工作计划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制订审计工作计划,不仅有利于协调审计机关(或机构)内部(包括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审计体系之间(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审计机关与专业经济监督部门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综合平衡各层次、不同时间之间的任务的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审计工作效益。因此,如何建立审计工作计划机制,是当前乃至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制订审计工作计划,大致应遵循以下八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影响1.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审计主体的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主体由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三大部分构成。多年以来,基本上形成了国家审计机关重点审计以国家财政投资或融资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审计组织重点审计以企业投资为主的竞争性项目;内部审计重点审计本系统或本单位投资建设的投资项目这样一种审计格局。一般说来,凡是以国家财政投资或融资为主的建设项目,往往都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但随着投资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的…  相似文献   

7.
袁毅 《现代审计》2006,(6):49-50
在近年来的经济实务研讨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审计机关对社会审计业务的监督.属对其社会审计业务的多头监管.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具有片面性,因为.审计机关对社会审计业务进行监督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企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届满、或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由审计部门(指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或上级内审机构)对其任职期间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制所作的具有综合鉴定和公正评议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为使此审计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笔根据工作实践就开展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操作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根据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委托建议,由审计机关实施对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应履行的经济责任进行的审计监督、鉴证、评价。其风险的表现,一是被审计人及所在单位存在问题,审计机关没有查出来;二是被审计人及所在单位没有问题或是存在轻微问题,而审计机关在下达审计意见书时,错误地认定问题或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并在下达审计决定书时,错误地进行了处理或处罚。笔者认为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最大的风险是被审对象存在问题审计查不出来,甚至重大犯罪案件一点线索审计也没发现,其风险的…  相似文献   

10.
对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业务质量进行检查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职责。近年来,从红光实业到郑百文,从银广厦到麦科特,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会计师事务所协同造假的现象时有发生,注册会计师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审计机关开展对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工作,既是整顿  相似文献   

11.
人法技     
《审计与理财》2005,(12):83-83
江西省审计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审计机关认真开展严禁通过社会审计组织获取非法收入情况的检查工作。此次检查的内容主要是由于无审计机关与社会审计组织脱钩后,存在明脱暗不的现象;有无放任、纵容配偶、子女等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从事中介活动谋取非法利益;有无审计机关利用审计职权,将一些审计项目交给社会审计组织预审或审计,从中收取协作费或参与收费分成;有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利用职权或影响,为社会审计组织介绍审计业务,从中收取介绍费、回扣;有无审计人员直接参与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从中收取劳务费等影响审计机关形象和声誉的问题。检查方法为先由各级审计机关对照有关规定和检查内容组织自查,各设区市审计局对管辖范围内的审计机关开展检查,省厅再进行重点抽查。  相似文献   

12.
审计机关在对领导干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如被审计单位有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审计机关应根据有关财经法规对其作出处理、处罚,并出具审计决定书和审计意见书。但有些审计人员撰写审计决定书标题时,干脆写为:“某审计局关于某同志任某单位某职务期间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决定”。笔者认为这是错误的,其理由是:一审计机关根据《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接受组织人事部门或纪检监察  相似文献   

13.
审计结果公告中的审计风险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审计公告是指审计机关向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或单位,公布其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情况及其结果的活动。审计公告不仅指审计项目结束后的审计结果公告,还包括审前公告,这是审计公告的两个主要内容。本文的审计公告主要指审计结果公告,即审计机关向社会公众公开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审计结论类文书的内容)。审计结果公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发布审计公告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计机关,而非社会审计组织或内部审计机构。  相似文献   

14.
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由基层审计机关(或组织)接受委托和授权,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审计标准的规定,对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在其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鉴证和评价的活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基层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做好基层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两个《暂行规定》下发三年多以来,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由于其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审计结果又直接关系到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的监督、考核、管理和任用。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较常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具有更大的审计风险,如何规避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就成为审计机关当前亟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审计资源是指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或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用来完成特定审计任务的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总称。审计资源是影响审计任务完成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审计资源配置可以保证各类审计机构按照最理想的模式和需要来选择和安排审计程序,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就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其政策性强,时间紧,涉及面广,而审计资源又严重不足。在现有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条件下,要及时、高质地完成审计任务需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1.统筹考虑审计资源,制定中长期审计计划审计机关应根据其履行的职责,统筹考虑现有的审计资源…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务院1998年机构改革职能配置规定,审计署负有监督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业务质量的职责。为了搞好此项工作,审计署于1999年4月发布了《审计机关监督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业务质量的暂行规定》,对监督内容、组织方式、检查程序、处理处罚的形式和种类及相应的文书格式,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且,从1999年开始,陆续组织部门审计机关对一些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检查,通过参加这两年的检查,我认为有几个问题亟待明确或解决,以利于这项工作达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就是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责审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离任者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判断失误.发表了与事实真相或经济责任不相符的审计评价或结论,造成被审计者和与之有关方面的损失.产生审计机关和审计者承担这种损失责任的可能性。鉴于此项审计的对象是经济责任人.  相似文献   

19.
申泽 《山东审计》2003,(10):17-17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经济责任审计任务日趋繁重,审计机关根据有关规定,将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全部或部分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定办法,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给审计机关带来较大风险。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审计实践,就审计机关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如何控制其审计质量等问题作一探讨。一、委托审计范围一是全部委托。将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全面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向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审计机关向有关部门提交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查出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湖南省部分基层审计机关中试行的“审计四分离”工作机制,既是一种审计机关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也是一种运行机制的尝试与创新。所谓的“审计四分离”是指“审计项目计划安排、现场审计查证、审计项目审理和审计结论执行”四项权能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在审计工作中不断实践、探索、完善“审计四分离”工作机制,对于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制约与监督,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加强廉政建设,有着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