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物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情中一个新的增长点,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已经将发展现代物流纳入省“十一五”计划纲要。本文充分阐述了广东发展物流园区的必要性,对广东发展物流园区已具备的条件作了详尽地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广东物流园区的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设,尤其对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物流园区的规划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王如心 《商场现代化》2006,(13):103-104
现代物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点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已经将发展现代物流纳入省“十一五”计划纲要。本文充分阐述了广东发展物流园区的必要性,对广东发展物流园区已具备的条件作了详尽地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广东物流园区的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设,尤其对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物流园区的规划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随着国际现代物流理念的引入,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为人们所共识。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经济中心城市,已开始进行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不同类型与功能特色的物流园。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对策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沈阳经济正处于大发展、大振兴的关键时期,开掘物流“深水良港”,发展物流产业成为当务之急。应按照“政府引导,科学规划,企业运作”的模式,明确物流产业发展定位,制定高水平的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扩大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民营企业及外资参与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改造和建设,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引进世界一流的物流企业集团,引导自己有实力的物流企业走出国门,扩大国际物流合作;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改造传统储运方式;加强物流管理研究,加速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中外物流园建设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庆 《商业时代》2005,(17):21-22
近几年,我国物流有了快速发展,物流经济掀起了物流园区建设的热潮,各地物流园区建设规划纷纷出台。面对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物流园区建设,我们必须冷静思考,认真规划。本文就国内外物流园区的运营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我们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物流园区的建设经验,避免盲从性,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现代物流行业对于经济来说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助动力量,其发达水平和成熟程度已经成为了衡量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其中物流园区是当代物流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发展建设综合性物理园区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制造、物流、仓储等环节为一体的产业集中区域,从而构建物流平台。物流园区设计规划与经营运作对于我国物流行业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主要阐述汽车物流企业建设物流园区的必要性以及建设的相应措施,以期能够推动汽车物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物流市场的全面放开,伴随而来的是物流热的再次升温,东部沿海城市以其经济发展的优势纷纷加快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和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园区又展开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  相似文献   

8.
2003年江苏省拥有物流园区7个,专业化物流中心75个,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有100多个。为构筑现代物流大省,江苏省加快了综合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到2005年为止,全省基本建成14个综合物流园区。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针对物流园区规划中的物流需求量预测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当前物流园区规划现状以及物流业需求量预测等方面出发点,积极从物流园区发展分析、物流园区规划物流需求基本思路以及物流园区规划中的物流需求量预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主要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物流园区规划,解决物流园区规划中的物流需求量问题,促进物流园区的发展以及进步。  相似文献   

10.
李佳 《市场周刊》2007,(7):14-15
进入21世纪,随着物流热的兴起,全国各地大搞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大中小城市搞起了物流园区,盲目建设造成了大量物流设备闲置。针对这一情况,2005年,国家发改委提出清理整顿省级以下物流园区,区域物流设施建设经历了一个相对的冷静期。随着“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逐步明确,区域产业聚集的效应越发明显。2006年起,新的区域物流建设趋于理性,更强调功能性的整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由北京华通企业经济发展总 公司、北京华通捷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通运外经国际运输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物流就在我们脚下──北京华通物流园区推介会”,近日在新竣工的北京华通物流园区一号仓库召开。旨在向社会展示目前国内最具前瞻性的现代通物流架构区。 “北京华通物流园区”是国家交通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审批的基础设施项目,是国家交通发展战略中45个主枢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首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被誉为面向21世纪腾飞的基石和发展“首都经济”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周雪梅 《中国市场》2013,(26):21-22,30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需要我国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国际物流业。但我国物流管理和服务理念较差、物流成本偏高、法治建设滞后等严重影响现代国际物流作用的发挥。因此,我国需要树立正确的物流管理和服务观念,推动物流企业积极融入物流园区和国际物流中心,完善国际物流的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逐步构建和完善我国现代国际物流业。  相似文献   

13.
物流     
《市场周刊》2006,(2):6-7
上海洋山首建“高岸港口”辅助区,长春市将建首个保税物渡口区,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向世界巨头招手,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试点,南京丁家庄物流中心又上新高,西安国际港务区物流规划通过评审[编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发展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热情被唤醒,工商企业及物流企业运用物流技术的领域不断扩展,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呈良好势头,物流园区开始出现并被列入大力发展的产业范畴。全国大中小城市几乎都在搞自己的物流园区建设,甚至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县城也在规划自己的物流园区。物流园正是国际物流作为新兴产业,中国在探索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良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以及我国外经贸事业的飞速发展为以进出口货物为依托的国际物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随着我国入世和国内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的“物流热”正在从沿海地区逐步向中国西部地区推进在未来的5~10年内,国际物流园区将会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崛起,推动和促进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入世、经济全球化、物流市场、保税区和物流园区发展以及创建我国中西部地区国际物流园区应是重点研究的六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以下简称“物流园区”)是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首家“区港联动”试点区域,是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组成部分和上海市“十五”期间重点规划的三大物流基地之一。2004年4月15日物流园区通过国家海关总署联合验收小组验收,进入实质性封关运作。  相似文献   

17.
城市物流园区的合理规划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意义重大。城市物流园区通过完善的物流基础服务设施,吸引众多物流企业入驻,形成规模效益,降低了物流成本。本文以济南市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为例,从城市物流园区形成机理,物流需求的预测,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信息平台设计以及园区内各方基于供应链协调的利益分配问题几个方面作出分析,为我国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提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保税物流园区是在毗邻保税区的特定港区或在国务院已经批准的保税区规划区域内,划出专门供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产业的独立封闭区域。建立保税物流园区,实现区港联动对促进国际港航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提高物流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各地建设物流保税园区的热情可谓空前高涨,与物流保税园区建设热潮相伴而来的是如何让投资巨大的物流保税园区实现赢利,这也已成为困扰投资者与业界专家的一大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综合型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琦 《上海商业》2006,(6):22-26
现代物流被视为继产业革命所带来的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综合型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的产业集聚载体,受到了全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把它作为城市经济的新产业加以投资和培育,短短的五、六年中,全国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达300多家,投资超过千亿,然而真正能够吸引企业集聚,共享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盈利水平的成功运作的综合型物流园区并不多,更为严重的是全国物流园区的空置率达到60%!本文试图从综合型物流园区的盈利理念和经营思路研究中探索和创新综合型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综合型物流园区盈利理…  相似文献   

20.
物流园区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型业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截至2008年,我国共有物流园区(基地)475个,其中122个已经建成运营,北京空港、浙江传化、济南盖家沟、上海西北、上海外高桥和苏州物流中心等在业界崭露头角,其在提高集约化程度、转变运作模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以后,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温。今年上半年,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6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