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魏啸亮 《首都经济》2006,(11):71-73
密云是首都的重要饮用水源基地,总蓄水量43.75亿立方米的密云水库就座落在县域中央。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密云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保水”成为密云永恒的主题。面对“保水”的重任,如何富裕百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密云县领导班子率先在全市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县的奋斗目标,在全县338个行政村中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魏啸亮 《首都经济》2006,(11):66-68
近年来,通过深化实施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密云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态密云、休闲之都”的品牌已深入人心。今年1月,在县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密云政府提出了用4到6年时间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如何打造出具有密云特色的生态经济.并最终实现“保水,富民,强县”的总目标?日前.记者就密云的生态经济特色及发展休闲经济的基本思路采访了密云县县长王孝东。  相似文献   

3.
王磊 《首都经济》2012,(1):82-83
密云的水,清纯甘甜,是首都市民美好生活的第一给养;密云的山,层峦叠翠,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绿色屏障,密云生态商务区就在这山水之间应势而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新区》2013,(6):11-11
中关村密云园和门头沟园获授牌 5月13日,中关村密云园和门头沟园分别获得授牌。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方案,密云经济开发区和密云生态商务区纳入了中关村密云园的范围,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中关村门头沟园的前身是原石龙开发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纳入到中关村园区后,规划面积扩至2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提到密云,就不能不提到被誉为华北明珠的密云水库,43.75亿立方米库容的密云水库是北京须臾不可离开的”生命之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作为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基地的密云,被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保水”成为密云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李焱 《首都经济》2005,(11):63-64
生态旅游节.鱼王美食节、金秋采摘节……前一阵子,北京密云县可没少忙活。在“金九银十”这一北京最佳的季节里,密云高举“生态密云、休闲之都”的牌子,高调唱起了生态旅游经济的大戏。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的背景、内涵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生态文明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文明,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为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一,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第二,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要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四,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第五,要坚持国际合作的原则,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一、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分析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自然生态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被自觉地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谐性等四大特征。  相似文献   

9.
梁葵 《广西经济》2008,(10):16-17
2007年.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生态广西建设为主轴.围绕污染减排这一工作重点.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是以追求人和自然高度协调发展为目的.以技术进步和人类生态意识加强为推动力.以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利、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稳步增长、社会显著进步为特征的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型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前期阶段.是一个基于城市长远发展目标的系统过程.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经济高效、社会兴旺、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