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日本拓殖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联合主办,湖北经济学院承办的"东亚人口、就业与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08年3月25日至26日在中国武汉召开。会议主要围绕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两型社会"建设与区域(湖北)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流动与大型城市圈(群)发展等议题展开。  相似文献   

2.
<正>市民化人口转移就业是河南省城镇化进程最为重要和紧迫任务。由于市民化人口自身素质不高、观念陈旧、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低等因素的存在制约着河南省市民化人口转移就业的充分实现。因此,今后应围绕提高市民化人口劳动技能、转变观念、提高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以创业带动就业等思路,实现河南省市民化人口充分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3.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户籍区别强化了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则有利于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进而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然而,农业转移人口户籍变更的就业提升效应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实现了“农村人—城里人”的身份转变,有利于提高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地位,进而促进就业质量提升,但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消除原有户籍对其就业的不利影响。因此,经历了户籍变更(在城市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本文称为“农转非”群体)的就业质量显著高于未进行户籍变更的农业转移人口(本文称为“农民工”群体),但与城市本地居民(“本地市民”群体)仍有一定差距。同时,“农转非”群体与“农民工”群体就业质量差异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于户籍变更,还是劳动能力禀赋存在显著差异的结果;人力资本是影响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因而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选择性农转非”群体比“政策性农转非”群体有更高的就业质量。采用2013、2015、2017年的 CGSS数据,比较不同群体的就业分布,并采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户籍变更和人力资本的就业质量效应,结果显示:“农转非”群体从事白领工作、进入公有制单位、获得无期限劳动合同的概率以及各类工作的时薪均明显高于“农民工”群体,这种就业质量的改善是“农转非”群体具有较高的劳动能力禀赋和户籍变更共同作用的结果;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变更和人力资本积累均具有显著的就业质量提升效应,因此,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选择性农转非”群体的就业质量显著高于“政策性农转非”群体。相比已有文献,本文将“农转非”“农民工”“本地市民”3类群体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并将“农转非”群体划分为“选择性农转非”群体和“政策性农转非”群体,比较分析各类群体的就业质量;同时,通过“农转非”群体与“农民工”群体的显著差异考察户籍变更和人力资本的就业质量效应,并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会提高其就业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研究表明,落户城市的户籍变更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要进一步改善就业还必须持续提高劳动能力禀赋。因此,应积极推动和激励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并不断提高“农民工”和“政策性农转非”群体的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处于"人口红利"期背景下的中国,伴随着改革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家投资力度的加大,失业问题日益严峻。本文从关注人口投资的效率着手,对中国的人口投资现状与失业治理所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试图理清人口投资与失业治理的关系,以提出从人口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对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就业影响因子进行评价和分析,分别按照第一个因子(服务业就业意愿因子)与第二个因子(实业就业意愿因子)对各个地区就业情况进行排序,分析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就业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我国人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就业充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应当实行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北京市实行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有良好条件和基础。应完善政策和体制。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完善就业市场服务,加快教育、人才、劳动就业信息网络统一建设,实现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一体化管理。大力推进灵活就业形式,使就业充分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7.
借鉴成本收益理论,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在重庆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收入及其社会网络、文化程度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村建房成本与转户迁移人数正相关,而城市劳动力素质、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与转户迁移人数负相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定就业后,根据转户迁移的收益与成本评估进行市民化决策,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进行转户迁移;否则会继续“流而不迁”或返回农村。因此,仅仅拆除城乡户籍制度的藩篱并不能促成农业转移人口的快速市民化,还必须有效提高农民转户迁移的收益,并降低其成本。  相似文献   

8.
中国目前的失业现状与当代大学生新就业观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是空前巨大的,中国现今的失业人口与失业率是当今世界最多和最高的,中国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又是极端严峻和刻不容缓的.当代大学生新的就业观念应该是:奔向广大农村,就业于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服务于中国目前还较贫困、落后的地区.这既是大学生就业的正确方向,同时又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光荣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过程,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而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及升级,产业结构的转变又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发展的动力,经济结构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本文就城市化过程中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欧美主要国家失业率持续攀高背景下,我国经济放缓对就业的滞后影响逐步显现,企业用工需求放缓、民工提前返乡、大企业裁员等就业问题日渐显露。外需不振、经济结构调整、大城市生活成本逐步提高以及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趋于下降是当前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稳定经济增长预期,确保扩大就业与产业结构转移调整步伐基本同步,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重点解决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是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个超级人口大国,近年来高校扩招、农村人口大批流向城市等,造成了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劳动力供给压力空前加大。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等重大举措业已提上日程,这更突显了劳动统计的重要性。本文针对当前劳动统计现状,说明了劳动统计要做哪些方面的改革、应实行哪些具体措施,以切实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西部地区按经济指标分为四类,分别论述了其经济发展特点,并研究了西部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认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负相关,人口迁移、就业、文化结构、城市化和人居环境等方面与经济发展正相关。因此,西部经济要快速发展,需要提高人口素质,降低人口自然增长,加快人口迁移变动,加快城镇化进程,调整人口就业结构和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就业成就显著,但劳动年龄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矛盾突出,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保险缴费金额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社会保险缴费对我国的就业市场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实际就业增长情况与劳动人口增长情况严重不符,就业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保险缴费过高。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保险缴费对就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为此,本文将着重分析社会保险缴费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殯  相似文献   

15.
三次产业中人口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密切联系与互动性,这两种结构需要协调发展。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与人口大省,就业结构的转换偏离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分析了四川这两种结构的偏离程度,并从二元经济结构、产业对就业的吸纳力、劳动市场分割性等多角度探索其结构偏离原因,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促进人口就业结构转换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就业总量压力逐渐有所减轻的新形势下,促进就业的政策要努力实现由扩大就业总量向更加注重优化就业结构转变、由扩大就业数量向更加注重提升就业质量转变、由促进就业向更加注重提升就业能力转变、由雇佣就业向更加注重鼓励自主创业转变,并把政策重点放在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能力明显提高、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上。  相似文献   

17.
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是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角度来看人口就业问题,首先从中国传统社会网络的特征入手,在阐述了我国社会关系网络的特征之后接着说明了社会关系网络具有一种社会资本的功能,最后指出人们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关系网络积极的社会资本功能来实现自身顺利就业,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给人口就业带来的消极影响,要化消极为积极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促进就业。作为人口大省的四川就业压力很大,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扩大就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四川就业现状基础上,对扩大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系统地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劳动力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人口统计学中影响人口性别比的三个主要因素出发,探究2010年天津市人口性别比激增的原因。研究发现,天津市2010年人口性别结构的剧烈变动主要是由人口迁移造成的。据此提出,天津市应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消除就业歧视以及提高女性职业竞争力等措施来优化人口性别结构。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的开通将使西藏的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特别是旅游人口将成倍增加;同时,人口收入和人口素质也将大幅提高,对人口分布、就业及城市化也将产生积极影响.政府应抓住机遇,修订若干人口发展的评估指标,增加对西藏人口发展的政府专项投入,建立西藏人口发展援助基金制度,启动内地帮助西藏做好人口工作的实施方案,促进西藏人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