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丹 《企业家天地》2007,(11):238-239
在中国的汉民族地区中,几乎乡乡村村都有舞龙的习惯。从中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吉安灯彩来看,就把灯彩分为灯舞和龙舞两部分。而龙在灯舞中已占半壁天下,龙不但在海内腾飞,而且正走向世界。本文从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中认识到,龙舞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流行最广的民间舞蹈,并从中分析认证龙舞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模糊语言学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基本特征,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人们认识到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能很好地提高语言的表现力,这是由模糊语言自身的美学特质所决定。模糊语言作为审美客体能给审美主体以精确美、含蓄美、朦胧美、幽默美和意境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古典艺术一直把和谐美作为理想,自先秦到明中叶,艺术创伤和艺术欣赏一直执着地追求着和谐美,作为综合性艺术的古典戏剧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就必须要受到这种美学原则的规范,崇高作为一种美学范畴来说,它是与和谐相对的,在西方人眼中,一出戏剧既表现出和谐美,又具崇高美,这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在我国的古典悲剧中这一对不同的审美范畴恰好可以同时并存于一出戏剧之中。本从艺美学的角度切入来阐述我国古典悲剧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马家浜文化中陶器的创造与发明,不但对崧泽、良渚文化陶器发展起到开山祖的作用,而且独特的纹饰与丰富的造型所体现出的单纯素雅、对称均衡、比例恰当节奏鲜明、多样统一的审美特征,直观生动地显示出7 000多年前马家浜先民天真未凿的造物天性、率性而为的表现才能以及情融器中的设计精神,其研究的价值不仅具有人类史前造物学功用,而且还具有形式美发生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鲁恒心 《嘉兴学院学报》2001,13(6):98-100,103
水彩画发展到今天,无论在表现技法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已呈现出独立的审美特征与多元化的艺术取向,如果我们偏狭地用某种固有的模式来制约水彩画的艺术形式,这既不利于强化水彩本体的艺术内涵,也不利于拓展水彩画的外延氛围,水彩画走过的历程证实了水彩画是在内涵与外延双重取向的结合中求其存在与发展的,多元取向将赋予水彩画新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是爱美、懂美的民族,历来以优雅的服饰、精巧的梳妆、华美端庄瑰丽多姿的形象留芳于世。首饰伴随人类发展至今,一直是人类生活达到高一层次的标志,同时也被人类赋予的美的含义。论文在梳理中国传统首饰的基础上,探讨古人的首饰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悲情诗词真实地抒发了作家的内心情感,表现了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具有高度的艺术形象性。鲜明的审美特征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诗词的主流,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相似文献   

8.
“审美”有一个基本内涵就是以人为本,所以,当代的审美文化应当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批判,同时在社会主义时期,对当代审美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体贴和关怀,对人的自由个性的肯定,对人自身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对塑造美好的心灵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审美文化,包括各种文学艺术的创作,都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存和命运的关怀,特别应当体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9.
"审美"有一个基本内涵就是以人为本,所以,当代的审美文化应当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批判,同时在社会主义时期,对当代审美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体贴和关怀,对人的自由个性的肯定,对人自身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对塑造美好的心灵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审美文化,包括各种文学艺术的创作,都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存和命运的关怀,特别应当体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0.
面塑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具有民俗功能、食用功能,还具有审美功能.面塑艺术在造型上、色彩上形成了自身的审美特征.在新时期,面塑的创新可以从题材、形式、材料三方面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1.
苏曼殊小说几乎都是一曲曲缠绵悱恻、凄楚哀怨的爱情悲剧,虽然它不能给人指出前途出路,给人更多的是彷徨、苦闷、失望,但它却揭示了悲剧的时代内蕴和社会性,揭示了封建道德观念给人的沉重枷锁,揭示了造成社会非人性的劣根,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探讨文化传播审美越要性、中西文化审美差异,初步归纳一些共性的文化传播审美规律,并分析文化传播审美规律与诗歌翻译审美实践的关系,提出以文化传播审美规律指导诗歌翻译实践的观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郭丹 《企业家天地》2008,(5):159-160
如果我们把艺术的种类做一下区分,可以根据审美方式的不同将其区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视听艺术。视觉艺术重在看,追求形象、色彩等的空间性把握;听觉艺术重在悟,用与心灵沟通的听觉去体悟事物的时间性特征。山水画与中国民族文化精神一脉相承,不重色彩,不问比例,不讲透视,视觉意识的力量在山水画中可以说是微弱的,尤其是山水画的笔墨语言,以简单的黑白两色使画面流动着飞跃的生命精神,吐纳画家的强烈心声,体现鲜明的听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词义的个人化处理使诗歌里充满语词的陷阱,诗歌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远,表明现代汉诗的语言形式远未完善。文中提出了适合当前诗歌特点的文本解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武侠、言情等通俗小说赢得了青少年的普遍喜爱和大量阅读,但教育界和家庭反对之声强烈,理由是通俗小说中有较多的暴力、色情、黑幕、幻想等,致使人逃避现实、想入非非,引导人走向犯罪。青少年为什么违背家长老师的意愿而迷恋通俗小说呢?本文基于文艺欣赏心理学回答了这一问题:通俗小说通俗性、传奇性、模式化和娱乐性四大审美特征契合了青少年文学阅读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6.
审美想象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最基本的技能,具有创造性、以情感为动力、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受理性制约、与艺术虚构联结等特点,运作方式有串联式、辐射式、融合式、借托式、隐藏式和继续式等.  相似文献   

17.
王容 《企业家天地》2011,(4):181-181
《黄河》是史诗性的;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范例。笔者从.语言、声音、旋律这三个方面浅析《黄河》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学校审美教育主要通过艺术欣赏进行。而艺术欣赏往往偏重纯艺术而忽视实用艺术,这样会把学生的审美趣味引向脱离现实社会生活。本强调实用艺术的审美教育价值在于为学校美育与社会、家庭美育教育找到结合点,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音乐、美术、影视、舞蹈等艺术审美活动,更应从身边的实用艺术品和生活环境中接受艺术熏陶,以全面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9.
美育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核心任务是审美能力的培养。笔者以诗歌为媒,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情感中培养和提高审美想象力,进而提高了感知水平、理解水平,净化了心灵、情感,最终形成审美观念的获得,审美趣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李金发与台湾现代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发是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和代表人物,他不仅开启了大陆现代主义诗歌的先河,也推动了台湾50-70年代现代诗歌的创作和发展。由于海峡两岸种种异化背景的暗合对接,台湾诗人对李金发诗中的虚无思想、悲观情绪以及丑恶意象产生了共鸣;再加上台湾诗人覃子豪与苏雪林关于诗质“颓废”还是“丰盈”的论争,促使台湾现代诗走向成熟。所以台湾现代诗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从诗歌情绪、审美意味及语言策略都可以看出其与李金发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