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子牙新河穿运涵洞淤积问题一直是设计和工程管理部门长期研究的课题。根据多年的实际观测,特别是1977年及1996年穿运涵洞取得的冲淤资料,对分析穿运涵洞泥沙淤积规律有很重要的价值,并确认穿运涵洞淤积物能被洪水冲开,一般情况下,汛前也不需要人工进行清除。同时,对淤积成因,不冲不淤流速及洪水过程与冲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子牙新河穿运涵洞淤积问题一直是设计和工程管理部门长期研究的课题。根据多年的实际观测,特别是1977年及1996年穿运涵洞取得的冲淤资料,对分析穿运涵洞泥沙淤积规律有很重要的价值,并确认穿运涵洞淤积物能被洪水冲开,一般情况下,汛前也不需要人工进行清除。同时,对淤积成因,不冲不淤流速及洪水过程与冲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子牙新河穿运涵洞淤积问题一直是设计和工程管理部门长期研究的课题。根据多年的实际观测.特别是1977年及1996年穿运涵洞取得的冲淤资料,对分析穿运涵洞泥沙淤积规律有很重要的价值.并确认穿运涵洞淤积物能被洪水冲开。一般情况下.汛前也不需要人工进行清除。同时。对淤积成因,不冲不淤流速及洪水过程与冲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穿运枢纽工程是子牙新河、北排河与南运河的交叉行洪工程。通过对该周官屯子牙新河主槽涵洞历史行洪冲淤变化状况的分析,结合工程的一些技术参数,得出该工程冲淤变化的启动流速,为后期工程维护和行洪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具有圆弧形截面和梯形截面穿河涵洞影响河道上游水位和河床变形的差异,试验采用物理模型对涵洞所在河道的沿程水位以及两截面涵洞上下游局部河床的冲淤进行观测。试验表明:在两来水工况下,圆弧形涵洞的上游壅水较梯形涵洞大,而其周围局部冲淤较梯形涵洞都要小;特别是在3年一遇洪水时,梯形涵洞下游附近的冲刷较圆弧形涵洞的要大的多。因此,涵洞下游的消力池应结合涵洞断面的形式来修建;而在常年来水与3年一遇洪水流量相差不大的漳河,选择圆弧形涵洞较梯形涵洞好。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冲淤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56-1995年洞庭湖水文泥沙原型观测和地形测绘等翔实资料。运用输沙时量法和地形法对洞庭湖中淤变化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工程概况   滏阳新河是子牙河系两大人工行洪河道之一,是解决滏阳河洪水来量大、流势猛而河道狭窄泄量小,致使中下游流域屡遭严重洪灾的重要河道,主要任务是配合滏阳河中游洼地滞洪,工程将滏阳河流域 14877平方公里的洪水导入子牙新河,为滏阳河流域洪水实现分区治理、分流入海创造了良好条件。其左右两堤均属二级堤防。   滏阳新河上自宁晋县小河口跌水开始,流经宁晋、新河、冀县、衡水、武邑、武强、泊头、献县 8个县市,在献县枢纽汇入子牙新河。滏阳新河深槽自小河口村与十字河起,至献县枢纽闸止全长 132 4公里;左堤自…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渭河下游1974—2005年不同流量级和含沙量级的200多场洪水排沙比与洪峰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渭河洪水可分为平均含沙量小于100 kg/m3的较低含沙量洪水、100~200 kg/m3的中等含沙量洪水和200 kg/m3以上的高含沙洪水;②渭河下游泥沙冲淤主要发生在洪水期,洪水期大流量洪水一般会发生冲刷,小流量洪水一般会发生淤积;③渭河下游洪水不淤临界流量约为2 000 m3/s左右,洪水平均含沙量在100 kg/m3以下和200 kg/m3以上时,洪水不淤临界流量分别为1 000、1 700 m3/s。  相似文献   

9.
1 工程治理概况 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1992年春将秦口河在烟袋沟改道9.2km,于郝家沟口入套儿河。1993年底又将徒骇河自胡营河口至五机部农场养殖场提水站进行了裁弯取直。工程治理后,秦口河的洪水及潮水基本不再通过烟袋沟而顺直北上从郝家沟口入套儿河,汇流面积由原2400km~2增大至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甬江淤积日趋严重,不但影响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缩窄了过水断面面积,给河道行洪和通航造成较大影响。通过对近5 a时间51个监测断面资料的分析,初步得出甬江冲淤变化情况和河道淤积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不考虑河床冲淤的洪水水位流量关系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冲刷系数及淤积系数,将发生冲淤时的洪水水位流量关系调整为水深流量关系,分别得到了涨水冲刷、落水淤积及涨水淤积时的水深流量关系式。结果表明,涨水冲刷、落水淤积只会削弱曲线的胖瘦,涨水淤积时既会改变绳套曲线的方向,也会影响曲线的胖瘦。河床朝淤积方向发展时,绳套曲线为逆时针方向;河床朝冲刷方向发展时,绳套曲线为顺时针方向。冲刷系数及淤积系数越接近1,绳套曲线越瘦。据此,可由实测的绳套曲线对河床的冲淤演变作出定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主城区河段处于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范围内,又是嘉陵江汇入长江的河段,两江相互顶托,水流条件和泥沙运动十分复杂,本文依据长江委上游水文局1961年、1992-2003年观测资料,特别是2003年全河段的观测资料,初步分析重庆主城区河段走沙过程及该河段冲淤规律,为减少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河河口河道冲淤特性及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司书亨 《人民黄河》1994,17(5):8-11
  相似文献   

15.
河湾水流与河床冲淤综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两个弯道模型试验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文中首先阐明河流蜿蜒弯曲的必然趋势和河湾内环(副)流伴随主流形在螺旋流动前进的特征,并对弯道内主流位向变化,环流强度,水面横比降等作了分析,推荐了计算公式,其次,对河湾水流的横断面流速分布和沿河宽的单宽流量分布给出了计算方法,并分析求得了河湾冲刷深度的公式依此可以计算河湾冲淤河床的平衡断面。  相似文献   

16.
沁河是黄河下游的一级支流,是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主要的洪水来源。沁河泥沙含量较少,其下游却是地上悬河,近年来沁河下游河槽严重萎缩,排洪能力降低,防洪形势颇为严峻,主要原因是:黄河的淤积引起了沁河下游的溯源淤积,使丹河口于西张计为微冲微淤,西张计至小董为微淤,小董以下为淤积。  相似文献   

17.
对渭河下游是否已经达到冲淤平衡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兆印  吴保生  李昌志 《人民黄河》2004,26(4):16-18,23
根据潼关高程抬升引起的渭河下游河道淤积的物理图形,提出了能够反映下游侵蚀基准面抬升影响的淤积平衡模型。通过对水文泥沙和河床冲淤资料的分析及平衡模型的分析计算,探讨了在河道淤积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河段的不同淤积趋向,以及渭河下游在维持潼关高程不变的条件下河道的淤积发展趋向。结论认为,在潼关高程大致保持不变,且来水来沙没有大幅度改变的条件下,目前渭河下游累积淤积量已经接近或正在趋于淤积平衡。但是,如果发生高含沙大洪水,滩地将会产生较大的淤积。  相似文献   

18.
巴家咀水库淤积严重,几经加高改建,仍不能满足水库本身的防洪要求,现正在兴建新的泄洪洞。经初步调洪验算,新老泄洪设施最大泄洪能力,也不能适应校校洪水的要求。经过方案比较,认为土坝再加高sin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巴家咀水库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一座大型水库,目前已发展成为防洪、灌溉、发电、城镇供水的综合利用水库。它以74m高的黄土均质坝著名亚洲,但由于流域内水土流失,水库淤积严重,有效库容急剧减少,防洪标准降低,成为全国重点病险库之一。为减缓淤积,消除水库险情,现又开工再建一条新泄洪洞。新泄洪洞…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1973—2005年宁蒙河段汛期场次洪水的冲淤特性、冲淤效率与下河沿断面水沙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下河沿断面洪水平均含沙量大于7 kg/m3时,宁蒙河段以淤积为主;当下河沿断面洪水平均含沙量小于7 kg/m3时,宁蒙河段以冲刷为主,且流量为2 200~2 500 m3/s时冲刷效率最大,此时洪水总水量应大于25亿m3。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92年和1999年两次实测河道断面及地形资料,采用断面法计算了1992年~1999年间淮河中游王家坝至正阳关段冲淤量,并结合文献[1]中的计算成果分析了1971年~1999年王家坝至正阳关段冲淤变化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