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自古以来是穷乡”,经过20多年的努力,义乌培育了中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绩效最好的小商品市场。截止2007年,义乌小商品市场面积26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5.8万个,经营人员20多万人。5万家工业企业以全球最低的价格提供着全球50万种商品目录中的32万种商品,每天接待客人20万人,1000多个集装箱从这里运往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2.
《经贸实践》2006,(5):40-41
义乌无缝服装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短短几年里,就兴起了150多家无缝服装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拥有各类生产设备2.S万台.其中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意大利圣东尼电子提花专用机3000多台,后道辅助设备6000多台;年生产无缝内衣8000多万套,短裤类4.5亿套,年产值可达30多亿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全球总产量的15%;占3%工业比重的无缝服装业,创下了义乌10%的工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3.
周婷  李文静 《经济师》2009,(11):45-46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多数行业的形势都不客乐观,但是中国化妆品业却出现了逆流而上的趋势即口红效应。这一现象的产生除了与金融危机下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和化妆品产品自身的特性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特点和中国消费者炫耀性的消费心理有关。面对金融危机给中国化妆品市场和生产企业带来的巨大商机与挑战,文章就化妆品企业如何抓住市场机遇,转变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土化妆品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彦勋  卢苓霞 《经济论坛》2004,(13):147-14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年销售额以23.8%的速度增长,2003年销售总额已超过500亿元人民币。据专家们预测,到2010年,国内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将达到1000亿元,平均年递增13%。中国的化妆品工业在销售额上已居世界第八位,亚洲第二位,但遗憾的是,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的状况很不乐观。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化妆品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化妆品的人均消费水平呈现大幅度增长势头,化妆品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亦得到迅猛发展,化妆品销售额一直以年均23.8%的速度递增,最高年份达到41%,大大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目前全国约有4000多家化妆品企业,年销售额220多亿人民币。据权威机构推测,到2010年,中国化妆品消费的总量将达到800亿元人民币,这说明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增长空间是巨大的。在化妆品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也同时凸现。一是化妆品…  相似文献   

6.
谢爱娟 《时代经贸》2011,(18):143-143
本文以男性化妆品市场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社会,个人等三个方面探析影响男性消费者购买化妆品行为的因素,并总结了男性化妆品消费行为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20多年前,佛雷化妆品公司独霸美国黑人化妆品市场。后来,推销员乔治看准这个行业很有发展前途,于是毅然辞职,创建了乔治黑人化妆品公司。他想,只有“打垮”佛雷公司,才能将市场占为己有。可在当时,又谈何容易,乔治公司只有500美元资金,唯一能生产的是粉质化妆膏。  相似文献   

8.
熊翀 《大陆桥视野》2014,(16):25-27
目前我国化妆品市场呈现出“跨国大型企业垄断中高端,本土中小企业众多而力薄”的竞争格局。知名跨国企业如宝洁、联合利华、资生堂等占有明显优势,稳居中高端市场。国产品牌相宜本草、隆力奇、丁家宜等,则聚集于中低端市场。未来化妆品行业市场集中度将逐步升高,“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格局将更明显。外资品牌还不断向中低端市场渗透,国产化妆品企业生存压力倍增。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竞争力,成为国产化妆品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时代经贸》2006,(1):8-8
根据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2月颁布的有关确定.允许从事直销的产品被正式确定为化妆品等5个大类.今后凡经营超出规定直销品种类商品的直销企业将被视为违规。  相似文献   

10.
月历     
《经贸实践》2007,(11):51-51
首个国内“中国鞋类出口基地”落户温岭市;浙江:外资企业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对象;浙江将对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推进空港物流宁波“临空经济”将借跑道起飞;2007胡润强势榜发布三位浙江商人进前十名  相似文献   

11.
苗本武 《经济》2012,(3):120-121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国内美容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时间.这一时期以来,美容行业经历了从初级阶段的试水到探索性的发展再到现阶段的快速成长.市场规模从小到大,从业人员由少到多.生产企业、专业美容机构和化妆品品牌已经大批涌现.中国美容产业格局和规模已经形成包括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器械、教育培训、专业媒体、专业会展、行业学会和市场营销及产品上游原材料生产商等十大领域的综合性服务产业.到2011年,全国约有250万家各类美容美发机构,3500余家化妆品生产企业,6000多家美容美发培训机构;从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到服务流通领域,全产业链形成了7000亿规模.年增长速度平均在35%以上,在各行业的增长中名列前矛,远超全国年平均GDP的增长速度,市场容量逐年放大.全国美容从业人员总数约1500万人,成为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  相似文献   

12.
有关人士认为,这起国内典型的商标纠纷给人们以警示和更多的思考空间,再次提醒广大企业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商标注册引来跨国异议 雪馥化妆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陆建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心肝宝贝“雪馥”商标居然招来法国一家出版公司的一纸异议。雪馥公司是陆建华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所创办的一家民营化妆品企业。深诸经营之道的陆建华从公司创立那天起,就决心走品牌立业兴业之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997年6月,雪馥公司成立后第一件事便想到高起点包装自己,委托珠海一家专业…  相似文献   

13.
苗本武 《经济月刊》2012,(3):120-121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国内美容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时间。这一时期以来,美容行业经历了从初级阶段的试水到探索性的发展再到现阶段的快速成长。市场规模从小到大,从业人员由少到多。生产企业、专业美容机构和化妆品品牌已经大批涌现。  相似文献   

14.
王文婷 《经济师》2013,(11):264-265
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我国化妆品企业出现了品牌林立、竞争异常激烈的局面。我国不少化妆品企业在渠道设计与管理上举措失当,渠道网络混乱,经常出现跨区销售,低价竞争,窜货严重等种种渠道冲突。文章分析了我国化妆品企业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我国化妆品企业营销渠道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金升 《经贸实践》2006,(5):13-15
自主创新使义乌的小商品有更高科技含量,袜子、拉链等一批生产基地的规模在全球名列前茅。去年以来,义乌投入50多亿元,用以提高制造业装备水平,不少企业的新设备投资达每台100万元,贵的达850万元。义乌市政府日前又出台了一系列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经贸实践》2012,(11):36-37
义乌的市场体系是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0多个专业市场、30多条专业街相支撑的模式。随着义乌的中小企业数量急剧增加,企业生产要素也势必会越来越紧缺,同时规模小、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信息化程度不高且尚不能熟练应用,这些都迫切要求促进企业内部采购、物流一体化进程,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7.
文登市钨制品厂系全民所有制企业,是1988年投资350万元,从我国最大的硬质台金企业株州硬质合金厂引进并投产的300吨/年仲钨酸铵项目。1994年扩大至3000吨/年,现有职工120人,生产厂房2000m~2,理化分析楼1000m~2,库房面积充足,拥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黑钨精矿碱压煮、萃取、蒸发结晶工艺生产仲钨酸铵,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政府着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企业和经营者跨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义乌人大举挺进海外,开展跨国经营。截止目前,义乌市已在3大洲5个国家开办了数十个义乌小商品市场分市场,“义乌小商品”已经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9.
市场是义乌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优势,义乌已形成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0多个专业市场、30多条专业街相支撑,运输、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目前市场经营面积达26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5万余个,汇集了43个行业1901个大类40余万种商品。市场商品已经出口到20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达55%以上,全球最大的10家海运集团已有8家在义乌设立办事处,被称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  相似文献   

20.
《经贸实践》2005,(7):F003-F003
义乌市供电局现有职工346人.专业技术人员126人.下设10个党支部,党员(在职)140人.下属12个供电营业所.7家多经生产单位。目前境内拥有220KV变电所2座.主变容量达60万KVA,110KV变电所13座,35KV变电所3座。2004年全市供电量达2285亿Kwh.同比增长13.47%.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被义乌市人民政府集体记功冼.连续三年被义乌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