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信用衍生工具是用来交易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在使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信用风险的过程中,信用风险从金融工具中被剥离,使信用风险和该金融工具的其他特征分离开来。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者主要有银行、保险公司、企业和基金经理等。他们希望通过交易来满足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如管理信用额度、监管资本的冲抵情况、降低风险率、提高资本回报、管理资产负债表、进行组合避险等。本文介绍了信用违约互换等四类信用衍生工具,通过举例的方式描述了银行等交易者可以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达到以下目的:包括控制贷款、信用卡、票据信用风险、提高资本回报率等。  相似文献   

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信用衍生工具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岗 《开放导报》2004,(5):99-103
以转移信用风险为核心的信用衍生工具,可以有效地解决风险分散和业务扩张间的“信用悖论”,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灵活性。对交易结构、衍生风险和定价方法进行科学设计,是信用衍生工具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本文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认可的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率互换和信用关联票据三种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结构、衍生风险、定价模型和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红  陈丽伟 《现代乡镇》2009,(10):15-17
信用衍生产品是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规避信用风险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最为基本、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风险,它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对手或债务发行人违约或信用品质潜在变化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1992年,在巴黎举行的ISDA(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4.
陈有志 《山东经济》2005,21(1):54-56
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种可用做转移、对冲信用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近年来,信用衍生工具市场一直保持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其对信贷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正面影响,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正确认识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及影响对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信用衍生工具是近十年美国银行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创新,针对我国商业信用风险普遍存在的现状,运用信用衍生工具的信用互换、信用违约互换和信用期权三种形式可以将商业信用风险有效转移.在运用中应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方面的法规.  相似文献   

6.
信用衍生工具在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对商业银行意义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信用互换、信用期权和信用关税票据等几种目前市场上最常见信用衍生工具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最后,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对信用衍生工具在中国可能的应用及具体措施设计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用衍生工具:发展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宜 《特区经济》2005,(12):298-299
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程技术的总称,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双边金融合约安排,交易双方互换事先商定的或是根据公式确定的现金流,现金流的确定依赖于预先设定的未来一段时间内信用事件的发生,使得信用风险从依附于贷款、债券上的众多风险中独立出来并转移给交易对手。信用衍生产品同传统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区别在于其价值基础不同:传统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取决于基础金融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化,信用衍生产品则是参考实体信用品质变化的创新型金融衍生合约。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化解信用风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转轨经济时期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本文通过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探讨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信用风险作为可能违约的道德风险,始终困扰着金融机构,是制约银行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世界金融界开始通过对信用衍生产品的应用来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以便从容应对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挑战。 一、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出现及作用 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拥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有序的人类信用秩序。信用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信用机制的日益完备,信用风险以及逆向选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信用风险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方面是借款人的履约能力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是借款人的履约意愿出现了问题。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主要经历了  相似文献   

10.
邢蕾  郝继陶 《发展》2000,(7):29-30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关系的发展.拓展了交易活动的时空限制.为企业扩大销售额提供了可能。然而.正是由于信用关系的不断发展、扩大.也给交易双方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一信用风险。在信用经济时代.企业不可避免信用风险.企业应适应信用经济时代对企业的要求.在扩大销售信用的同时.加强对信用的管理,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1.
石峰 《特区经济》2008,(7):124-125
SCDO是近年来随着衍生品市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信贷证券化产品,即复合型信用抵押贷款。它以信用衍生品作为交易工具,通过灵活的产品结构设计完成信用风险的分散、转移和对冲。本文对SCDO的结构和交易机制进行了讨论,并与中国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相结合,提出了SCDO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荣  魏婧 《华东经济管理》2003,17(5):121-122
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以及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防范出口信用风险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业信用重新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心所在。在些背景下,我国长期以信用证为主的结算方式受到严峻挑战,而采用商业信用交易将产生以大量应收账款为特征的信用风险。由此影响了我国进一步扩大出口。因此,我国企业如何跨越出口信用风险的障碍,大胆地进行商业信用交易,这对我国外经贸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信用风险,指的是在商业交易中由于交易一方的违约,使交易另一方应得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减少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的度量是商业银行进行信用管理的核心问题,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也有利于金融体系整体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程鹏  李平 《特区经济》2006,(3):324-325
信用衍生产品在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产生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经济和金融业发展也对信用衍生产品提出了要求。但是,成功引入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必须有相应的监管体系作为保障。本文在介绍国际上目前对信用衍生产品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所具备的监管条件和面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任奕橦 《中国经贸》2011,(14):129-130
信用衍生品是风险管理的一大创新,成功的将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相分离,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另辟蹊径,我国正处于金融系统变革的关键时期,金融创新和信用风险的规避与转移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CDO,CDS的作用机制及风险,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推行金融创新,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表明,不良的信用质量以及脆弱的信用风险管理一直是银行破产和银行危机的主导性原因之一。银行的信用风险的信息披露,包括信用暴露的程度,信用风险管理的充足性,对于社会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评估银行的外部条件、经营业绩以及长期生存的能力,并采取及时有效的监管措施,都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原先隐藏在银行体系内的信用风险将逐渐的暴露并开始严重影响到我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积极引进和借鉴世界上先进、科学的信用风险披露机制,对解决我国目前严重的信用风险问题,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一个有效的信用风险披露机制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会计处理方法的披露;第二个方面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披露;第三个方面是信用暴露程度的披露;第四个方面是信用质量的披露;第五个方面是收益的披露。本文则是在信用风险披露的国际经验方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以期能够对我国国内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严小明 《特区经济》2009,(10):128-130
论文首先分析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特点,指出其蕴含巨大潜在风险。然后对上市公司金融衍生产品的会计计量监管、信息披露监管以及法律制度监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进行控制。最后针对美国金融危机以及中国部分上市公司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惨痛教训,提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国际一流的信用评级机构,大力发展国际一流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2010年底推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基本沿袭国际通行的CDS产品结构,但对于标的债物条款做了一项改造。现有文献在探讨CRM交易清淡的原因时,均未分析这项产品改造对CRM市场发展的阻碍作用。论文结合信用衍生品的使用方式和国内外相关监管条文,分析这项产品改造对于信用保护范围带来的影响,进而推演CRM和国际通行的CDS在银行贷款风险缓释和资本缓释机制上的差异。研究显示,这项产品改造导致CRM工具的风险缓释和资本缓释两项核心功能同时失效,因而可能是CRM市场发展的真正瓶颈。  相似文献   

20.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信用评级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军  安娜  李菁 《特区经济》2006,(2):161-163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金融监管当局使用信用评级这一有效的监管手段,用于监管信用风险,并根据信用评级结果的不同来源,具体给出了三种测量信用风险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况的比较分析和我国信用评级的发展水平的研究,给出了我国信用评级发展的短期和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