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蔚今华  贾亚莉 《价值工程》2011,30(14):294-295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既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和自由,又是国家机关的责任和义务。公民权利是宪政精神的宗旨所在,是宪政所追求的目标价值,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生活中.政府依法享有的权力是一种“公权”.即公共权力,是国家职能的一项重要权力。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享有的权利称之为“私权”,是在国家管理中与“公权”相对应的一种权利。从本源上讲,权力来源于权利。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只有以公民权利为轴心.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保障.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也就是确立“私权”为基础.“公权”保障“私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公民权利是人的权利,因此宪法与人有紧密的关系。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西方近现代宪法的权利体系是以欧洲白种人为原型建构起来的。西方以自由权为中心的权利体系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人权需要,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的人,不仅指公民,而且还包括经济主体和行政主体,因此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平等是宪法基本原则应有的价值内涵。长期以来,行政法被视为不平等的法,行政执法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粗暴执法、随意行政、不尊重相对人权利等时有发生,这是传统行政法制不平等观念所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对人权利意识的逐步增强,树立行政主体与相对人法律地位平等观念对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茎  周德和  丁文 《中国审计》2004,(18):44-46
领会宪法精神,树立审计为民理念从政治概念讲,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从法律概念讲,以人为本是以公民的权利为本。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是对人民利益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对人民利益的维护最终体现在对公民权利的维护上。宪法作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经济制度,代表人民利益,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审计必须贯彻落实宪法精神,必须树立审计为民理念。第一,宪法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宪法最主要的内容,一是确认公民权利,二是设置国家权力。可以说,宪法既是确认公民权利的“宝典”,即“权利…  相似文献   

6.
彭晓媛 《企业导报》2011,(19):23-24
行政权是现代行政的实质,是国家权力的核心。现代行政权的扩张和泛化呼唤强化对权力的全方位制约。宪政的本质在于制衡国家公共权力,宪政以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为逻辑起点,超越传统单一控权模式的局限,建构以权力制衡、权利制约、法律规制、程序控制和社会监控等多维一体的控制行政权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7.
论有限政府     
李博 《企业导报》2010,(7):250-251
有限政府理论是协调个人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在公民个人的适当自由和政府权力的适当范围之间寻求平衡的政府理论,从有限政府的概念、思想渊源分析其理论,并结合相关理据分析新时期我国有限政府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论有限政府     
有限政府理论是协调个人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在公民个人的适当自由和政府权力的适当范围之间寻求平衡的政府理论,从有限政府的概念、思想渊源分析其理论,并结合相关理据分析新时期我国有限政府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宪法是根本的控权法。作为我国宪政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制度.必须体现宪法的控权精神,以权力制约和权力制衡的原则贯彻实施审计监督。审计法治的核心就是权力制约。它不仅是对国家各级财政金融的监督,也应当是对审计本身的监督。从这个角度来透视中国审计,必须看到,中国审  相似文献   

10.
张建荣  亚丽 《价值工程》2011,30(21):289-290
对新中国的四部宪法及其修正案和实践中公民权利的演进过程加以梳理和评述。归结出在我国,不仅宪法基本权利条款的规定日臻完善,而且公民所实际享有的宪法权利也日趋真实与丰富。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就其实质而言,是规范行政行为,调整政府与公民(个人、组织)之间关系的法。在封建时代,君权至上,统治者的权力不受控制,从而不可能有行政法。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政府权力有限,其所介入的领域和所干预的事项有限,公民与政府打交道的场合不多,故社会对行政法的需要程度不大,因此,那时虽有行政法,但行政法很不发展。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社会经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高速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高等院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两种代表学说:特别权利关系和宪法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性质是公法与私法的混合、行政法与民法的混合,还有合同法与团体自治法的介入。最后从高等院校和学生的宪法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高等院校和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宪法权利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分类,然后以纳税人的宪法权利为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说明了从宪法角度分析纳税人权利的必要性,并重点论述了纳税人宪法权利的内容.最后,说明了认真对待宪法权利需要三方的作为,国家、政府和公民即纳税人本身.  相似文献   

14.
为迎接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维护宪法权威,宣传宪法精神,2014年12月4日,省人社厅举办了全省人社系统学习宪法讲座,邀请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宪政研究院院长王德志讲授宪法基本知识及依宪治国的基本要求。省人社副厅长夏鲁青主持讲座。王德志从宪法的产生、宪法的内容和价值、宪法的保障力量、宪法的地位和效力四个方面全面阐释了  相似文献   

15.
毕雁英 《活力》2005,(6):168-169
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是现代社会人们最关切的焦点问题,国家产生和存在的本质在于帮助公民更好地实现其权利,现代国家对公民权利保障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宪法。  相似文献   

16.
构建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是完善我国税收法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提高税款征收效率的有效途径。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可以从宪政角度和经济学角度加以分析。要完善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就要树立纳税人本位的权利义务观,完善宪政视野下的纳税人权利,落实纳税人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17.
行政法是控权法,是以宪法为前提,是以法治为基石,是控制权力为手段,是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法律,而行政诉讼法则是行政法的重要内容。在法治社会中,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的目的在于控制国家行政权力的合法运行。举证责任不同于负责举证,是关系到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的关键。行政行为无法证明其合法即为违法,行政行为的性质是合法性与违法性的二元划分,绝无模糊地带。  相似文献   

18.
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我国宪法也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较详细的规定.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宪法实施制度在我国未能得到有效发展和适用.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亟待宪法在司法领域的保障.国际上,解决人权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行宪法司法化.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也使我们意识到宪法司法化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宪法司法化适用,将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方面的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权利是公民及其他权利主体谋取利益的基本手段,"无救济即无权利",没有救济的保障,一切权利都不具有真实性.在众多可能对权利造成侵害危险的行为中,不当政府行为的危害最基本也最严重.对政府行为的权利救济是公民和其他权利主体权利存在的标志和证明,亦是其权利的基本保障;对政府行为的权利救济是权利主体的正当防卫手段,亦是防止权力腐败的重要方式.广大权利主体能否对政府行为采取有效的权利救济,是衡量社会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权利跟权力的关系,以及权力、权利、宪法、法律、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