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信用评级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角色功能逐渐异化。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归纳总结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次贷危机后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制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对金融监管体系及信用评级业监管的反思,而"欧债危机"的爆发使得世界各国认识到发展本国信用评级行业的重要性.可以说加强本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与建设,是最近两场危机以来各国所达成的共识,总的来看,信用评级监管改革不失为一个宏大而重要的命题,既涉及市场自由与政府管理的平衡、监管与民意的博弈,也对市场参与者风险管理的实践和交易习惯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也决定了监管改革之路漫漫而修远,需要监管层和市场主体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3.
谢清河 《财会月刊》2011,(30):46-49
信用评级是促进公平竞争和提高市场运作效率的有力保证。借鉴国际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经验,探索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业,提升我国评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强化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信用评级外部效应的基础上,考察了美国、欧盟等地方信用评级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信用评级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服务是评级机构生存的必需,而遵循统一的服务模式规范更是行业良性竞争的基本保障。本文从研究国外评级机构的服务模式特点和分析我国评级服务的市场环境及我国信用评级服务现状入手,对我国评级行业的服务模式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债券信用评级的发源地,美国的信用评级制度在付费模式、监管授权、多重评级等方面都有过不同的实践。近年来,针对次贷危机中该行业暴露出来的评级虚高、评级选购、监管套利等问题,美国多弗法案又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相比之下,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历史较短,模式也一成不变。美国信用评级行业调整的历史,以及多弗法案给出的解决思路,能够为完善中国信用评级制度提供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在监管授权、评级机构绩效考核机制、双评级制度、付费模式、资产证券化的评级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到最近愈演愈烈的欧洲债务危机,已经给国际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这两次经济危机中,主权信用评级机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那么,什么是主权信用评级?信用评级行业垄断地位又是怎么形成的?本文首先对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进行介绍,进而对主权信用评级行业的市场进入状况进行简要分析,最后给出了中国打造国际性主权信用评级机构措施,以及我国主权信用评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关于构建我国保险信用评级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险信用评级制度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服务的一种机制,虽然保险信用评价制度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信用评级机构还比较少,信用评级制度急需完善。文中从各个方面讨论和思考了我国保险信用评级制度的构建问题,对我国保险信用评级制度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评级机构对次级债众多新产品的信用状况和特点认识不足,对次级债产品的评级模型缺乏历史数据的检验,加之评级机构经营模式中的利益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风险控制效果等,一场涉及美国众多金融机构的次级债危机正在全球蔓延,并逐步演变为一场全球信用危机。对此,应重新审视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运营机制的固有缺陷,并引以为鉴,采取相应措施规范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一是大力发展评级业,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二是加强对评级对象信用风险的研究;三是不断完善评级机构内容风险控制机制;四是加强对信用评级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信用评级体系弊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备受指责,通过对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危机中的作用分析,揭示信用评级机构的漏洞,警示我国要规范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使信用评级机构真正起到评价信用等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融体系的全球化使美国次级债危机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并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信用危机,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备受指责,也暴露出美国信用评级监管的弊端。这场全球性的信用危机为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完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指出制度缺陷是制约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认为规范的信用评级制度可以弥补制度缺陷,因而必须从确立信用评估机构在市场中的独立地位、加强对外交流和健全企业债券市场评级的法律法规等方面规范企业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指出制度缺陷是制约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认为规范的信用评级制度可以弥补制度缺陷,因而必须从确立信用评估机构在市场中的独立地位、加强对外交流和健全企业债券市场评级的法律法规等方面规范企业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  相似文献   

13.
霍广川 《活力》2012,(8):107-107
信用评级是国家金融体系中的一项特殊的中介服务业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信用评级行业在保障金融系统安全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整个行业来看,完善国内信用评级制度建设.保障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希腊债务危机等一系列事件,使得各国充分认识到掌握信用评级话语权的重要性,信用评级正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国际信用评级市场被西方三大评级机构垄断的现实出发,分析了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信用评级话语权的丧失问题,指出积极争取金融资产定价权对于维护国家核心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国信用评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2012,(9)
9月初,国际权威投资信用评估机构穆迪公司将欧盟未来展望评级下调至负面,还将欧盟区域内3A评级的长期国债未来展望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相似文献   

16.
顾春霞 《东方企业文化》2012,(15):175-176,172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从债券的发行、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债券的发行与评级情况来看,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尚不发达的债券市场的制约。因此,加快我国债券评级市场的发展是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债券信用评级是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债券信用评级市场和信用评级机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债券信用评级发展的对策,为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2014年起我国开展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对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提出了要求,然而我国现有的政府会计系统无法充分满足评级机构对政府资产、负债和收支等会计信息的需求,制约了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工作的开展。为此,本文从依据可变现性和流动性对政府资产进行确认与分类,扩大政府负债的核算范围、确认与计量政府隐性和或有负债,引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会计、完善地方政府收支信息,构建全面的政府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等四个方面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行了探讨,以便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提供必要的信息,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前,中国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美国伊根-琼斯评级公司、俄罗斯信用评级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世界信用评级集团,致力于推进国际评级体系的改革。国际信用评级体系亟待改革长期以来,评级机构在世界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作为市场独立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经验,就各经济主体和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大小发表专家意见,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不过,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现实发展过程中,随着  相似文献   

20.
赵丽丽  陈超 《价值工程》2019,38(5):10-12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究其主要原因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而信用评级有助于消除融资隐性壁垒。本文从市场发展潜力、信用评级需求、竞争格局、发展瓶颈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