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经济创新系统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产学研合作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我国当前区域创新体系中产学研合作模式尚存在一些不足,如市场企业主体拉动模式和当前国内企业发展水平还无法真正匹配,以及具有较为明显的短期行为特征等。就日本以地域共同研究中心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成功模式的经验而言,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应把以高校为主的技术创新推动模式与以企业为主的市场化推动模式结合起来,选择区域内产学研形成联盟的创新驱动与需求拉动的双重带动路径。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应从内部建立动力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组织机制,从外部建立社会机制、政策机制、调节机制,以促进产学研联盟的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2.
创新主体的行为模式和微观经济约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微观特征,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微观动力机制的基础。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三层结构,创新主体在不同结构层迁移,形成知识动力和制度动力,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演化。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创新合作形成的前提。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的行为模式受社会规范、创新诱因、好奇心和创新绩效等多重因素影响,是创新主体在不同结构层进行迁移的原因,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内生动力。创新合作微观经济约束包括触发条件、匹配条件、交换条件和维持条件,表现为社会网络的外部特征,共同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区域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优化企业管理和组织机制创造自主创新良好的内在环境;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结合技术创新战略和组织机构的优化,确立企业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努力打造区域以至国际化的自主品牌,构建自主核心技术。还要特别注意区域内企业间技术创新的合作,以及区域企业创新战略联盟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在提升区域竞争力、获得区域竞争优势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含义和特点,并在对武汉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在积极创建创新型文化,不断更新创新观念,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创新的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构建武汉新型区域创新网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理论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科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城市间的协同互动,都市圈日益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积极推动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新时期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在界定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协同方式三个部分;并从自组织机制、耦合机制、网络驱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6.
雷茜  唐菲 《中外企业家》2009,(20):147-147
从有关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的基本概念阐释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及运行机制、区域创新体系的类型、区域创新体系中主体要素作用等,对区域创新体系理论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息息相关,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有助于区域创新体系获得创新资源,有助于区域生产率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并最终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助于产业集群的结构升级,有助于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常州市深入开展产学研工作,集聚创新资源,围绕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发展战略,有力而全面地提升了常州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苗艳艳 《企业导报》2012,(8):134+136
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等角色,但目前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阻滞因素。因此,创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高校内部科研管理机制、完善校企与校地合作机制,健全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服务机制,提高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力度和效度,是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区域协调发展是世界发展潮流、落实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还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包括城镇组织结构、经济效率、区域交通系统、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性安排等方面还有待提升。今后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交通·产业·空间"规划协同创新等手段来破解区域协调发展困局,通过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理论创新、探索区域产业体系一体化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等方式来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为提高我国区域发展的全球竞争力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李辉 《价值工程》2015,(22):256-259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全球化与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中国创新体系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从要素与空间维度研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制与机制问题:一方面,从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角度,研究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关键要素、核心层面与制约条件;另一方面,以创新在产业与区域层面的异质性特征,探讨创新驱动发展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服务体系和创新环境,识别了创新体制、创新资源和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从创新资源综合配置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建设以及创新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构建北京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综合战略。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区域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的系统综合体,全方位深入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有利于为构建创新型经济社会奠定理论基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北三县与通州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助推器"。本文分析北三县与通州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现状,梳理了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借鉴中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典型案例成果,构建了北三县与通州区域创新体系与评价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北三县与通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系统对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了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在创新主体、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重视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了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内涵的不断深化,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逐渐成为国家提升综合实力的有效路径。自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来,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区域协同创新格局日渐明晰。区域创新走廊作为区域协同创新的新形式,正成为我国各层次区域探索实践的关注重点。然而,区域创新走廊建设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尚待明确,需要对其构建逻辑和要素配置进行思考。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切入,结合目前区域创新走廊的建设实践,提出其构建逻辑是在城市间价值共赢前提下,为满足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和降低创新风险需求,政府对资源再组织和创新主体再集聚在空间和制度层面的表达,并进一步提出其要素配置包括梯度化的创新职能体系、级差化的土地价值级差、多元化的创新集聚区、复合性的交通支撑体系,以及良好的体制机制支撑。  相似文献   

16.
杨娅婕 《经济界》2011,(5):60-63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已成为发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特征,企业把技术创新放在竞争战略的核心地位上,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保持国际竞争力。由于公司治理对创新资金、人才吸纳和研发过程等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选择的影响,对构建最优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过往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机制模型存在无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如何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综合绩效的提高,无法量化评估各个主体要素对区域创新系统的贡献和改善方向等缺点,以上海市为例,构建了基于资源投入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机制模型,并选择结构方程模型作为研究方法,验证模型与假设。同时,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基于资源要素投入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机制的四条规律。  相似文献   

18.
协同创新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回顾了协同创新的相关文献,基于江苏的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现状,提出目前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完整的协同创新机制,创新资源要素共享不够,协同创新的微观主体动力不足等。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资源、创新区域、创新产业以及创新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协同创新,以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物流体系的进步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如何将京津冀物流产业推向快速对接项目的发展之路,具备军人精神、专业的科技型物流人才是核心的竞争力。本文从建立军地双向交流互通人才交流机制,协同构建军地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物流创新成果共享机制、提高军民融合人才社会服力水平四个方面展开军民科技协同组建京津冀区域科技型物流人才共育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济》2019,(11):142-148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生态保护领域的重要制度创新。加强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态保护红线"底线""红线"要求,协调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利益关系,构建系统性的生态空间管控体系。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体系包括管控主体、管控客体、管控机制和制度保障四个子系统,其中管控机制在整个管控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管控机制包括多元协商治理机制、分级分类跨区管控机制、区域生态红线空间预警机制等。最后,为了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的有效落实,提出完善管控办法、强化责任落实、创新保护模式和推动绩效考核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