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韩邦云 《价值工程》2014,(26):213-214
民间艺术是一种根植于民间生产生活,具有强烈的民族与地域色彩的原发性艺术形态。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推进,作为民间艺术生存基础的传统乡村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大量的民间艺术成为"遗产"并被边缘化;另一方面,部分民间艺术在市场经济中迅速走上产业化之路。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保障体系,从外部环境上给产业开发的实施方案提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使民间艺术得以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本文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人力资源等方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山东民间艺术产业开发保障体系,以期为山东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探析——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语境下,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具有新的时代属性、管理属性、系统属性,把握其属性变化并审视传统的空间型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及管制制度构建的基础.以武汉为例,立足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新属性,基于对武汉市长期"两规合一"工作基础的研判,探索了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走向多规合一、空间治理、闭环传导的编制...  相似文献   

3.
滕有平  杨帅 《城市问题》2021,(1):90-95,103
在"城市双修"与"精明式增长"语境下,绅士化与商业化严重的江南地区历史街区存在的空间界面生硬、空间品质缺乏、地域文化缺失等弊端,已是业界与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江南地区15个历史街区的田野调查与开源性数据分析,从场所的物理属性、精神属性以及社会属性三方面着手,辨明历史街区场所营造的关键,进而提出"空间结构多元化、空间群体活力化、第三空间人性化"的营造策略,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装饰类民间艺术一般只限指在二维的平面范围之内,有平面造型艺术的特征,无论是创作观念、表现方法、存在形式与一般所指的美术范畴更为接近,从中集中体现了民间艺人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具有朴素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征。装饰类民艺由于受其装饰审美功能的限制主要以年画和剪纸为主,但总体种类和样式品种较多。  相似文献   

5.
陕西是周秦汉唐的政治文化中心,至今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民俗活动。研究陕西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利用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论文对陕西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大量搜集、分析和整理相关资料,开发了以关中民间艺术资源数据库为核心开发的民间艺术资源库,建立相应网站作为资源交流与补充平台,有效地整合了陕西民间艺术资源,探索了陕西民间艺术与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底蕴的国家,蕴含着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智慧.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历代中国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代表着各民族的文明、风俗和精神。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转型中找到好的契合点是我们急需要重视的问题,艺术也不例外。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俗中一种最常见、最活跃的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那些快被人们遗忘的民间艺术又渐渐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对民间艺术的思考与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民间艺术有很多种,其中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剪纸艺术,作为人类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7.
江南是中国传统的人居理想地,但是"江南"一词从最初出现到今天,无论在空间范围还是文化内涵上,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对古代文献、历史地图和古代诗词绘画作品的综合分析,梳理"江南"地理空间变迁的历史脉络,探讨江南文化在聚落选址、街巷格局、建筑风格、园林营建、公共空间等方面的物化表征,分析当前江南乡村空间文化特色留存与面临的挑战,提出苏南乡村空间文化特色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辉煌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百花园里,三峡民间艺术之花以多彩多姿的形式竞相开放.三峡民间艺术上承巴蜀文化,下启荆楚文化,饱含着自身的思想基础、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根源.伴随着风光旖旎、人杰地灵的三峡一起成长.在三峡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向世人展示出古老的三峡艺术的真谛和现代艺术生命的延续.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中国汉语语境与西方语言语境中探求了文化的内涵,认为文化应取其广义含义,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文化信息资源内核与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内容。文化信息资源除了艺术、文学、传统等方面外,还应包括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这是物质、知识、精神层面的生活方式,也是在中华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同样应将农民的整体生活方式纳入其中,这是建立在文化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实践。  相似文献   

10.
以醉白池为研究案例,运用几何学和语言学理论与方法来描述和解析江南园林遗产空间中的复杂性特征:不规则的分形空间结构以及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特征.揭示了醉白池存在着不断迭代再现的“花园中的花园”结构特征,这种低语境的分形空间语言导致了醉白池局部与局部、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变异性,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复杂性;而多样化系统化的叙事词汇与情节结构体系是一种高语境的空间语言,蕴含了主题情感和思想,传达了一种文化语义上的复杂性.正是两种体系在不同层面上相互协作,系与解,不断营造文化意境.这种交叉学科视野下的空间分析方法不仅为创新继承传统园林文化、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塑造美丽家园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同时有利于传统园林艺术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自然—社会双向互动"以及"被改造的自然—社会关系双向互动"构成的动态有机体,文化是城镇空间演进的黏合剂。文化治理视角下的城镇空间演进,是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两种逻辑下的生产、消费和流通。文化治理有效推进了从文化刚性到文化弹性、从文化规约到文化自觉的城镇空间重构,破解了传统城镇空间构成中各单元单打独斗、破坏城镇整体规划和宜居、宜业、宜文、宜游难以并行的时空障碍。  相似文献   

12.
"伪信息"的提出,不仅是一种技术现象,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基于语义背景、语境描述、内涵分析、研究路径等层面介入"伪信息"的文化断裂研究,尝试厘清"伪信息"的相关理论视域,希冀掌握"伪信息"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间语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翻译的要求,而翻译的准确性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内容。在翻译中,文化语境因素便是对翻译的准确情况有着直接影响的因素,对提高翻译的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文化语境间的意义转换,是翻译的主要环节之一,其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的不同使之受到文化语境的限制,另外文化语境中的宗教信仰、地理文化以及人文历史文化等的不同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这些差异都会造成翻译的意义的理解与交流传输。本文从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并提供了文化语境下翻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柳腔是山东青岛地区流传的一个比较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要流传在青岛地区,以沽河流域最为盛行。因为沽河流域水肥粮盛,十九世纪末,鲁中鲁西的灾民大多流浪此地,他们用以讨饭的家乡戏"肘鼓子",与青岛即墨当地小调、秧歌等民间艺术相互融合,改造提升,成为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的柳腔。柳腔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感染着胶东一带的百姓,成为陪伴、滋养老一辈即墨人民的精神食粮。本文从柳腔的历史演变、独特风格、文化意义、传承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究,探讨民族民间艺术的魅力,以更好地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陈茜  张亚楠  刘思莹 《民营科技》2014,(12):282-282
基于中西文化的思维模式,礼貌观念和语言选词的差异等,探讨了如何将中文商务信息准确快速地传达给英语国家的读者。结合商务实例分析,并在四大翻译原则下,即增词法,减词法,词类转换,扩展法,从商务英语翻译的选词、语句、语篇来探讨文化语境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并详细的举例证明其多方面的变化。该研究将文化语境引入到商务英语的翻译当中,为商务英语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而且为商务翻译人员提供了一些基于文化语境的翻译策略,对商务英语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广泛,比如说耳熟能详的皮影,剪纸,编制,绣花,狮子舞等等,这些都是著名的明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现代艺术的创作,与科学的创造力密不可分,比如说跟我们最贴近也是用的最广泛的工业造型,又比如说结构设计的立体感思维等.现代艺术应该注重汲取民间艺术的精华,两者相互融...  相似文献   

17.
张文君  陈丹良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7):中插1-中插7
新时代下城市文化空间成为城市空间治理的重要对象之一.城市文化空间治理既要解决过去快速城镇化所导致的"城市特性消失、归属感认可度差"等系列问题,又要符合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新要求.通过构建"目标—驱动—路径"的治理框架,提出"历史挖掘、多元融合和设施均衡"的治理路径及其行动方案,结合江安城市文化空间治理实际工作,在问卷调查统计和研究梳理"历史底蕴、文化特征、空间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实践验证,为实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支撑和完善城市空间治理体系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户县农民画孕育于传统的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从70年代开始,不断的提高、创新、升华、成熟,逐步走出户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农民画乡之一,被视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1988年,户县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相似文献   

19.
民间艺术的造型基本特征: (一)实用性.民间艺术的各种造型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中及那些民事、民俗活动中.民间艺术的造型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受到"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双重限制.在某种意义上看,实用价值的造型方法的制约表现得更为突出.艺术家在创作一个作品时,会受到原始形态的启示而产生烦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民间玩具的造型中,艺术家们从民俗实用性出发,其造型体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街角文化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一种衍生文化。"街角空间"最初源于城市建筑美学。街角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节点空间,担负着"交通"、"休闲"、"景观"等都市不可缺少的职能。街角建筑作为街角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对于街角空间布局和城市整体规划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