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地方融资平台是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主要举借主体,对比和分析地方融资平台的不同融资渠道,研究其优劣所在,有助于明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来源,进而从源头上防控风险的积累。该文运用雷达图分析法,针对融资规模、政府隐性担保、债务期限、资金使用灵活性、市场约束力、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等7个方面进行赋值分析,直观展示了地方融资平台4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风险控制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2.
徐继兵 《经济师》2011,(7):207-207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是指,地方政府为解决当地公共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资金而专门设立用来融资的公司。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形式多样,融资规模庞大,已成为地方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其中地方设立的各类开发区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形式之一。文章就如何规范融资平台管理,优化运作模式,降低运营风险,提高融资资金的使用效益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资金短缺问题和促进其经济发展,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在投融资机制方面的重大创新,主要用于解决地方经济建设和资金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为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资金支持。随着地方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等财政性支出的银行信贷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蕴含的风险也不断积累,本文主要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隐性担保是否会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导致的银行风险造成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加,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可以通过转移风险的方式掩盖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带来的银行风险,导致真实的银行风险被低估。进一步讨论发现,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的时期和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来说,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作用会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打破财政兜底幻想的政策取向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建议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的过程中,需重点加快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及规模迅速扩大,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忧虑,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清理、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相关措施,进一步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各地平台的举债规模明显收缩.本文以厦门市为例,分析政府类融资平台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梳理国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的主要措施及其对地方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主导型投融资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本文从县域地方融资平台建设和发展的角度,肯定融资平台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规范和促进县区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所谓地方融资平台(俗称“城投公司”)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的以举债融资为目的,兼具项目经营建设,以国有资源和资产作为抵押,以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方式,承担政府投资融资项目功能的法人实体。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摆脱现有法律制度关于地方政府举债和担保行为的约束,解决地方政府融资需要的重要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发展模式创新的角度,探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理论依据,在我国宏观经济演变的进程中解读其存在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融资信用风险分析框架,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股东、融资主体的视角对融资平台的基本概念、运作特点、融资模式和信用风险管理等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一类型特殊企业。本质上是政府为实施特定辖区开发而设立的公司,其功能是整合区域内的资产、资源、技术和资金,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生俱来的政府背景,使其在开展融资时的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文章认为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土地出让金返还支付融资本息存在很高依存度,抵押和保证措施存在严重不足,融资行为很难被实质监管和追偿。研究建议金融机构应尽可能地将信用风险管理措施前移,根据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负债规模确定授信规模,在能够落实可处置和执行的抵押、质押、保证等风险管控手段的前提下确定实际融资规模。对于存量的融资,应创新融资产品,通过融资期限和项目收益期限的合理匹配,化解可能出现的信用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的融资工具,它以土地等国有资源和资产作为抵押,以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方式达到向银行借贷实现融资的目的,它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得到广泛运用,已成为各级政府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与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负债的重要主体,研究其债务特点并揭示其风险状况一直是地方债务研究的方向,但囿于数据所限,以往相关研究缺乏实证支持。文章通过对东部S省的地方政府融资进行定量研究后发现,平台贷款绝大部分投向城市建设公益类项目,土地出让收入是其主要还款来源,2013-2014年面临偿债高峰。在风险方面,不考虑政府层面的隐性担保,平台整体债务风险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区(县)级平台债务风险高于市级平台,城投类平台与开发区类平台的城市建设职责较大,债务风险比交通类和国资管理类要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日益规范,然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仍持续增长,探明其原因有助于切实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已有研究从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地方政府信用支持等视角分析了融资平台债务的成因,但鲜有文献从市场主体角度深入研究融资平台债务为何能在制度约束日益加强的环境下持续增长。本文着眼于融资平台之间复杂的担保关系,利用网络分析方法验证了融资平台债务得以持续增长的一个新机理:融资平台之间通过签订担保合同,建立了以网络形态呈现的复杂担保关系(即担保网络),显著刺激了融资平台债务的增长。上述新机理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呈现出丰富的异质性。新机理的作用机制是:融资平台之间建立的担保网络不仅通过社会网络中常见的信息共享、风险约束和声誉激励三类机制作用于债务增长,还会借助隐性担保这个特殊渠道发挥作用,表明融资平台之间的担保网络在推动债务增长时既体现了市场规则,又潜藏风险。本文的研究发现弥补了已有文献缺乏从市场主体的微观视角研究地方债务增长机理的不足,为新发展阶段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解决地方政府资金短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因为其存在违规操作、谨慎性不足等问题而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不断加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风险控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基础设施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一直是各地地方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基础设施融资方式除地方财政、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内部融资外,主要通过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实现。权益融资是通过出让所有者权益获得资金,无须还本付息,被视为企业的永久性资本。负债融资是通过负债筹集资金,必须定期还本付息。由于内部融资有限,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成为各地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对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也开始显现。如何有效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带来的风险已成为目前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政府和银行两个角度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及其防范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的体制特征和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催生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它的无序发展将会引发地方财政风险,但这种风险不是必然发生,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可控程度会随着融资平台资金使用方向和效率的不同、融资平台的行政层级的不同、融资平台所处地区经济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整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时必须考虑这些客观的不同因素,有区别地进行科学规范,既要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增长过快的风险,又要保证合规的融资平台公司的正常经营。  相似文献   

17.
王继榜  王明虎 《时代经贸》2013,(22):276-277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财务风险是融资平台风险的本质(沈素莹、王明虎,2013),而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有重要影响(吕晨、刘红宇,2013)。虽然已有文献专门分析外部治理结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王继榜、王明虎、2013),但内部治理结构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还缺乏专门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内部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治理、经理人激励约束、内部监督机制等,它们对财务风险具有重要影响。安徽省正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优化地方融资平台建设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王明虎、席彦群,2012)。本文将主要从分析内部治理结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影响,并提出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募集地方经济建设资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土地财政相互依托,总体来看,土地财政是根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载体.本文从土地财政的视角,以土地财政最佳规模效用理论模型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基于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风险及防控措施: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基本运作流程,得出土地财政贯穿其发展始终;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实际运行情况,得出土地财政是把“双刃剑”;根据土地财政最佳规模效用模型的理论分析,土地财政与地方融资平台相互助推,不仅会导致土地财政的自身风险,也会引发相关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为保障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土地财政下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底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地政府纷纷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日益显现也亟需关注.本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含义及其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成因及可能的后果,最后对化解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行情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若微  原鹏 《经济纵横》2012,(10):18-20
近年来,地方政府成立了各式各样的投融资平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加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之也带来融资平台空壳化、缺少还款来源保证、增加银行信用风险等问题。今后,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应在完善政府与银行间的合作机制、限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规模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