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牌管理中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产品或技术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中国企业因缺乏相关经验而在品牌管理上呈现混乱现象。本文从“变”与“不变”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企业在品牌管理上应如何操作,指出品牌核心价值是要恒定坚持的,而营销传播活动是可以围绕核心价值作适当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王学秀 《企业文化》2012,(11):52-52
与文化变迁的一条道路“急剧变革”不同,另一条道路即“持续变迁”是企业文化的更为广泛的常态。所谓持续变迁,就是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领导人提出新的价值取向;当然,也有企业虽然没有提出新的理念,但是行为却在悄悄地变革。  相似文献   

3.
岑科 《中国企业家》2005,(3):102-104
“在我们前面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不一定是一帆风顺,大家要小心看海图。”两年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柳传志提醒他的同道们,要随时观察自己身边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  相似文献   

4.
“权益法”是指企业在核算对外长期投资时,其账面价值所反映的是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产权中占有的实际份额,被投资企业产权上的任何增减变化,都要引起投资企业“长期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投资企业的投资额处于控股地位或取得的股权足以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财务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的企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最大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的企业信条——"拥抱变化",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企业要在动态多变的环境中站稳脚跟、求得长足发展,必须不断推动企业变革;有效推动企业变革需要理解变革、谋划变革、实施变革、巩固变革,同时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灵活地采取应变谋略,使其注入活力,占领市场,获得最佳效益。一.抓住机遇——快速顺势变。市场变化,不是每个企业事先能预料到的,一些突发性的变故,是预先无法察觉的,所以,企业应抢抓机遇,审时度  相似文献   

7.
商业的规律是变化的,也没有任何公式可言;而在企业管理方面却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其间,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相当微妙,商业地产日常运作就要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够在兼顾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8.
市场的生命力旺得很,但是企业的生命力可没有市场这么旺,市场一般是不会死的,但是企业是很容易死的在繁荣背后,面对2008年宏观经济形势的转变,企业层面要做什么准备?概括地讲,就是要准备形势有变化,对于相当一部分行业和相当一部分企业来说,恐怕还要准备"御寒"。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宣贯工作要在提高思想认识、构建文化体系、助推企业发展上下功夫,以提升企业"软实力",推动企业"硬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经济愈不景气,企业就愈要振奋精神在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营销人员要学会逆向思维,主动出击,挖掘新卖点,寻找市场增长点只有与上下游客户,与竞争对手形成一种合作与互补的关系,企业才能有进一步做强做大的基础与底蕴  相似文献   

11.
曾鸣 《企业文化》2005,(5):86-88
为什么中国企业容易“各领风骚三五年”?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太快,很多人的思维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假如企业家的观念能够随环境变化有所调整,即使在决策行动上变化甚微,比起那些稀里糊涂完全照搬过去的经营模式也会具有很大的差别。观念领先一步,行动领先半步,企业就可能做到在市场上步步领先,因为企业最终的竞争是理念的竞争。管理大师德鲁克经常讲:“对任何一个CEO,一个经常要问自己的问题是,假如一切重新开始的话,我会怎么做?”理性地回答这个问题是帮助CEO跳出现有框架、抛弃包袱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12.
报载,武钢总经理刘本仁在谈到企业“大”与“强”的关系时,有一段话颇发人深省:“武钢将以全球 500强为学习对象,围绕一个‘强’字,在提高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上下功夫,而不去单纯追求规模意义上的‘大’。”已属特大型企业的武钢不贪大而图强,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化的今天,可谓定位准确,见解独到。   近年来,世界驰名的《财富》杂志对全球企业的提法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由“ 500大”变为“ 500强”。这说明,在国际市场上,评价一个企业的成败得失,已从单纯规模意义上的“大小”转为看其实际竞争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3.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密切联系与相互作用的,一方依赖于另一方的存在而存在。企业管理不仅要从管理者一端出发,研究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作用,也要从被管理者的视角出发,高度重视和谨慎对待被管理者,从而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达到“双向互动”的有利格局。与此同时,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要求企业管理既要立足自身,又要密切关注外界环境变化,两老结合起来,形成“内外联动”的局面,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以订单计划(客户订单、主生产计划、采购订单等)为中心,对企业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分析与控制,持续改善工作目标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ERP在企业中的建设,即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全面应用,完全改变了过去企业会计人员循规蹈矩的工作方法,带来了思想观念上的革命。一方面,会计人员要全面掌握和运用财政、税收、工商等政策法规;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ERP的管理思想和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掌控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逐步达到事前预测、事中分析与控制、事后总结改善的目的。这一变化对…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惟有“变”才是”不变”的时代,现在又似乎是个一切都要重新界定的动乱时期;这是一个15年来始终处于变革的工业制造公司,一个“永远不会停止转型”的动力企业: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老头.手边不离”最代表美国精神”的CocaCola,却在这个“变”为主题词的公司中,不变地”服役”了30余年  相似文献   

16.
新旧制度“成本”“费用”概念的变化与比较郭永才“两则”“两制”实施后,企业的成本核算要采用制造成本法,而相联的成本、费用概念,就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准确把握这些变化,对理解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一、理论上的费用、成本概念及比较理论上讲,费用是一定时期企业...  相似文献   

17.
徐源 《经营者》2006,(5):106-106
企业要实现新的腾飞,制胜法宝还在于能迅速、有效地甄别消费需求变化并学会调整个企业战略。这样做,才是企业变革、超越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会给中国带来许许多多的变化,对中国企业界来说,至少竞争变得更残酷。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要与世界不同的文化更亲密地接触,这就要求中国企业有更多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国际人才。  相似文献   

19.
实施“凝聚力工程”关键是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因为,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加速两个根本性转变,关键的、首要的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看,改革是一场革命,一场经济体制和思想观念上的革命。这就要求企业的党组织、党员干部必须站在改革的前沿,做改革的促进派,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新观念、新思路来带动和团结广大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市场经济必然给企业内部利益带来新的矛盾,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工序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关系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如何调整好这些关系,解决好这些矛盾,一方面是要…  相似文献   

20.
根据当前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片面认识与做法,我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上,以《企业文化的"人本化"与"市场化"内涵》为题,阐述了研究与建设企业文化要坚持"人本化"与"市场化"两点论,并促进二者互动结合的观点,经过整理与提炼归纳,以《企业文化方格论》为题发表,与学界和企业界同行分享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