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诌议转变粮食部门的经济增长方式李德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性...  相似文献   

2.
农村合作基金会如何适应“两个转变”张传礼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个是全局性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忠县农村合作基金会,要适应“两个转变”,重点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深化改革与“两个转变”张季农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要认真领会"两个转...  相似文献   

4.
论市场经济体制下南方农村森林经营管理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实现未来(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5.
浅谈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杨国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那么,...  相似文献   

6.
党的第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国实现“九五”计划和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关键,也是我们粮食部门“九五”时期必须遵循的战略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结合我市粮食经济改革的实际,现就我市粮食部门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我市粮食部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遇到的主要问题第一、经营观念滞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指出:农业要有大的发展,必须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及推广应用的程度,由此,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的技术培训工作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兴义正是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关键是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行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对各行各业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工作需要研究和探讨如何适应和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现。本文试就农业部门企业审计工作如何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谈点粗浅意见。一、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企业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根本上讲…  相似文献   

9.
“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也不例外,也要抓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这是江泽民总书记于1996年6月4日,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讲话是“加强农业基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论断。  相似文献   

10.
实现我目“九五”和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党和国家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将来相当  相似文献   

11.
营造政府主导型的农村市场制度结构林国先实现农业增长与农村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增长与农村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体制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个转变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资源配置方式与经...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要研究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什么要研究土地集约利用这个问题,也就是说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只有把这个认识问题解决了,土地的集约利用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工作才能得以推开。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意义,我想从四个方面讲一下:(一)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内部审计应如何适应两个转变李东胜一、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内部自...  相似文献   

14.
国有农场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姜明,李仁才,张新春兵团党委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提出的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中指出: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  相似文献   

1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时隔12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的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江泽民总书记最近视察河南农村时指出:“农业发展也要靠两个转变”。他又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狠抓科教兴农,把农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强调了要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县(市)国有粮食流通部门,要使其县(市)域粮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根本的问题正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的那样,在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本文拟就县(市)国有粮食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以追求数量、规模、速度、产值为B的,其基本手段是靠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现试从发展理论的角度,结合端州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就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促进端州经济再上新的台阶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增长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或外延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依靠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或内涵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一般适用于经济总量较小、  相似文献   

1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是促进径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的有效途经。一、充分认识质量管理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知难而进负重而上走向市场——关于粮食系统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探讨陈利红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国有企业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作为一名基层企业年轻的粮食工作者,这几年随着国家粮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