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国家或地区之所以被称为"避税天堂"是由于其法律和监管体系虽各有不同,但大多拥有普遍的低税率或零税率、金融监管环境相对宽松、银行账户和税收信息保密性较好。以上种种均为跨国避税提供了便利,故本文尝试借鉴国外打击避税天堂的法律经验,以提出完善我国相关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理财》2009,(5)
最近一段时间。“避税天堂”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发布最新税收表现评估报告。菲律宾等四国因拒绝履行国际通用税收标准被列入“避税天堂”黑名单”。另有38个国家和地区被列入“灰名单”,其中包括瑞士、卢森堡、比利时等。按照经合组织的描述。“避税天堂”的主要特点包括金融信息及税收体制不透明,税率极低甚至不征税,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避税、洗钱提供方便,损害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等。  相似文献   

3.
《新理财》2009,(5)
在4月3日召开的20国集团会议上,打击“避税天堂”成为与会国关注的议题之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避税天堂”黑名单。这张名单由黑白灰3色组成,哥斯达黎加、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乌拉圭因目前还未与国际社会合作,被列入黑名单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有关打击避税天堂的国际准则为主线,在理解和分析避税天堂的含义和危害的基础上,指出保障税制透明度和进行税务信息分享是打击避税天堂的国际准则中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2009年4月2日召开的伦敦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与会各国领导人集中讨论突破银行保密体系,要求被视为避税天堂的国家放宽客户保密传统,披露更多有关可能逃税和洗钱者的信息。此次峰会对准了避税天堂,反映了欧洲和美国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来打击逃税和洗钱者。峰会取得的成果之一,即是与会各国领导人同意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采取行动,并准备实施制裁。总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随即公布了备受瞩目的“黑名单”,菲律宾、马来西亚、哥斯达黎加和乌拉圭4国因拒绝履行国际通用税收标准而被列入“黑名单”,另有38个国家和地区被列入“灰名单”,其中包括卢森堡、比利时等。洗钱与反洗钱已受到全球重视。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终于在G20伦敦峰会所达成的《联合公报》中进行了“自我反省”:金融业的严重衰退和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除了把对冲基金首次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外,“避税天堂”也成为众矢之的。《联合公报》宣称银行拥有保密权的时代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7.
万祎 《财政监督》2011,(19):55-57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避税天堂"凭借着自身的低税率和高度银行保密制度吸引了众多的跨国纳税人进驻,他们通过在避税地设立基地公司或银行帐户,将境外的财产或所得转移至此从而逃避纳税义务。大量资本的涌入使得避税地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也搅乱了国际经济秩序,不仅减少了非避税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同时也为腐败和非法洗钱提供了方便,非避税国对国际"避税天堂"的抱怨  相似文献   

8.
在重塑全球金融体系的大背景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公布的一份“避税天堂名单”触动了全世界的神经。数天后,处于“黑名单”级次中的国家遍于强大压力。迅速表示“改邪归正”,并由此被摘下“黑帽”。  相似文献   

9.
张剀 《税收征纳》2014,(5):8-10
对于中外富人们来说,避税已经成为其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富人们对避税天堂日益亲睐,离岸中心发展势头迅猛,银行保密制度备受诟病,信托避税更是充满了神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富人"异军突起,并开始关注自身的避税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外资“避税”:一个巨大的黑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避税”,暗流涌动在英属维尔京群岛,仅有153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汇集了35万家公司,平均每个居民拥有20家企业,在这里注册的公司中约有1万多家与中国有关。之所以有那么多公司愿意到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小岛上注册,是因为这里是世界上著名的“避税天堂”。类似的“避税天堂  相似文献   

11.
<正>经济实质法案的推行,能够有效减少跨国避税行为对各国税收的侵占,促进各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但经济实质法案的推行也对税务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相关企业经营风险与经营成本,企业应积极进行改革、完善企业信息、提高纳税遵从度。近年来,跨国企业往往在避税天堂开展一系列不具有真正经济实质的投资经营贸易活动,通过避税天堂转移大笔利润,侵蚀大量国家税收,导致各国出现高额税收流失。据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OECD)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近4%—10%的企业所得税收入额因跨境避税行为而流失,每年全球约有逾600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利润被投资者人为地转移到这些避税天堂,以进一步达到跨国避税的目的,避税所得金额约占所有跨国投资公司总利润额的40%。  相似文献   

12.
有"避税天堂"之称的国际著名离岸金融中心塞浦路斯,突然爆发了经济金融危机,政府债务融资困难,政权更替,银行机构亏损,实体经济进一步滑入深渊。这场集地缘政治矛盾、银行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于一体的经济金融危机,给塞浦路斯国家以沉重打击,同时对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其进行深度分析,以资获得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云洁 《证券导刊》2009,(13):15-15
20国领导人终于求同存异,在对IMF和世界银行增资,加强金融监管、限制避税天堂、解决银行问题资产以及对穷国救援达成了一致。由于欧洲央行减息少于预期,五月之前欧元、美元都将疲软。  相似文献   

14.
金融风暴下,各国忙于自扫门前雪——想尽办法收回各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而不再热衷于全球化。5月4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推出了一套国外税收改革方案,包括提高美国企业在国外投资收入税额和打击利用“避税天堂”逃税的行为。预计这些措施可在10年内增加2100亿美元税收。奥巴马表示,这些措施将成为大规模修补美国税收系统漏洞的第一步。关于奥巴马的“税收新政”,国内外市场人士相信,这将会在低税率国家引发一场美国跨国公司资金回流的“飓风”。  相似文献   

15.
危机来袭塞浦路斯是一个袖珍小国,在世界地图上想找到它还真不容易,其经济总量仅为180亿欧元,是欧元区排名倒数第三的经济体。但塞浦路斯又是一个令人羡慕的金融帝国,这个只有110万人口的地中海岛国,银行业资产高达1264亿欧元,是其经济总量的7倍。银行存款达到680亿欧元,近4倍于其经济总量。塞浦路斯号称"避税天堂",招徕全球富人来此存款。金融帝国的光环曾让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终于在G20伦敦峰会所达成的<联合公报>中进行了"自我反省":金融业的严重衰退和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除了把对冲基金首次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外,"避税天堂"也成为众矢之的.<联合公报>宣称银行拥有保密权的时代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17.
<正>在酝酿近一年之后,欧盟日前正式宣布了首份避税天堂黑名单,其中有17个国家及地区榜上有名,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份黑名单上一个欧盟国家也没有。此次被欧盟列入黑名单的国家及地区有韩国、巴拿马、突尼斯、阿联酋、巴巴多斯、佛得角、格林纳达、马  相似文献   

18.
张锐 《金融博览》2009,(10):66-68
由于金融危机下全球信贷紧缩压力的加剧,那些昔日依托低税率或者零税率以及客户保密制度从而吸引世界诸国大量投资资金的避税天堂,如今更加清晰地进入到了国际社会警惕与声讨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对“避税”问题的探讨广东省航务工程公司李东山为了加快改革开放,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稳定的商品经济新秩序,我们应该把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避税”问题提出来。因为“避税”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不提...  相似文献   

20.
一是要紧跟政策导向,支持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带动城市区域经济,服务优质企业,创建“国家满意”银行。二是要不断拓宽盈利渠道,强化大型零售银行建设,创新资本运作产品,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渠道,创建“股东满意”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