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PO(首次公开发行)定价中的新股抑价现象是IPO发行定价中的异常现象的一种表现,一般指新股在发行市场的发行价格远远低于新股在流通市场的价格,具体表现是新股上市首日交易价大幅度上扬,超出流通价格15到30倍以上,上市首日即可获得丰厚的回报。IPO抑价在任何国家都普遍存在,但在我国抑价现象表现的更加明显。本文主要分析了IPO抑价产生的原因,以及IPO抑价产生的弊端,并查阅相关资料,得出了一些控制IPO抑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银行家》2012,(5)
新一轮IPO改革正式开始 证监会于4月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剑锋直指新股发行的“高发行价格、高市盈率和高超募额”及“炒新”现象。  相似文献   

3.
秦岐 《中国金融家》2012,(2):112-113
从曾经的“新股不败”,到上市首日屡屡“破发”,再到如今的“门庭冷落”,大多数投资者对新股都表示经历了一个爱到怕,又爱又怕的过程。直接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新股发行制度不够完善。发行价格“三高”、询价过程不透明等上市存在的种种弊端引发了新股上市后不济的走势,影响了本来就较脆弱的市场,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心也随之流逝。  相似文献   

4.
一方面,IPO重启,倒逼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尽快推出:另一方面,创业板推出也受到制约。此外,要解决大小限问题。也必须从改革发行制度的源头着手。可见.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确实形势逼人。在以往新股发行过程中。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基本上是被边缘化的。对于新股发行改革的呼声不断,说明其中存在不公,关于解决办法,业界这几年已经讨论得非常成熟,  相似文献   

5.
一方面,IPO重启,倒逼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尽快推出;另一方面,创业板推出也受到制约。此外,要解决大小限问题,也必须从改革发行制度的源头着手。可见,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确实形势逼人。在以往新股发行过程中,中小投资  相似文献   

6.
郝晓鹏 《中国外资》2012,(6):203-204
自2009年以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A股市场无论在新股发行数量还是在募集资金额上都排名世界第一,为我国金融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作为一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IPO的质量和效率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时我们发现A股发行中"三高"问题犹如顽疾,对投资者利益造成巨大侵害。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后,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2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要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票承销办法。新股发审制度改革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新股发行制度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发行制度存在的弊端,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固定价格、累计投标询价和拍卖发行机制下的IPO抑价模型可解释我国新股发行市场长期存在的高抑价现象:散户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乐观情绪会推高二级市场的IPO交易价格,但却不能在IPO发行定价中得到完全体现。单纯通过变革新股发行机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抑制IPO高抑价产生,只有疏导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才能彻底解决IPO高抑价问题,权宜之策是将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嵌入IPO发行定价之中以消除IPO高抑价现象,允许散户投资者参与询价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且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证券市场IPO存在高折价现象 IPO折价是指股票一级市场的新股发行价格低于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现象,这是一个在所有国家股票市场上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我国IPO折价率水平与证券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存在密切关联,随着股市不断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IPO折价率也经历了一个渐次降低的过程.从IPO折价率指标看,高折价率仍然体现了.新兴+转轨"的双重市场特征.根据市场统计,亚太新兴市场的新股发行折价率为60-80%之间,而欧美股市的新股发行折价率为15-20%;转轨国家的新股发行折价率为150%左右,而非转轨国家的新股发行折价率为25%左右.  相似文献   

9.
固定价格、累计投标询价和拍卖发行机制下的IPO抑价模型可解释我国新股发行市场长期存在的高抑价现象:散户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乐观情绪会推高二级市场的IPO交易价格,但却不能在IPO发行定价中得到完全体现。单纯通过变革新股发行机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抑制IPO高抑价产生,只有疏导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才能彻底解决IPO高抑价问题,权宜之策是将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嵌入IPO发行定价之中以消除IPO高抑价现象,允许散户投资者参与询价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且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自2013年11月30日新股发行重启以来,目前已有52家企业获得发行批文,48家企业完成发行上市.总体来看,本轮新股发行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新股发行“三高” (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额)及新股上市交易遭爆炒的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6月18日,联名股份、龙大肉食、雪浪环境、飞天诚信等四只新股开始申购,时隔四个多月,IPO“第二季”开启。此次IPO 重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证监会对发行人与承销商临时进行了“窗口指导”,已经过会的企业被要求严格限制发行价格,要求发行市盈率不得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不要进行超募以及老股转让,甚至还会被要求削减发行规模,同意才给批文。“窗口指导”引起热议,新股发行正从“市场化”回归到行政化,是倒退还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股市改革如何才能真正消除市场的“IPO 恐惧症”,让IPO 重启成为市场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2.
IPO大变革     
中国证监会关于改进新股发行体制文件前不久公布了,直到现在市场仍然在热议中。毕竟,这次新股发行体制的变革力度是远远超出预期的,从优先股制度到市值配售;从存量发行到大股东所持破发新股的流动性限制;从券商的自主配售到询价中去除报价最高的10%部分;从延长核准后的发行周期到违规发行必须回购所发行的新股:从借壳上市视同IPO到规定不同类型公司的派息率指标……变革几乎涉及到了新股发行的各个方面,由此所引发的震动无疑非常巨大,有人将其称之为具有“颠覆性”的色彩,看来也不算为过。  相似文献   

13.
在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新股发行方面仍然存在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的"三高"现象,文章对完善新股发行定价和上市审批、加强市场监管,明确发行中各主体责任、探索新股发行新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来,新股“破发”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种常态.而学术界通常将IPO定价问题锁定在抑价发行上,但对跌价发行却研究得不多.此外,定价为何过高、如何抑制这种现象等问题也需要解决.本文从财务管理角度出发,引入利益分割和信号传递的概念,通过对2010年及2011年的资本市场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的新股跌价发行现象,以期为研究新股发行打开另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5.
IPO抑价是各国在新股发行时所普遍存在的现象。合理的IPO抑价是股票发行人与主承销商所应当给与投资者的合理回报,但是过高的抑价倍数将可能伤害到部分投资者的认购积极性及本次发行的融资效率。在我国,IPO抑价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应当结合我国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在巩固前期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估值技术、市场化定价、扩大新股供应量等多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施耀  宋一鸣  陈作章 《时代金融》2013,(18):257-258
作为证券市场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内容,我国新股发行机制自2009年重启IPO以来进行了三次市场化改革,新股发行机制日趋市场化,更加注重保护个人投资者利益。然而,我国新股发行机制一直存在着申购机制不公平、询价机制流于形式、"三高"现象严重、炒新股投机需求旺盛推高价格等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从制度设计的本源出发,继续完善现行的发行询价制度,引入辅助性机制调节价格,推进证券监管体制改革,变审批制为注册制,将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IPO抑价是各国在新股发行时所普遍存在的现象.合理的IPO抑价是股票发行人与主承销商所应当给予投资者的回报,但是过高的抑价倍数将可能伤害到部分投资者的认购积极性及本次发行的融资效率.在我国,IPO抑价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应当结合我国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在巩固前期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估值技术、市场化定价、扩大新股供应量等多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中外新股抑价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股发行定价偏低是全球新股发行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到目前为止,新股抑价仍然是困扰金融学界的难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和实证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但如何结合中国IPO市场实际,借鉴国外新发行理论来完善我国新股的市场改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汪沂 《上海金融》2012,(3):35-42,117
新股发行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制度之一,是证券交易活动的前提。其中IPO定价既是整个新股发行制度的重点环节,也是我国推行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的着手点。为实现IPO"市场化"定价,我国历次新股发行改革总是围绕着定价方式本身进行,效仿发达资本市场采用的询价制定价方法,不断改进具体的发售方式,而忽视了市场化定价模式对定价主体最基本的独立性要求。文章分析认为实现我国IPO市场化定价首要任务是对定价主体独立性给予法律制度上的完善,确保定价主体能够名副其实地"自主"决定新股发行价格。从定价主体与政府和定价主体之间两个维度进行制度完善,开放证券市场进入、退出环节,加强审核机关的责任约束;同时从事前约束和事后补偿两方面加强定价主体之间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自2012年11月16日起,中国股市新股发行暂停至今,这已经是中国股市第8次暂停。但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就是融资和投资,因此暂停新股发行终非长久之计,重启IPO势在必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制度,从而达到从根本上健全我国资本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