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国家地理标志的申请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立不仅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能够减少消费者购买时的搜寻成本和购买风险,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追求,符合农产品的品牌消费趋势。文章选取"烟台苹果"区域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北京地区的市场调研和计量分析方法,探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研究发现:影响北京地区消费者购买烟台苹果的主要因素是烟台苹果的知名度、对苹果的偏好、产地关注度和品牌溢价接受度等。  相似文献   

2.
<正>如今,饰品已成为一项单独的财富事业,进入到动态个性"饰"代。"莎莎啦"饰品以差异化品牌定位,走个性化品牌之路,进军中国时尚个性饰品第一品牌的高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品牌国际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诚 《品牌》2005,(3):12-19
<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如今读来依然常读常新。探寻中国品牌国际化之路,记者心中油然浮现出伟大诗人屈原的这两句千古名句。是啊!中国品牌国际化的道路又远又长,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所有为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有识之士,为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化之路而上下求索的真的勇士,无不胸怀鸿鹄之志,为中国品牌屹立于世界优秀品牌之林而歌哭呼号,慷慨奋争。问世间品牌为何物?直教人为中外品牌的生死博弈而惊心动魄!我的品牌,我作主!而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在这场中外品牌的生死博弈中,才只是拥有了参与竞技的资格。中国品牌在博弈中究竟能走多远?我们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2,(8):48-49
<正>吉县海拔高、温差大、光照足、无污染、无霜期长,土层深厚、节令分明,造就了吉县成为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吉县的特色在苹果,优势在苹果,"一县一业"的核心在发展苹果。加快苹果产业发展,是推进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吉县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吉县坚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四化联动",推动苹果产业由粗放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富民强县之路。吉县发展苹果产业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王娜丽 《新财富》2011,(10):100-108,110-113
与苹果的专利大战让越来越多人认识了HTC。14年来,这家自称“全世界最古老的智能手机厂商”,从代工起家,成为令苹果紧张的竞争对手。HTC如何走出一条向上生长之路?  相似文献   

6.
《商》2015,(23)
<正>烟台苹果,家喻户晓,是山东烟台地区名副其实的传统优势产业,但是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烟台地区的发展日益显露出一系列的问题。烟台地区的苹果产业该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已成为烟台地区苹果产业研究和探索的最新课题,有必要对烟台地区苹果产业的发展态势重新进行审视。1、苹果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1.1生产经营模式落后烟台苹果目前的生产经营模式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经营,经营分  相似文献   

7.
张惠辛 《中国广告》2013,(10):11-11
在中国经济苦苦寻求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发现,作为创意产业的广告似乎率先活跃起来,大有成为中国经济转型"领头羊"的态势。因为,这个行业正在涌现出一系列新的驱动力。一批不叫广告公司的公司开始在品牌服务业崭露头角。在互联网传播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传播背景下,这些公司从技术入手,创造了不同于传统的品牌传播方式,深受企业青睐,在缺乏传统广告规则的边缘地带野蛮成长,走出了一条品牌营销传播的全新之路,形成行业新的增长点。这就是本期专辑所探索的"广告新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佚名 《中国品牌》2014,(1):70-73
中国经济“黄金时代”的主要动力,就是释放出市场的力量,让企业、让品牌成为这幕伟大动力的主角。2013年可以看做中国品牌发展的新纪元。这一年,李克强总理在多次出访期间,大力推广“中国制造”;彭丽媛携中国本土品牌眼饰、配饰以及赠礼出访外国,极大带动了中国品牌蓬勃发展的热潮;外长率先更换红旗轿车,提升了红旗车的品牌形象;首届中国质量奖出炉;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正式成立并发布了2013年制造业自主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红利得到极大释放;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BRANDZTM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榜单揭晓,来自中国的腾讯增速最快,品牌价值几乎翻倍,以54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上升到全球品牌排名的第14位,并超越中国移动,成为亚洲最具价值品牌。而谷歌以40%的年同比增长率和1 59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超越苹果,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在连续三年占据榜首后,苹果的品牌价值下滑了20%,  相似文献   

10.
苹果是山东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素以风味香甜、酥脆多汁享誉海外,历来为国内市场所欢迎。然而物流系统的滞后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果品流通的瓶颈。通过对烟台苹果的物流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烟台苹果产业的物流存在的问题,根据供给侧改革反思"互联网+物流"的必要性,指出"互联网+物流"对提升冷链物流效率、降低运输品腐蚀损坏程度、提升冷链物流行业竞争力、促进冷链物流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镇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早已成为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发展并找到城镇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创新之路,对于杭州城镇文化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富春山居"文创产业品牌发展的研究,拟探索一条适合城镇文创产业品牌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榕榕 《中国市场》2002,(11):63-63
<正> 2002年5月,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授予大连通发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TTOFF牌铜包铝线、铜包钢线为“中国电子行业知名品牌”称号。这标志着“通发”打造企业品牌的系统工程已初见成效。更让“通发”人感到自豪与欣慰的是,他们走的是一条“用市场锻造企业品牌”的与众不同之路。  相似文献   

13.
侯建强 《农机市场》2014,(12):26-27
<正>在今年秋收现场,烟台各地农民依靠机械发展果业的热情高涨,"三秋"生产红红火火,特别是苹果、葡萄的丰收让广大果农尝到了机械化带来的"甜头"。近年来,烟台市农机部门立足实际,积极推进农机化发展重点的战略转移,在全市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把加快以苹果、葡萄为重点的果业机械化作为农机化"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狠抓果业机械推广,助力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9,(14)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其除了在食器具、装饰等方面的应用,在科学和技术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纵观世界陶瓷发展史,我国陶瓷产业经历了大起大落,而陶瓷品牌的形成,也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播的过程。近些年来我国陶瓷产业步入寒冬,除了技术不足,最为关键的是"陶瓷文化"也在逐渐的衰败。探寻一条中国陶瓷品牌国际化的发展之路,就要立足文化,剖析世界文化交融背景下中国陶瓷的发展机理,进而分析顾客感知对中国陶瓷品牌国家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个品牌制胜的时代。强势品牌因其对经济贡献卓著而成为各国的追求。正因如此,广受欢迎的“中国制造”在沸腾国人热血的同时,引发出人们的深层思索与反省。奥美集团总裁兼CEO夏兰泽女士关于中国品牌的论说,曾引起广告业内对中国品牌现状的大讨论,让人们把目光投注到国内方兴未艾的民族品牌建设。目前的普遍观点是:中国存在着品牌,但缺失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品牌。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树立起民族自主品牌重要性的意识:国家也正从政策.资金上鸣锣开道:2005年12月.商务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工作会议时指出,明年国家将拿出7亿元用平支持名牌出口企业发展——这些成为任重道远的民族晶牌建设之路的庭好开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史志超 《商》2012,(6):138+142
随着2007年iPhone的诞生,苹果在全球掀起了一股"苹果热",在中国出现了一类新的人群——"果粉"。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消费者为之疯狂?苹果是如何完成品牌忠诚度建设的?本文从品牌定位的角度分析了苹果的品牌忠诚度建设,认为其成功的品牌定位为"三高"——高理念、高品质、高价位,并凭借这一定位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完成品牌忠诚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尹同耀     
《新财富》2009,(8):107-107
这位带领奇瑞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的汽车工业领域令人瞩目的“黑马”,是中国汽车民族品牌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苹果品牌建设探讨——以富岗苹果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具有生产优质苹果的地理优势,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于我国的前列,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品牌建设成为苹果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富岗"作为河北省苹果品牌之一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苹果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借鉴。河北苹果品牌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发挥其在各方面的优势,并在资金、政策、技术等各方面对苹果经营者给以支持,积极探索适合河北省省情的品牌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一提到消费,人们就会联想到"品牌"。"品牌"向广大消费者充分展示了她所承载商品的产品质量、技术层次,以及商品厂家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和文化底蕴。可口可乐市值约1400亿美元,其中品牌价值高达830亿美元,宝马(BMW)、耐克(NIKE)、苹果(APPLE)和宜家(IKEA)的品牌价值占这些知名企业市值的75%以上(摘自名正品牌--资讯站2003年9月22日),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名牌的无限魅力。有了品牌光环,身价倍增;没有品  相似文献   

20.
刘永强  乔均 《中国广告》2007,(8):138-139
文章由"中国名牌战略发展国际论坛"来探究跨国公司品牌管理发展的四个态势:由品牌全球推广转向品牌全球保护;由自主品牌推广转向特许品牌运营;从核心技术转向以品牌为主导来塑造新型世界公司;由产品销售转向关注中国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在探寻跨国公司品牌中国运作方针成功的同时,力在寻求中国本土企业自创品牌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