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投资》2004,(9):16-20
获利要领: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成本领先和标新立异。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对于标新立异战略尤为重要,因为标新立异的企业必须保持与其竞争者近似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刘明香 《会计师》2010,(10):35-36
<正>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是低成本优势。如果企业进行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累计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企业就具有了低成本优势。如果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对于竞争者而言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则其低成本优势就会持久。企业可通过树立成本意识减低采购人工成本、培养节俭品德及利用目标成本管理法,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健全及完善预算及内部控制,达到低成本竞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建筑施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者涌入,加剧了行业竞争态势。企业竞争优势成为维持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将战略目标进行分解,从而编制详细的预算计划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指引。新时期,为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要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与效益。  相似文献   

4.
管理大师波特指出:企业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前提是它能建立并保持与竞争者之间的差异。差异性来自企业选择哪些活动,以及如何进行这些活动。因此活动可以说是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整体优势或劣势,其实是来自于企业的所有活动,而  相似文献   

5.
互补品竞争战略能给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互补品是一个在众多学科都有涉及的概念.在互补品战略的角度上,不同的学者也各有不同的观点.作者在分析其他学者对于互补品战略的观点基础上,提出互补品战略最需要关注两个关系:主体产品提供者和竞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主体产品提供者和互补品提供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不同的互补品战略所能带来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互补品竞争战略能给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互补品是一个在众多学科都有涉及的概念。在互补品战略的角度上,不同的学者也各有不同的观点。作者在分析其他学者对于互补品战略的观点基础上,提出互补品战略最需要关注两个关系:主体产品提供者和竞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主体产品提供者和互补品提供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不同的互补品战略所能带来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研究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其实是一个自觉引入外部竞争者,主动出让市场份额的渐进过程。通过恰当地选择低成本战略、歧异战略和聚集战略,企业就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本文将在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框架下,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劣势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刘晓燕 《中国外资》2013,(15):195-196
竞争优势与劣势集中体现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强弱。本文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在于要素成本优势、生产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而竞争劣势主要集中表现在企业治理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匮乏。  相似文献   

9.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观念是在1990年C·K普拉哈德和G·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第一期发表的"与竞争者合作--然后胜利"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是指一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 关于竞争优势的研究经历了从竞争优势外生观到竞争优势内生观的历程。所谓竞争优势外生观是指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归结于企业自身之外的因素的观点。外生观的代表人物是梅森、贝恩和波特。梅森和贝恩从经济学角度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所谓的S-C-P梅森-贝恩范式:波特则从战略管理学角度来探求竞争优势。提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效应和位势效应。  相似文献   

11.
郭亚辉 《会计师》2010,(5):17-18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不仅要承受来自已有竞争者的压力,而且还要承受供应商、客户、潜在竞争者和替代产品的压力。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显然已不能满足现阶段企业管理的要求。1985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型施工企业集团在我国日益呈现出规模,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要想在这种日益激烈争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企业除了关注外部竞争者,更应该加强内部管理,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所在就是强化企业的经济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变迁和企业环境的变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所依赖的竞争优势越来越"软"。企业软实力也逐渐改变了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企业能力体系,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基本界定企业软实力概念与竞争优势概念的基础上,从企业软实力视角阐释了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内的石油企业现在在一定领域是完全垄断,没有竞争。未来中国国内成品油市场势必要增加新的竞争者,打破现在的石油企业完全垄断的局面,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5.
竞争规律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企业必须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澄清了竞争优势的内涵及其相对性、独有性、系统性和动态性四个基本特征,阐述了竞争优势从形成、维持和侵蚀三个阶段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6.
高科技企业技术实力、结盟实力与用户吸引实力是技术标准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针对技术标准化过程中标准的构建、产业化与市场化三个不同阶段,企业需要实施不同的竞争战略以促使技术标准竞争优势的形成。协作 R&D 与知识产权战略为构建技术标准提供了技术保障,有助于技术实力竞争优势的形成。产业联盟与开源战略为技术标准产业化提供了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环境,有助于结盟竞争优势的形成。先发制人与平台战略为技术标准市场化提供了用户基础条件,有助于用户吸引实力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决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首先对企业资源、关键资源、企业能力、核心能力、企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并分析了企业资源、能力和行业结构在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提出基于静态分析的企业竞争优势决定模型;然后本文从动态分析的角度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加以区别,并提出创新性知识资源和创造性核心能力的概念,进而提出了基于动态分析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决定模型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娄森伟 《金卡工程》2008,12(11):98-99
本文首先通过对<竞争优势>原意的解读,澄清了理论界对波特"夹在中间论"的误解,并基于企业综合竞争优势角度对成本领先优势与差异化优势的权衡取舍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为企业的实践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相对落后的经济,以及水泥行业竞争受运输半径的影响,长期无外来竞争者进入等特点,中国西部水泥企业长期生存在“相安无事,你好我好”的“安逸”状态下,每家企业独享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地盘,看着沿海地区的同行们为了地盘之争,捉对厮杀,偷着乐。这也是西部水泥企业和沿海的水泥企业相比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安于现状和缺乏战略发展眼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拥有的强于竞争对手的某些因素和特征,这可以是完善的生产技术,一流的研发能力,独特的销售渠道和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形成的新产品的创新能力等。只有企业将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能够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竞争环境,取得更好的市场表现,我国当前阶段手机市场的竞争则很明显的呈现出了这一特征。文章通过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以及竞争优势的转化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手机制造商华为、小米的对比,对其竞争优势、竞争战略与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指出其发展上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为其他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