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此次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工作会议上,共有8个单位的代表介绍了各自工作领域内的创新做法及感受,涉及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各个方面。我们选取了在科技创新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做法,这些鲜活的创新实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2.
以"建设一流大学"为目标的高校,必须推进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和培养方式创新,形成创新型教育模式,使大学真正成为新观念、新知识、新人才喷涌而出的源泉。创新,堪称中国高校的集体软肋。体制的壁垒、人才的藩篱、资源的局限,让高校的创新各自为战,难以走出"围城",与世界一流渐行渐远。创新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两会期间,来自全国高校的代表委员认为,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但高等教育并不天然就是  相似文献   

3.
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战略基点,把创新贯穿到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激发全行业的创新精神,大力推进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走以创新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邓锋 《中关村》2014,(10):87-87
我们天天都在谈论创新,从科技创新到商业模式创新,再到用户体验创新。 其实创新有很多做法,将科技和商业模式、用户体验融合在一起的做法也是一种创新。有些人认为,创新就是一种想法,有的创意就是一种想法。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伟大论断提前揭示了科技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战略重点定位。与此相印证的是,李盛霖部长在部署创新型行业建设工作时,进一步明确提出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四大战略重点,强调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并要求将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始终摆在突出位置。如果创新有软硬之分,那没么科技创新更能表征“硬实力”的突破,其他三者则具有更多的“博弈”意味。理念、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2008,(10):38-39
胡昭广1988年5月聘任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第一任主任。他认为,试验区的重点在“试验”二字,试验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而创新包括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创新是试验区建立和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隋振江 《中关村》2014,(10):46-47
海淀区通过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和融合发展推动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8.
张景安 《中关村》2011,(11):55-55
现在这个时代是创业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创新时代的特点就是合作,创新不可能单枪匹马,单枪匹马都不可能成功,只有互利双赢才能够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当代创新还有一个特点,不仅要与同行联合,还要和竞争对手合作,这也是高科技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杨志强 《中关村》2011,(10):52-54
当前推进中关村核心区发展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引进消化再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由零散式创新向体系化创新转变、由本土化创新向国际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视线     
萧惑之 《中关村》2012,(10):16-17
郭金龙:北京2020年前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须有六项突破日前,在北京科技创新大会上,市委书记郭金龙指出: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狠抓落实,奋力取得新突破。一是在中关村示范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和工作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关  相似文献   

11.
张景安 《中关村》2015,(3):48-50
中国在互联网思维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从世界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已具雏形。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高潮。中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创新创业推动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支撑引领结构性、战略性、创新性的调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走向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实现创新强国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
创新——这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也是发自时下中国人民心中最强烈、最深切的声音。需要制度创新,需要观念创新,需要政治创新,需要科技创新,需要经济创新,需要教育创新……只有创新,才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只有创新,才是中国奋发崛起于世界竞技场的制胜之道。因此,我们的封面人物点击了中国 IT 业的风云人物、点击科技公司总经理王志东。王志东的故事人们并不陌生,但其败而不馁、勇于创新的精神价值,不知人们又能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13.
黎建强 《中关村》2004,(10):32-32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说过,实际上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我们的观念观念怎样变成经济效果呢?就是要加上资源的投入,这个模式最重要的元素在哪里呢?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创新,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我们做的人家做不到我们经常被学生问到,创新的英文跟创意有什么区别?我给学生用最简单的解释:创意是人家没有想到的,创新是创意加上可以创造利润的一个契机,如果说创意的想法,不能为企业或者为机关获利,那不是创新,只是一个创意。所以创新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源、财务资源加起来,再有一个创新的想法,然后才可以产生生产力,产生财富,产生集群…  相似文献   

14.
萧惑之 《中关村》2012,(10):16-16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与北京市市委书记郭金龙率部市级领导座谈,围绕加快首都科技创新、深化部市合作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党中央国务院对首都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北京市正围绕2020年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的目标,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咯,重点在中关村建设、首都科技资源整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方面实现突破,努力建设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城。  相似文献   

15.
《中关村创新谱》第二辑通过记述柳传志、王文京、张亚勤、秦升益、卢正刚、尹卫东、古永锵、刘迎建等50位创新人物的创新事迹,试图勾勒出中关村创新英雄群体的大致轮廓和部分光辉。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视线     
萧惑之 《中关村》2012,(12):18-19
北京市委常委陈刚谈中关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任重道远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善之区任重道远,中关村示范区责无旁贷。北京市委常委陈刚接受记者采访解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是谈到中关村如何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时,提出"四个方面"的举措。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站在全球的视野,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能力。关键技术靠  相似文献   

17.
马文良 《中关村》2014,(9):66-67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践行首都产业转型的一次有益尝试,将成为首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引擎。2014年8月28日,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在海淀区正式宣布成立。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十一、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隋振江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8.
童之磊 《中关村》2013,(2):90-90
创新这个词内涵非常丰富,有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对于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模式的创新。它实际上是对原有模式的改进与变革。世界上有很多非常伟大的企业都实现了这样的变革。比如苹果,它不仅是个人电脑的创新者,几年前它又创新定义了手机。还有微软、谷歌等,这些企业都推动了模式的变革。作为中国数字出版领军者,中文在线所做的事情恰恰也是对出版产业商业模式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王德禄 《中关村》2014,(12):76-76
开放式创新使人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思想得到了解放。越来越多的创新者不再偏居一隅,而是勇于创新、选择更广阔的创新舞台。开放式创新的概念提出于2003年。在这十余年里,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给世界整体的创新格局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开放式创新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在新时代下展现出了新的特征,对人的创新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催生了基于开放创新的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习牧歌 《中关村》2013,(9):42-44
中关村核心区在民间和政府的双重推动下,小微企业的集聚式创业创新,正展现出迷人的光彩。这块创新创业的沃土,也日益走向丰饶。海淀区区长孙文锴曾在2013年中关村创新论坛指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探索和实践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三个世界一流"、这"三个世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的创新引领、世界一流的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政府服务"。为了实现创新引领,海淀区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