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培科 《数据》2012,(1):16-17
正现在有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风险,而且认为"保增长"应该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心。但是,该如何保增长?还能像以前那样"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再加面"吗?显然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一看到经济增速出现回落,就让信贷和财政投入快速扩张,随即通胀隐患就会浮现,然后再迫使宏观紧缩……长此以往的被动式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新局势,反而有可能加速各种问题的爆发。那么目前中国该如何进行主动性宏观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正在迎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时期,人们称之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30多年平均10%以上增速下降到6%至8%。在这样的"新常态"下,房地产走过了单边上涨的十几年,在2014年迎来了新一波的回调。而同以往数次调整不同的是,此次调整是在未受政策干扰下单纯的市场行为。那么,"新常态"下,我国房地产市场还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和趋势?房地产转型和升级的机遇在哪里?尽管创新早已成为业内共识,但如何创新才  相似文献   

3.
两个转型 我认为,中国经济总的来讲现在是两个转型的时期:一是中国经济发展从依靠外需到依靠内需的转型;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向内需的转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的人口,如果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内循环,肯定要出大问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解决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就能解决。  相似文献   

4.
"小政府能不能成就大企业?小政府首先要成就的是大市场"改革攻坚提了很多年,但重大改革不到位、甚至严重滞后仍是个客观现实。当前,市场化改革能不能取得一些突破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政府的转型改革,转型改革不彻底,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很难捋顺。所以说,政府转型是中国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并且成为改革顶层设计的重点和主题。"十八大"以后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转型改革。"政府转型取决于高层的决心"从现实来看,政府的转型与改革面临的矛盾、问题很突出。首先,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尤其是增长主义政府的特点在这些年尤为突出。其次,经济总量导向,使中央和地方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经济在经过1989、1990年连续两年低速增长之后,1991年又重新进入全面增长时期。经济如此迅速走出谷底,给经济学家提出一串长长的问号:刺激1991年经济复苏的主导因素是什么?高速增长将在新的一年持续下去吗?通货膨胀会重新出现吗?困扰企业的三角债能否近期消除?这些问题都联系着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经济景气。  相似文献   

6.
中国未来5~10年的转型与增长,不仅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具有历史性影响,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与恢复增长也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从经济增长的长周期看,未来10年,尽管国际市场有可能继续动荡与萎缩,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上升的通道。增长不等于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重在研究防止增长主义导致"成长陷阱";政府不能替代市场,任何其他工具都不能取代市场机制在增长体系里的基础地位;中国的"十二五"经济转型具有历史性特点,不能把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固化为"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7.
怎样看待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上海经济增长回落问题,是关系到上海在未来发展中如何抓住中国的战略机遇期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上海经济稳中有降趋势反映了转型中的结构调整战略.新世纪的头十年末,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第一位.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世界第一位,制造业的总值达到世界第一位,占到全球的20%,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这为中国在未来的二十年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国经济转型有什么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已成共识,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大家关注是否会出现通缩?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底"或均衡点在什么地方?经济增长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挑战?挖掘未来增长潜力的着力点在哪里?3月21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年会之经济峰会上,来自境内外的经济学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增长把脉。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最重  相似文献   

9.
严睿  朱雪尘  梁海松 《英才》2011,(10):32-40
熬出来的民族寿险巨头前有强势的平安、国寿,后有不断崛起的行业新秀,身处狭路的泰康人寿如何应对?喜欢谈大事情、大问题、大境界的陈东升又怎样"成就伟大梦想"?在全球经济震荡、中国经济面临转型挑战的宏观环境下,陈东升又将以何种方式布阵"黄金期"的中国保险市场?  相似文献   

10.
2016年既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之年。"十三五规划"、"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速"、"中国制造+互联网"、"企业创新"——成为2106年两会上企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目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但是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国内面临增长的换挡期,调整的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三期叠加这一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企业该如何锐意改革,大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迹象较为明显,社会各界对此看法不一。乐观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间将逐步企稳,未来30年仍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悲观的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持续减慢,更有甚者认为,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硬着陆"。为此,本文将详细剖析中国宏观经济的近期走势及长短期影响因素,分析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增长潜力,最后探讨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严睿  孙瑜  修思禹 《英才》2012,(4):54-65
无论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开始硬着陆,有一点很明确的是,中国政府将2012年的增长目标设定为7.5%,8年来首次"破8",态度坚决的降速换挡,目的就是为了转型升级。在去年《英才》"两会"调查报道中,"转型升级"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最核心关键词,被来自七大主流产业的企业家深入讨论。然而,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动荡,中国经济的下滑和通胀压力并存,都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寻求转型升级突破的进程,也引发对在逆境中推进转型战略的一些思考。尽管,转型升级已为共识,但怎么转,往哪里转,在企业界仍是一个不好定论的问题。而将这个问题与经济大背景联系在一起,又不免引发忧虑,经济放缓会使企业趋于谨慎保守,更缺乏对于创新变革的动力。亦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盲目转型升级实际上是抛弃自己的优势,拿自己的劣势去参与全球竞争。这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变被动转型为主动转型之艰难。今年"两会"期间,《英才》记者延续去年的调查思路,对来自科技、工业制造、金融、地产基建、航运物流、能源、医药、农业以及投资等主流行业产业的30多位企业领袖进行调查采访,试图从他们的转型困惑和战略判断中,得到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状态样本,为进入攻坚阶段的中国经济改革,厘清下一步的转型思路。  相似文献   

13.
财富速览     
《企业研究》2005,(7):4-7
人物诺贝尔三大师建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如何持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日前,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围绕全球化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4.
即便破8,依然无法对增长问题避而不谈。但在敏感的2012年,关于中国经济如何发展、如何转型、中国政府如何作为的问题变得更加迫在眉睫。这些问题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遥远概念,而变成了必须尽快解决的棘手难题。  相似文献   

15.
既然民间非法融资案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不能单纯归咎于某些人有问题了。"中国正步入一个艰难的转型期,既要降低经济增速,又要改变增长模式。此外,这可能既是一种经济转型,又是一种政治转型,这两种转型还将以复杂的方式互相作用。"这是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事务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参加完"201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修思禹  谢泽锋 《英才》2012,(10):89-93,88
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萎靡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经济减速,如何习惯在困境中生存成为各行业各企业面临的难题。虽然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如何"塑造未来经济"时刻拷问着每个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从2011年GDP9.2%的增长下降至今年二季度的7.6%,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逐渐远去。《英才》记者调查采访中发现,参加达沃斯的企业家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17.
向松祚 《英才》2013,(8):82-82
中国的一切问题,只能在发展和增长中解决。关于中国经济,目前主要有两个争论。其一、经济增速放缓是短期调整还是长期趋势?此问题已有共识:长期趋势。其二、经济放缓会到什么程度?会下降到7%、6%,还是5%?如何保证不出现硬着陆?如何确保未来数十年经济继续维持较高速度(譬如至少5%以上)增长?对此,似乎还没有明确共  相似文献   

18.
"震荡、减速、转型"成为2012年全球经济的三大关键词。从债务缠身、市场震荡的美国,到经济疲软、复苏缓慢的欧洲,再到通胀高企、寻求转型的新兴经济体,世界各国经济均面临严峻的挑战。挑战当前,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国正不断寻求自身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扩内需开启经济转型的"钥匙"Internal Demand Expasion,the Key toEconomic Transition从经济学角度看,出口、投资、消费构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并不顺利,我国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政策刺激力度和效应在减弱。"中国出口受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中国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国家的经济目标通常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在具有二元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尤为突出;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经济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原有体制下隐性失业显现时的大量失业问题。中国经济既有二元经济特征,又有过渡经济特征。本文将在这一背景下分析2000年我国的劳动力市场。200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其原因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20.
<正>在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的同时,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正站在一个新的路口。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和增长点在哪里?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一五'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