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丁源  张阳 《商业研究》2007,(4):26-28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形成区位集聚。从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战略的视角出发,提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区位集聚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产业相关的基本战略特征。通过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这些地区的分布状况与其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得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区位分布的产业特征,从区位选择看,更多的是代表一种战略性布局。  相似文献   

2.
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机构发展迅速,其区位选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往往设立在研发实力较强的地区;与区域总部设立在同一地区;设立在生产厂家集中的地区;设立在产业优势地区;设立在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地区性优惠政策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濮蓓聪 《现代商业》2012,(21):271-27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技术的突飞猛进,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值此大好趋势,我们需要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区位选择进行研究比较,以找出影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区位因素,及怎样才能进一步吸引外资,使外资利用更上一层楼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跨国公司全球和在华投资环境变化、全球和在华战略调整以及中国加入WTO重大事件为背景,从战略和动机与投资区位选择之间的互动关系角度,提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区位因素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左 《国际商务研究》2000,(2):12-15,68
研究与开发(R&D)是跨国公司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大型跨国公司逐步实施全球战略。与之相适应,其R&D活动也呈现出新的微观运作机制,即从传统集中式R&D向全球战略下R&D演变。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下R&D活动的基本程序包括在跨国公司内部建立技术指导委员会、选择新的研发机构以及为研发机构选择区位等。随着母国以及海外研究开发机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逐步整合两大类研究开发机构构成公司研究开发网络。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在几大区位集中的特点。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环境因素是导致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区位聚集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可在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获取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在几大区位集中的特点。本文首先对有关国内外跨国公司R&D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在分析和总结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概况、R&D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了一套反映我国各地区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各区位因素变量进行检验,从中找出了最具影响力的决定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在评估各地优劣势的前提下,提出了可供各地政府选择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独立的研究与开发机构,这是我国目前利用外资中的一种新形式。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我国技术引进战略的冲击,从而提出我们的应对措施,即增强自己的科技实力,抵御跨国公司加强技术争夺与控制给我们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承担着制定区域性经营战略和协调区域内众多子公司生产、销售、物流、研究与开发、资金统筹、人力资源培养等经营活动的职能。它的区位发展提升了东道国及所在区域的竞争力。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数量一直不断上升,我国在吸引方面有哪些区位优势呢,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发展趋势,研发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的集聚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研发中心的区位选择因素.然后针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集聚这一现象提出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罗艳 《北方经贸》2009,(11):40-43
中国、印度是世界上两个发展中大国,并先后走上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两国经济持续十年来都保持了高位增长。通过比较跨国公司在中国与印度的R&D投资的特点,从跨国公司进行海外R&D投资的动因方面对两国的优势进行了定性与定量两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中印两国R&D投资潜力都非常大,但中国的优势条件更能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李平  盛丹 《财贸研究》2006,17(5):25-31
文章从技术垄断和技术扩散两个角度考察了1985-2003年跨国公司策略性联盟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内研发和策略性联盟产生的研发溢出对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策略性联盟产生的技术垄断则阻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这种作用并不显著。因此,我国应采取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以及与之建立纵向的策略性联盟等措施,以有效地利用跨国公司策略性联盟来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全球化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文章通过对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发展动因的分析,探讨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全球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新趋势。结合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实践,文章提出加强其跨国采购中心和国际研发中心建设,使整个上海成为跨国公司的国际供应链中心,从而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新战略,将对现有的技术引进模式和自主技术创新模式构成严峻挑战。我国在R&D领域投入水平低,业绩评估缺乏客观公正,不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难以体现人才价值观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问题开始显露。要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只有加大R&D投入,保持竞争市场环境,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或赶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Transmitting data across national borders is crucial to man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perations, yet the issue is continually clouded by different regulatio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reasons behind them.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MNCs adopt a cooperative approach when dealing with other countries on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16.
技术外溢效应主要是指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本、技术研发投入、管理经验等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导致技术的非自愿扩散,它可以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本文以我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软件行业承接国际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结果表明,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获得了技术外溢的益处,提高了本土软件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在技术外溢的多种可能途径中,跨国公司的示范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显著。因此,应当坚持软件产业的对外开放,并着力提高软件行业的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7.
阮敏 《财贸研究》2013,24(1):62-69
基于2003—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研究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并用研发国际化等因素对这些指数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提高了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却降低了东道国的技术效率;东道国的自主研发投入并没有提高技术水平,但对技术效率的提高是有利的,从而对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正向作用。总体来看,跨国公司研发挤出了东道国公司的研发资源,对东道国的研发是一种逆向溢出。  相似文献   

18.
朱勤 《国际贸易问题》2005,(12):116-120
本文基于网络治理的分析,研究了跨国公司外包网络中供应商的类型和升级的问题。指出供应商能力、信息(知识)可编码程度是影响外包网络治理的关键因素,从而将供应商划分为附属型、交流型、模块型三类,对三类供应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进而研究了供应商在跨国公司外包网络中实现动态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孟宪伟 《商业研究》2006,(12):66-68
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民族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民族企业与跨国公司竞争的分部模型和整体模型及其演化模型。分部模型分为价格竞争模型、产品和成本竞争模型以及研发竞争模型;整体演化模型分为螺旋上升模型、恶性循环模型和维持现状型。通过上述模型分析为我国产业的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民族企业的成长提出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