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中要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本文主要阐述了业务创新在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重要性认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中业务创新的总体思路以及业务创新中必须把握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1999年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面对商业银行多年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借鉴各国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现实状况,采取“好银行坏银行”模式,通过组建新的中介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并专门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5.
国际经验和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两年来的实践都充分表明 ,设计缜密的不良资产重组模式 ,可以加快重组速度、有效地化解金融风险、增强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否则将事倍功半 ,甚至有可能导致重组的失败。本文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 ,对运用债务重组方式处置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优劣、适用性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在市场资源配置、调控经济、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已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几年的运作和实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为目标,取得了斐然成绩.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3年一季度末,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债权×××亿元,其中回收现金×××亿元,现金回收率为20.82%.这表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目标,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国民经济稳健运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此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市场资源配置中,大幅度地提升不良资产价值,实现金融资源再配置,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债权转让、债转股、拍卖、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促进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规范运作和经营的业务范围,也为探索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二次剥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公司、穆迪公司、法国里昂证券同时发表对中国银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说:“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风险是700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处理不好,经济改革的成本会吞没经济改革的成果。”近日,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在接受《新闻周刊》独家采访时说:“最近三年来中国银行体系资产质量有所改善,新增不良资产亦有所减缓。但不良贷款比例过高这一情况并没得到根本性克服。尽管近几年宏观经济周期十分有利,但中国银行体系处置降低不良贷款的速度显然过慢,是未来中国金融体系与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8.
<正>回归主业是资产公司探索功能定位的迫切要求诞生于亚洲金融危机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公司")成立20年来,秉承"化解金融风险、提升资产价值、服务经济发展"的经营理念,从政策性阶段解决银行业不良资产、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到商业化转型期收购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搭建提升主业价值的各类金融平台,以及新时期围绕问题债权、问题资产、问题企业等问题类资源开展实质性重组业务,盘活社会存量资产,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维护社会经济稳定,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下旬,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内首次以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由于此次处置在交易的结构上与资产证券化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被视为国内首例准资产证券化实践.从当前金融形势来看,我国金融系统结构特征导致金融风险过度累积在银行系统内部,而金融机构个体也亟需调整金融风险头寸的有效手段,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的产生是在国内现有约束条件下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效率的有益选择.本文旨在从金融风险管理的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简要剖析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张吉昌 《新疆金融》2005,(12):32-32
为化解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国家采取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消化不良资产的方式为国有商业银行减负。2005年6月,首次召开的由中外专家出席的中国不良资产国际研讨会上,各国专家对中国华融、信达、长城、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处置提出了一些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如此之难甲根据会议内容及各方面的资料,结合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类似问题,综合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13.
杨永杰 《国际融资》2003,(12):32-3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正面临着选择:要么退出,要么重组合并,要么演变为金融控股公司,要么演变为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要么回到原来的母体银行,还有一种选择,本文提出了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14.
发展是硬道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三年多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以发展的思路,以发展的眼光,用发展的办法,才能做好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处置工作。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探讨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以央企国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发现中国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存在较大的潜在存量规模,并且由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规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存在广阔的业务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及相关业务表现出资产质量低、处置周期长、收益率较低、行业分布广等特点,对介入该类业务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出了较高的资产管理和风险管控要求。  相似文献   

16.
民营中介机构从业务创新、功能角色的多样性角度讲有可能并适于介入不良资产的部分处置,目前在组织结构、运作方式、风险控制诸方面还存在一些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17.
18.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主业的特殊金融机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下称“国有AMC”)应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于履职实践。文章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下称“中国信达福建分公司”)为例,在系统梳理新时代十年来国有AMC省级分支机构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和产业优势,在收购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服务区域实体经济方面取得的成效基础上,对照党的二十大精神思考国有AMC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出国有AMC省级经营单位坚守职责使命,持续深化党建与经营融合、不断提升不良资产经营处置的专业优势、当好区域内优势特色产业链供应链整合的差异化金融服务商、将特色金融产品衔接绿色金融业务等新举措。  相似文献   

19.
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除中国之外的亚洲各国深受其害。有鉴于此.中国政府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分别收购、经营、处置来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约1.4万亿不良资产。当时财政部明确规定.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的存续期为十年.即在处置完不良资产之后.它们就将被关闭。虽然2000年11月颁布的《金融资产管理条俩》并没有关于存续期的说法.但“十年大限”总是悬在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心头。2005年.倍受质疑的资产管理公司似乎找到了生存下去的理由.它们纷纷表示将向“投资银行”转型。  相似文献   

20.
按央行要求,到2005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将不良资产平均率降至15%以下,为此,中央政府首次允许外资机构介入该领域。在这一背景下,以美国摩根斯坦利为首的国际投资银行纷纷进入中国,抢夺国内不良资产。他们将得到的是“馅饼”还是“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