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审计行为研究对我国审计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行为应成为审计理论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审计行为研究有助于完善审计理论研究,有利于审计准则建设,对加强审计业务管理,改善审计人员职业判断和提高执业效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审计行为科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行为科学是一个新的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阐述审计行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从审计行为在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对它的影响与支配、审计行为的一般模式和审计行为产生的原因、审计行为的控制与改造、心理因素对审计行为的影响、审计关系间的协调、审计应用性研究等方面了分析审计行为科学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审计行为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审计行为科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旨在探讨研究审计行为科学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行为审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胤宇  叶磊 《财会通讯》2009,(6):109-111
随着行为科学在管理科学领域的发展,行为会计作为会计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产物,得到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在行为会计研究中,有关审计领域研究,逐渐成为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并可形成行为审计学。本文介绍了行为审计的相关概念,阐述了行为审计的研究范式,指出行为审计相对于行为会计的特殊性,分析了行为审计研究与一般审计行为研究的区别,以期为行为审计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行为科学在管理科学领域的发展,行为会计作为会计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产物,得到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在行为会计研究中,有关审计领域研究,逐渐成为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并可形成行为审计学。本文介绍了行为审计的相关概念,阐述了行为审计的研究范式,指出行为审计相对于行为会计的特殊性,分析了行为审计研究与一般审计行为研究的区别,以期为行为审计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行为会计从上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审计研究一直是这门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行为会计中审计研究的发展进行思考,探讨其对我国审计研究和实践工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钟纯  刘雷 《财会月刊》2012,(20):56-58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的政治关联与审计行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得出政治关联与审计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关联与审计需求、审计师选择、审计定价、审计意见购买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反审计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审计行为是审计活动中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遭遇的最为棘手的现实问题之一。对影响和支配主体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对于开展反审计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审计行为研究:回顾和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行为研究即对审计人员的行为和审计相关人员的行为的研究 ,这里的审计相关人员包括审计服务的使用者 ,审计委员会成员等其他参与者。他们都共同受到审计行为和审计报告的影响。鉴于审计的行为研究目前在美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我国也有一些这方面的探讨 ,故我们试图对过去的这一研究领域作一总结 ,并试图提供一些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上市公司诉讼风险不断攀升,对审计师决策行为的影响日益凸显。基于这一背景,系统探讨公司诉讼风险对审计决策的影响,分别研究公司诉讼风险对审计费用决策和审计意见决策的影响,并考察在诉讼风险冲击下审计费用决策和审计意见决策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我国制度背景,研究法律环境差异性对两种决策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诉讼风险越高,审计师收取正向异常审计费用的概率越高,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审计费用策略和审计意见策略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审计师倾向于在出具标准审计意见时收取正向异常审计费用作为风险补偿。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外部法律环境薄弱地区,审计费用决策和审计意见决策之间的替代关系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合理解释和评价审计师的决策行为,对监管机构规范审计师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审计意见识别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变通的视角,采用实证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仍存在审计意见变通行为,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12.
《价值工程》2016,(27):244-246
本文首先梳理了信息行为研究中情境的定义;其次分析了信息行为中的情境框架研究;再次从几个分类角度归纳和分析了情境变量的性质;最后阐述了信息行为中情境研究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The research that can be done on compensation clearly exceeds the amount that has been and is likely to be done.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nature of work organizations and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have created numerous important new reward system research topics that warrant attention. For example, the increased globalization of corporations, the increased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ed use of contingent workers all raise literally hundreds of interesting researchable questions about the use of and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pay and reward practices. The articles in this volume raise many critically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both the determinants of pay practice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pay practices. Interestingly, in the articles, there is a greater focu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pay practices than on their consequences. This is an orientation that is not present in much of the research on compensation. It tends to be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pay practices rather than on their determinants.Given the enormous number of researchable questions concerning pay in organiza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ask what issues should be front and center in a research agenda on pay. In short, what do we really need to know about pay systems? Before I answer this question, I need to identify one of my major biases. I believ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opics where the results are likely to be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important. Given this bias, I am inclined to identify five areas where research on pay in organizations is particularly likely to yield useful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Recent Research     
《Economic Outlook》1998,23(1):96-97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标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力显  朱道立 《物流技术》2002,(4):29-30,33
据有关记载,“Benchmarking” 这个词的第一次使用是在1842年,使用者是一位测量员,他称Benchmarking为“用严格而系统的衡量指标确立一个能依靠它衡量业绩的参照物”。标秆法的概念是由澳大利亚管理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最先提出来的,而最早的实施者则是美国施乐公司(Xerox)。从1979  相似文献   

17.
Recent Research     
《Economic Outlook》1998,22(3):70-71
  相似文献   

18.
Recent Research     
《Economic Outlook》1999,23(4):84-85
  相似文献   

19.
Recent Research     
《Economic Outlook》1997,22(1):70-71
  相似文献   

20.
Recent Research     
《Economic Outlook》1997,21(3):70-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