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历时两年的中国卓越企业领导人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领导人的领导风格还处于创业阶段或快速增长阶段,他们具有很强的创业精神、学习能力、积极进取,却普遍缺乏培养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决策过于依赖直觉,缺乏系统性的创新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6,(20):61-61
职业经理人是一族特殊的打工群体,上有资产所有者家族,下有公司运营体系,对外还有广大的客户群体。不说最后一点,如果是空降职业经理人,往往在资产所有者和运营体系面前就手足无措了。经常听到一些职业经理人谈工作如何难做,老板怎样不好相处,但详细询问其具体的工作经历,其实不难发现,有许多职业经理人在做一些和工作主题不是太相关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联想、海尔等等一批企业的领导人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同时他们也很神秘。作为职业经理人这个阶层,他们的状况如何? 北大国际MBA项目美方主任、管理学教授杨壮最近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们国家现在的职业经理人是很少的,作为一个阶层可以说还没有形成。就企业的高层领导人来说,大约有三类人:一类人是国有企业的老总,这类人中不失有魄力、有谋略的,但显得保守和缺乏创新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更像是一个政治家。第二类是民营企业家,他们的身上有某种英雄主义的色彩,他们有强烈的个人魅力和号召力,思想解放敢想敢干,但他们不是职业化的,他们的总体层次不高,到企业做大的时候,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都跟不上要求。第三种人就是职业的经理人,他们知道自己的做事空间和界线,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经营方式、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和国际职业经理人比较接近。中国的很多经理人在专业上、个人工作能力上不比国外职业经理人差,但放在一起效率就低了,归根结底是职业化程度不够。职业化是一种潜在的文化氛围,在职场上大家都用同一种语言说话,都用同一种行为和道德准则来办事,而一个非职业的人是和他们对不上拍的。所以入世后我国经理人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尽快职业化。  相似文献   

4.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职业经理人是指那些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为职业,深谙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并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和增值的受薪阶层。职业经理人的特点有三:一是以经营与管理企业为职业,一生中未必只为一家企业服务;二是代别人管理财物和事务,是“掌柜的”而不是东家;三是具有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独特技能,能够为所服务的企业带来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5.
对于正在开放的中国而言,职业经理人将变得越来越平常了,因为世界一流的企业都在选择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同样,中国成功的企业也会需要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了另一个话题:中国必须有一个职业经理人制度。  相似文献   

6.
卓越领导人,顾名思义,是具有卓越领导能力的职业经理人。然而,怎样才算是具有卓越领导能力,什么是具体衡量的标准?清华大学职业经理人培训课程上的一番讨论似乎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聘请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已被大多数私营企业老板接受和采用。许多私营企业老板意识到,企业发展壮大,仅凭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由专业人士来经营管理。但当真正请来职业经理人后,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往往难以长期合作。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问的冲突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营视界》2005,(6):46-46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虽然企业中的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分裂,但是还有为数不少的关系处理得颇为艺术。分析各种原因和做法,可以看到其中类似的规律,找到其中的相处之道。  相似文献   

9.
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是其向现代企业迈进的重要体现之一。文章以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内部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的权力分配情况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缺乏相互信任,职业经理人并不"职业";这使得家族企业在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的道路上遇到重重障碍。基于企业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心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以期使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有效合作,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0.
人,是企业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个软性主题的复杂特性使其无法同一般的管理方法进行量化,因此也就最容易成为我们不断关注和重视的话题。企业中所有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有两个角色非常重要,而且也极微妙,就是投资人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这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民营视界》2006,(5):55-56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老板自然风光,然而随之而来却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抉择,这种思考的痛苦是企业员工所不能理解的。企业到底要不要发展壮大?如果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是自己来做还是请职业经理人,又面临着处理老板与职业经理人间的种种矛盾;矛盾发生时,职业经理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了,但是老板却还得捡起烂摊子,像黄宏生和陆强华事件给老板留下来的将是很大的阴影。  相似文献   

12.
投桃报李     
《东方经济》2003,(7):1-1
近日,与一个创业才三年的朋友聊天,谈及接班人问题。他说虽然企业这几年发展得不错,三年创业没有走什么弯路,企业效益连年增长,但是,常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原因不外乎知识更新赶不上发腱的速度,没有受过专业的管理培训,企业的飞速发展超过了能力所限,在他看来,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势在必行。问及职业经理人与投资之间的关系不容易处理,他说,只要该给的都给他,相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企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合作往往难逃“甜蜜的相识,相处中的争执和猜测,到最后不欢而散”的宿命。但是,江苏远东集团老板蒋锡培和他的职业经理人卞华舵的故事改写了这一怪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各会员企业、关联协会: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中国工程建设职业经理人免试评价工作已结束,来自工程建设行业的14923名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严格培训的基础上通过了免试评价。为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行业职业经理人评价工作,中国工程建设职业经理人资格评价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导委员会)决定在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开展职业经理人的考试评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正在酝酿一场变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社会阶层,运用全面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独立对一个经济组织(或一个部门)开展经营或进行管理。职业经理人就是企业的“保姆”。职业经理人应该非常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修行;职业经理人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才能,较强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冒险精神;职业经理人应具备自信果断和强烈的事业心;职业经理人应具备洞察能力、决策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知人善任的用人能力。  相似文献   

16.
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实践中确保企业长久活力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近些年来我国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研究也与日俱增。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企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企业经理人。国企职业经理人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与经营者,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企的发展状态。国企职业经理人纳入市场化的改革范畴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信息》2006,(21):64-65
职业经理人阶层本来是应企业所有者的需求而出现的。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呼唤大批杰出人才加入到职业经理人的队伍中来。然而。近年来企业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的分歧在中国有愈演愈烈之势。比较典型的事件有陆强华跳槽风波、王志东去职风波和王惟尊事件。  相似文献   

18.
各关联协会,相关企业: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职业经理人考试评价会议”精神,为做好工程建设职业经理人的考试评价工作,现对中国工程建设职业经理人考试评价工作作如下补充通知,望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产业》2009,(3):84-84
1.正确认识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 职业经理入与民营企业家之间不是简单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民营企业家拥有企业平台,职业经理人拥有民营企业家缺乏的管理或运营能力,二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共赢关系,就如同企业外部的合作伙伴一样。民营企业家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给予职业经理人以应有的尊重,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和沟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徐林 《浙江经济》2005,(9):58-60
职业经理人的供给行为既受制于企业外部的宏观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也受制于企业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建设、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激励手段等都影响着职业经理人资源的供给,进而影响着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