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营者》2006,(11):70-70
陈金义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创业近20年来.陈金义行事每每出人意料.刮起过多次风暴。上世纪80年代初,陈金义只是一个做蜂蜜生意的小伙计,起家的本钱不过500元.但是中国股市给了陈金义第一次机会.使得他1992年就有了5000万元的资产.得了个“陈千万”的绰号。  相似文献   

2.
19岁背着家人创业,不到一年就纯赚120万,22岁就成了600户农民的主心骨.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的林映波,年纪轻轻就已经拥有了亿万资产,成为年轻伙伴们羡慕的对象.但,有谁知道,身为"富二代"的林映波,曾放着年入百万的家庭生意不做,却立志独自创业,他的"第一桶金"是背着父亲干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温州人善做生意是有名的,温州人的富有也是闻名的。温州市连同所辖6县(市),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一人经商办企业,老板的80%以上拥有百万元资产,千万元富翁超过30万,亿元以上的富豪也不少。各地撒开“老乡网”温州老板无论到哪里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凭的是极强的亲和力和适应力。如南京方圆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州老板李方源去年移师南京,他充分展示了温州老板经商的“套路”:先是摸清一大批在宁经商的温州人下落,然后挨门逐户地拜托他们为自己承揽一点业务,拉开了一张几百户的“老乡网。”同时…  相似文献   

4.
心态     
兄弟俩长大了,干了一辈子农活的父亲说:“我们这儿人多地少,土里刨食不容易,将来媳妇都难找,你们还是出去闯闯吧。”怀揣父亲分发的1000元钱,兄弟俩出发了。他们在村头相约:看谁先挣到1万元。春节回家,弟弟喜滋滋地拿出一张存折:不到一年,他挣了1万多元。哥哥也有一张存折,数额不足3000元。原来,弟弟东奔西跑,与人合作贩兔毛,找准了市场;而哥哥在帮人打工,学习养殖技术。再次出发时,弟弟豪情满怀:一年后,看谁先挣到5万元。一年后,弟弟又胜利了。哥哥的存折不足5000元,而弟弟的数字是哥哥的7倍。父亲说:“不管你们挣多少,在我看来,都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5.
温州人生意做到联合国,他们远涉重洋,进军华盛顿,从美国人眼皮底下抢走生意,堪称世界一绝。  1983年春节,一位温州华侨从美国给家里打电话:“美国警察要换服装,34万人,需要68万个标章,每人两套就是130多万。你们可不可以做?”两个温州个体户心急火燎地直奔美国,向美国警察的头头阐述意向。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做出一流标章,两个温州人不急不慢地说:“中国有句古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你们派人到中国去看一看,费用我们全包。”两位警察来到温州,在温州工厂中,温州人当场表演了从投料到成品只需35分钟的过程。几…  相似文献   

6.
郑俊怀简历郑俊怀,50岁,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在伊利任职的近20年中,他带领伊利集团由年利税不足5万元的呼市回民奶食品厂发展成拥有资产总额逾1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他多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在他的带领下伊利集团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带动了周边地区2万多农户,10万余人脱贫致富,直接或间接为社会创造了近10万个就业岗位。1999年,他被评为“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他优秀的品格,突出的贡献,为全体员工所称颂。面对鲜花和喝彩,他说:“成功只属于过去,我们还要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泰之路     
在温州二次创业中,正泰集团公司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窗口”。1996年,正泰集团以12亿元的产值和1500万美元的出口贸易额,拨得全市工业企业头筹。1997年,又以16亿元产值和3500万美元的出口贸易额,再次拨得全市工业企业头筹。人们很难想象,这个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现代企业集团,我国低压电器行业产量最高、产值最大、品种最齐全的企业,13年前还是一个仅有5万元资产、8名员工的家庭作坊。“正泰”是怎样发展壮大的?省优秀企业家、中国经营管理大师、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董事长南存辉…  相似文献   

8.
《中外企业文化》2015,(4):48-48
2014年2月13日晚,央视《新闻联播》一条两分多钟的报道感动华夏大地。浙江温州商人谢岩斌不远千里到广东汕头寻找17年前的债主,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他终于还上了18万余元的欠款。1991年,20岁的谢岩斌怀揣3000元到北京开裁缝店。1995年,他听说广东汕头毛衫生意赚钱,就做起了毛衫生意。可转行后的生意一直起起落落,并不顺利。在广东汕头,谢岩斌陆续认识了辛扬德和林榜熊两位毛衫供货商。  相似文献   

9.
林映波 《潮商》2011,(3):30-31
19岁背着家人创业,不到一年就纯赚120万,22岁就成了600户农民的主心骨。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的林映波,年纪轻轻就已经拥有了亿万资产,成为年轻伙伴们羡慕的对象。但,有谁知道,身为"富二代"的林映波,曾放着年入百万的家庭生意不做,却立志独自创业,他的"第一桶金"是背着父亲干出来的。上世纪90年代,汕头沿海地区建筑刷墙的主要材料,都是用贝壳加工的贝壳灰。当时,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06,(13)
他有着传奇的一生。他白手起家,胼手胝足,几十年间建立了一个拥有巨轮百余艘、载重量超过1100万吨的航运王国,并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被《纽约时报》称为“世界最大独立船东”。他是“华人经营国际客轮航线第一人”,“亚洲开拓集装箱航运的第一人”。他就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大企业家之一,被誉为“现代郑和”的董浩云(1912-1982)。自幼爱海以船为第二生命“本人自幼即对海洋发生兴趣,以船为第二生命。”这段摘自董浩云一篇文章中的短短20字,足以概括董浩云的一生。董浩云1911年农历8月18日出生于浙江定海。他的父亲名叫董瑞昌,…  相似文献   

11.
朱丽  刘奔摄影 《中外管理》2013,(11):106-111
这个最不像企业家的企业家无论是遭遇贬损还是被崇拜自始至终,他都被下属认同为企业的精神领袖 尽管人行已20年之久,掌舵着70亿元营业额之巨的生意,他却认为自己的独特之处在于,“我身上是最不具有企业家气质的。”2013年9月10日,第29个教师节。俞敏洪,这个中国“最有钱”的教师坐在与他身价并不相称的简朴办公室里,侃侃而谈。举手投足透露出掩饰不住的自信——所谓“弱”乃或“窝囊”,纯属对这个51岁男人的误读。他韧劲十足,骨子里渗透着强势。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在我国鲁西南地区有一家资产不足18万元的小农机厂,当时几乎已奄奄一息,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可是,20年后的今天,这家小农机厂却摇身一变,成为资产和产值逾3亿元,位列山东五十强企业的现代达驰集团。现代达驰集团何以能高速起飞,逆风飞扬﹖答案是十六个字:高点起飞、科技兴企、系统管理、人才为本。高点起飞现代达驰集团是一家以生产电力变压器为主导产品的集团公司。1981年是现代达驰集团起飞的关键一年,达驰人面对严重的生存危机,并没有把眼光局限在18万元资产的“小摊子”上,而是把视野延伸到市场前景颇为广阔、技…  相似文献   

13.
王崇焕,这个名字出现在1985年的温州商界,当时他年仅20岁,怀揣全部家当——210元本钱,开始了艰辛的创业。20多年的商海生涯,白手起家。荜路蓝缕,他的人生信念中始终贯穿着一个“诚”字。以诚开道,以信铺路,生意讲求诚信,做人讲求诚实,做事讲求诚恳,对党和人民体现忠诚。正是这个“诚”字,  相似文献   

14.
琴心 《成功之路》2012,(6):36-38
与日商做生意。发现“丁香鱼金矿” 陈善平,1954年出生在浙江瑞安。瑞安濒临东海,拥有海岛98个,鱼类资源非常丰富。28岁那年,他突然明白卖鱼比捕鱼更赚钱,于是就在市场上做起了水产生意。有一天,他得知厦门一家公司有一批水产想要降价处理,而这批货正是温州市场急需的。便连夜筹措40万元,赶到那里和对方的老板洽谈。  相似文献   

15.
“小莱”做出大生意 一位来自安徽的青年,使用统一品牌包装各地“小菜”在南京销售,结果一炮打响,年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这位安徽青年名叫胡小平。十多年前,他就来南京打工了。但把生意做大,也只是近一年多的事。他发现,无论是居民家还是宾馆  相似文献   

16.
两三年前,翁联辉开了一家小小的馄饨店,投资不过3万元,但现在他的“吉祥”特色馄饨已在上海开了60余家连锁店,年营业额达2000万元.北京、杭州、南京的分店也已经开业,生意非常红火。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05,(12):75-75
<正>从科学家到企业家,这个转变过程对江国托来说是痛苦的,但他得到的回报是公司和个人的成长。一个连毛利和净利都不懂的科学家,如何只身创立一家知名企业?如何让企业资产由2.7万元增值到1.4亿元?江国托用他的商业人生给出了答复。  相似文献   

18.
在温州,凡是女性创业,其背景大都有离奇故事,但我的故事是极平谈 的.简单地说,1981年,我就职的温州市五金电器厂,受提前到来的市场经济冲击 办不下去了,生活所逼,我和敢闯的男性创业者一样,率先下海自谋职业啦!从 200元资金租四平方米店面做代销起家,以后生意逐步做大,自办经营部、自办电磁 线制造企业,实现产销一条龙.如今我创办的这家温州华泰电磁线有限公司,厂区 占地面积10亩,厂房9000平方米,职工100多名,年产值3000多万元,年利税100多万 元,自有资产几千万元.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现在有20万元的现金类资产,假设你的年投资收益为15%,实现翻番达到40万元需要多少年?这时很多人会说,大概需要七八年吧。但实际呢,计算复利因素,只需要4.8年便能从20万元变成40万元!这其中有一个理财的72法则,即本金翻一番所需时间(年)=72÷年收益(不计百分号)。  相似文献   

20.
56人四世间堂,他们遵循着共同的家训:“孝为先、和为贵、勤为本、学为恒。”这条12字家训是只读了3年书的谭件生立下的,靠着这条家训,他的儿孙个个品行优良,56人有20人考上了大学。从2016年开始,成家立业的儿女共同集资百万元建造孝心房,他们要在这里陪着父亲慢慢老去,让父亲安享“有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