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张家成  张荣 《经济纵横》1998,(12):64-64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关系到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也关系到今后东北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发展,因此,加快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尽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潜力与优势尽快、充分发挥出来,是我国经济全面发...  相似文献   

2.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迟 《经济纵横》2004,(10):39-41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全面推进市场化制度创新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环节和根本动力。本文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的障碍和难点 ,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建国以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和行业的特殊性等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度衰退。为了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雄风,中央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涉及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涉及社会事业的方方面面。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以新的思路,采取新的发展对策。分析了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新形势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采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振兴东北老工业是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调整产业结构、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制造业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战略思考。本文认为制造业创新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并分析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创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经济视角》2003,(10):8-12
实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继东南沿海开发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之后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极为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吉林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直接关系到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关系到全国经济的总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要思考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东北振兴需要思考几个关键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黄金十年"的产生原因、近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面临的困局、重塑东北营商环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再造制造业新优势和创新开放合作。科学认识这些问题,对加快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东北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影响长远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未来应通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省区协作、重视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措施,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9.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全面振兴事关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败。辽宁省作为沿海工业大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一定机遇与挑战,应通过积极申请自贸区建设,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措施,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的振兴。  相似文献   

10.
"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后,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沈阳再次被推到改革振兴的浪尖,成为拉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引擎.  相似文献   

11.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及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影响,近几年老工业基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制造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瓶颈。以东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吉林省为个案进行剖析,发现要从根本上破解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结构不协调、供需错位而导致的制造业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问题,应充分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振兴老工业基地既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哈尔滨市,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当好龙头,实现哈尔滨市的振兴,带动黑龙江省的全面振兴,为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已经过去十二年了,东北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导致一些地区出现经济落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就业压力大、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老工业基地再工业化,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等措施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宏林  张闯 《财经问题研究》2004,(10):95-96,F003
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各级政府和企业界、理论界都在积极探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良方.毋庸置疑的是,在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现代流通产业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深入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流通产业的发展问题,探求流通产业在东北振兴中的作用,从而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献计献策,中国市场学会、东北财经大学和锦程国际物流集团于2004年6月19-20日在大连召开了首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现代流通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本文对此次论坛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十多年来,推动东北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新一轮东北振兴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既有"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原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多年来,东北地区增速明显放缓主要缘于人员外流、产业失衡、体制僵化、改革滞后、创新不足。实现新一轮东北振兴应深化改革、聚集人气、优化产业、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保护生态、改善民生、营造氛围、扩大开放。  相似文献   

16.
体制和制度创新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凤城 《经济纵横》2003,(11):57-59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至关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东北地区体制和制度的创新。这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辽宁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有着更为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老工业基地因国企改制带来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技术、管理、产品创新等方面已经逐步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腾飞的重要源泉.因此,中小企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辽宁老工业基地,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大业.  相似文献   

18.
振兴老工业基地,既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正>近些年,辽宁社会科学院围绕东北振兴大局,进行内容创新,推动新型智库建设。一、抓好两个大局,推动改革创新目前,辽宁省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方面,主要是抓好改革与发展两个大局。围绕遏制经济下滑的势头做了大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着力"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为振兴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2016年前三季度,东北三省的吉  相似文献   

2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重大任务,也是一场体制改革社会发展的攻坚战。文化力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所产生和蕴涵的、推动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的、以人为主体、通过人的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力与物质力的综合结合力。为此,在振兴之路上,我们不仅做好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转轨”工作,而且应该重视另一个重要力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崛起之力,腾飞之力——文化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