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的特色资源开发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模式.金沙江上游区域富集水能资源,在此进行水电开发对缓解我国的能源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给当地的城镇化带来影响,其影响具有两面性.本文就其可能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具体对策,以缓解甚至消除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工具.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时间比较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我国的城镇化能够健康发展,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本文会从多个角度来全面阐释城镇化,深层次探讨城镇化过程带来的问题以及更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与房地产业都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研究区域性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互动发展关系,探求两者的内在机制,有利于完善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和更好的推进新型城镇化.本文考虑区域差异化对两者互动关系带来的影响,选取2003-2013年的全国经济数据进行面板分析,结果显示:(1)在东中西部,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因素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各不相同.(2)在不同时间段,东中西部的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因素对于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建议因地、因时制宜的推进房地产与城镇化水平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黄端 《发展研究》2013,(10):19-23
中国城镇化水平许多人认为被高估,本文认为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是高估而是被严重低估.文章通过对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判断;对城镇化水平低估现象的探讨;城镇化水平低估的原因分析,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出了我国城镇化低估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提高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在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力量,由农村过渡到城市,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但是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带来了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如地区之间存在产业结构差异、城乡发展差异、基础设施差异、市场化程度差异,这些因素都可造成地区之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探究我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原因,并从这些众多的因素中总结出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改变原有发展条件、创造新的条件以促进城镇化高质量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红 《时代经贸》2012,(10):58-58,60
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工具。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时间比较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我国的城镇化能够健康发展,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本文会从多个角度来全面阐释城镇化,深层次探讨城镇化过程带来的问题以及更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市民化是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而新生代农民工因其现实背景和时代特征,其市民化成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有效途径.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行制度探索和政策创新,以期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庹度  李涛 《生产力研究》2004,(6):123-124,132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日益呈现出双向发展导致的中间化现象。这种中间化趋势代表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方向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管理难题。我国应该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走自己特色的城镇化中间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我国2003-2014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各省份城镇化水平及其碳强度之间的脱钩关系和关联规则.首先,对城镇化水平与碳强度进行测度,并分析城镇化水平与碳强度之间的区域特征.其次,采用Tapio脱钩指数和追赶脱钩指数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动态演化轨迹,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水平上升的同时碳强度不断下降,大部分省份的碳强度下降幅度大于城镇化水平增长幅度,并且追赶省份与模范省份的城镇化水平和碳强度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最后,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各省份状态转移结果,结果显示各省份城镇化水平与碳强度之间的关系向更优状态转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全国31省市2000-2011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与跨境资金流入的动态结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由跨境资金流入引起的城镇化发展的空间依赖性显著,且由2008年开始出现激增;各省市城镇化水平与跨境资金流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相邻省份跨境资金流入带来的溢出效应对本省作用结果十分显著.因此,在合理引导跨境资本注入的基础上,推动外商区域经济联盟的形成以增强区域间的经济聚集效应,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与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增强农民的职业适应性,改善了农民的工作条件。但是由于教育机制的定位不准确以及认识不到位等问题,给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受教育带来了一些问题,出现其教育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不符的现象。要知道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是提高城镇化居民整体素质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优化教育认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良性发展的城镇化促进工业化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但我国城镇化在理论认识上存在"去工业化"等误区,在实践中存在伪城镇化等现象。我国城镇化畸形发展带来的诸多弊端,不仅成为制约工业化升级发展的因素,也已经成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障碍。只有把握好中级水平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关系,处理好产城融合发展新理念对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协调好城镇化和工业化在新"四化"中的作用,才会在同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中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大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始终落后于工业化水平。虽然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49年的10.6%增加到1998年的30%左右,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世界平均水平已达45%,发达国家已达70-80%。此外,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亚洲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关计量模型计算,1998年中国工业化率为22.6%,城镇化率应该达到42.5%,而实际只有28-30%,滞后10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抑制了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的增长,妨碍了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对国民经济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也是造成近年来内需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逐步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在保证城镇化进程速度的同时,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是我们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我们要认清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水平和遇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城镇化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以及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验.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开始较早,他们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得失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近年来我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比较和分析,以期对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钧 《财经科学》2015,(12):48-57
新型城镇发展的“新”主要在于“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本文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对空变化和协调程度.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2003—2013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区域差异较大.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协调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因此,各地区应该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进而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缓慢的广大西部地区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对于统筹全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更是具有长远的深刻影响.实践表明,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加速城镇化进程,就要了解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现状,通过分析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因素,因地制宜,找出对策,才能为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矛盾运动关系表明,扭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造成我国产业发展低端锁定的重要的社会结构原因.文章将我国的产业发展低端锁定问题拓展至工业化弱质和服务业滞后两个部门,将城镇化扭曲投影到城镇化建设的动因扭曲、主体扭曲和功能扭曲三个维度,构建"两部门?三维度"分析框架,采用典型化事实与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产业发展低端锁定的困境,并构建PLS-SEM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讨了矫正城镇化扭曲,实现我国产业发展低端解锁的路径选择.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工业化弱质问题表现为结构演进受阻和效率提升缓慢,我国的服务业滞后问题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生产能力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保障消费能力不足.改善地方财税制度可以显著地降低土地城镇化水平,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可以显著地降低农民工城镇化水平,在供给侧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可以显著地降低城市病水平,进而矫正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动因扭曲、主体扭曲和功能扭曲.矫正城镇化扭曲对于改善我国工业化弱质和服务业滞后问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低端解锁.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我国的大战略,将带来巨大的融资需求.以福建省为例,分析福建省城镇化建设中融资需求的构成,并应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对其进行预测,从而提出通过完善城镇化建设的融资环境、创新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模式以及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等城镇化融资措施,以提升城镇化的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经济面临着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历史任务,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镇化同步进行,在此关口下,必然对我国居民消费变化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模式进行分析,简要探讨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给未来居民消费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