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决定对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夏戡原研究员等与台湾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和台湾中央大学等大学多位科学家合作进行的“南海东北部与台湾间海洋地质物理研究项目”给予为期3年的资助。该合作项目也得到了台湾科研管理部门的经费资助。   这一海区处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交会处,地质构造复杂,研究程度低,待解决的地质问题多。海区内东沙-澎湖-北港(台湾西部陆上)隆起带为一地壳增厚带,其形成原因尚无定论,它还涉及到南海东北部海区及整个南海形成演化的关键问题,海区新生代地层较薄,且埋层较浅,台方已在区内的中生代地层钻获油气,因此,中生代地层的研究、中生代的成盆机制、油气远景等问题均是21世纪南海地学研究的前沿,同时,该海区的地理位置距海峡两岸双方都较近,有利于双方的海上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2.
正成立"地球科学研究推动中心"台湾位于亚洲大陆板块的边缘,同时处在菲律宾板块的相冲地带,地理环境特殊,拥有活跃的地质造山带,经过中生代及新生代的塑造过程,加上火山及地震活动频繁,导致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坡度很大,岩石种类繁多,成因与演化关系微妙;加上四面环海,东临西太平洋,深受大气环流、热带洋流及东亚季风的影响,常年饱受台风与暴雨的侵扰,时常引发严重的自然灾害。早年在台湾,气象、海洋与地球科学是三门彼此  相似文献   

3.
正加强自然灾害研究台湾地理环境特殊,其位于亚洲大陆板块的边缘,同时处在菲律宾板块的相冲地带,拥有活跃的地质造山带,经过中生代及新生代的塑造过程,加上火山及地震活动频繁,导致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坡度很大,岩石种类繁多,成因与演化关系微妙;加上四面环海,东临西太平洋,深受大气环流、热带洋流及东亚季风的影响,常年饱受台风、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的侵扰,动辄造成巨额损失。如何有效防灾、减灾,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安全及民众生命与财产是岛内  相似文献   

4.
第三届海峡两岸祁连山地学研讨会,于2002年3月18日至3月26日,在台湾省台南市成功大学举办。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海峡两岸祁连山合作列为重大资助项目,促成了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研讨会与台湾每年一届的地质年会同在成功大学的国际会议厅举行。会期7天,包括会前2天考察台湾新构造地质,会后3天考察台湾地质灾害,2天宣读论文与讨论。祖国大陆代表团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负责组团,该所许志琴院士为团长。26位参会代表分别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信息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相似文献   

5.
早期发展 日本殖民时期曾在岛内设立“台湾总督府水产试验所”,开展渔捞、海洋、水产加工、养殖等研究;台湾光复后,更名为台湾省水产试验所,上世纪50年代,主要进行与渔业有关的海洋生物研究与近岸调查,先后到东海、南海、越南近海、泰国暹罗湾、马来西亚等海区开发新渔场.  相似文献   

6.
正海洋研究历史悠长台湾四面环海,对海洋研究历史悠久。日本殖民时期曾在岛内设立"台湾总督府水产试验所",开展渔捞、海洋、水产加工、养殖等应用研究。台湾光复后,更名为台湾省水产试验所,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主要进行与渔业有关的海洋生物研究与近岸调查,先后到东海、南海、越南近海、泰国暹罗湾、马来西亚等海区开发新渔场。1952年,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下属"渔管处"在基隆设立海洋研究室,1954年与台湾大学合办渔业生物试  相似文献   

7.
正重视地震研究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属于地震多发地区。为此,"长科会"(包括1968年改组成立的"国科会",以下统称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成立后即非常重视对包括地震在内的地球科学研究,并特别设立专门计划经费,鼓励岛内大学教师和科技人员开展相关研究。上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特别是工厂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及农业、交通、土木工程、水利设施、环境治理等各领域均对地震预防和抗震技术提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海峡两岸光电子学术研讨会"于 4月 1日~ 4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祖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 13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此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具体承办。半导体所所长、科学院院士郑厚植教授、科学院院士王启明教授、工程院院士陈良惠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王玉堂教授、台湾交通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张俊彦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林耕华博士和蔡振水教授、成功大学苏炎坤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陈锦泰教授到会。会议特别邀请美国光学学会前会长、 AT& T高级研究员厉鼎毅博士,普林斯顿大学顾问、原贝尔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天培博士,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分辩率层序地层研究,重新建立了目的层地层对比关系;应用新采集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利用地震相干技术、正演技术、小构造研究技术对构造储层特征及断层封闭性、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整体研究和认识。通过断层封闭性分析和油气生、运、聚研究.搞清了文123块油气富集规律。按着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思路,对文123块进行勘探开发及注采配套完善,为加快区块产能建设步伐,对区块按进行整体部署,分批实施的原则,并进行注采配套等工作。在该区块实施评价井、开发井9口,年累产油3.7072×104t,天然气600×104m^3,新建产能4.4×104t。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月31日至2月6日,由洪浩局长、徐祖信副局长率领的上海市环保局6人考察团踏上了祖国美丽的宝岛———台湾,开始了对台湾地区环保工作的考察研究。在为期7天的考察行程中,考察团总共访问了台北、台中和高雄3个主要城市。先后走访了台湾中央大学、东海大学、辅英技术学院、亚太科技协会、中鼎工程公司等学校和单位,与有关专家、教授以及上述3个城市“环保局”的同行,就海峡两岸的环保工作开展了交流和研讨。考察团还参观了台塑集团六轻工业区的环境保护监控系统,高雄市中区资源回收厂。游览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嘉义的…  相似文献   

11.
南海石油开发对广东经济将产生什么影响?广东应采取什么对策以便更好地利用其开采带动经济发展?这是广东当前经济工作迫切需要研究的新课题。南海石油储量很大,开采价值很高,广东要立足于配合国家进行开采和利用。南海海域约二百多万平方公里。五十年代时,我国渔民就发现海底有油气冒出。六十年代初期,石油、地质部门在部分海域进行油气资源普查和航空磁测概查。七十年代后,又在大陆架进行了地球物理勘探,完成了约八万公里的地震测线的地质调查。在三个盆地打  相似文献   

12.
台湾拟与美法合作进行台海弧陆碰撞带的钻探研究台湾是一个海岛,是板块碰撞造山运动形成的,了解海洋与陆地的关系,一直是台湾学术界重视的课题。台湾当局有关方面目前正在进行多项相关整合型计划,并考虑与美、法合作,实施深海钻探计划,引进载人深海潜艇。台湾大学海...  相似文献   

13.
作者根据十余年来参加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和国际合作编图资料,将深部地质结构与浅层地质、成矿特征进行统一的综合分析研究,对中国东部及海峡区域地质构造取得一些新认识,提出一些新观点——①在中国大陆及海峡区域400km深度内,划分出五层地质结构,其中第三、四层之间的变化制约了浅层地质与成矿作用。②中国大陆及海峡区受周边动力挤压,其中西部挤压力大于东部,导致西部软流圈物质经4条路径向东流动,使东部汇聚巨大巨厚的软流圈,形成独特的软流圈巨量热能(力)—动力主体动力区,构成了亚洲大陆第四个主体动力区。③太平洋板块俯冲力制约了北纬42°40’以北的完达山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力制约了台湾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二者的动力之和构成了阻挡软流圈物质向东部洋区流动的"远程力效应"。④软流圈巨量热能(力)—动力作用的主体动力区打造了中国东部及海区7项地质、地貌特征和三大类矿产资源效应。其中岩浆活动与化石燃料矿产(石油、天然气、煤)之间不是"水火不相容",而是岩浆活动为提升油—气成熟度和煤化作用及变质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温度条件。⑤软流圈巨量热能(力)—动力作用打造了中国东部及海区一些独有的地质作用:a,形成了新生代南海小洋盆,并向巴拉望岛俯冲。b,产生了新生代陆缘裂谷带,形成了琼州海峡—台湾海峡,并向台湾岛轻度俯冲。c,大面积的巨厚软流圈是一座"巨型岩浆山",成为东部及海区"地幔柱"的统一"根基"。地幔柱实际上是巨大"岩浆山"中的"岩浆山峰",今后会发现更多的"地幔柱"(即"岩浆山峰")。d,中国东部地震除吉林省珲春地区的深源地震(540km)外,朝鲜半岛及其以西的中国东部和海区均为浅源与中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100km),其主体动力都来自本区巨量热能(力)—动力源,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的联合俯冲力只起了"远程力效应"的深部侧向挤压辅助作用。e,巨量热能(力)—动力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盆—山耦合带,组成了中国东部及海区中—新生代"盆—山耦合群"。"盆"里有油气资源,"山"里有内生矿产。  相似文献   

14.
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主办的“2000年沪台技术转移研讨会”4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台湾亚太智财科技服务公司、政治大学、中山大学等机构的12位学者与祖国大陆30多位研究人员,围绕技术转移与风险投资、技术转移与研究开发、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等几个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海峡两岸与会学者认为:改革科技体制、建立风险投资的风险退出机制是加速祖国大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2000年沪台技术转移研讨会在上海举行@秦洪明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产业》1995,(10):33-33
日本研究出预报地震新技术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烟去因加田)雅恭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宣布从电磁波观测结果中弄清了地震发生的机制,为确立预测地震的新方法创造了条件。据介绍,这个研究小组从伊东、岛原,御(山下加狱)、御前崎等18个观测点的7年多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6.
农业·轻工     
台糖收购农林在越南的养猪场台糖决定收购农林公司在越南平阳省的养猪场。预计今年底收购后可与当地原台糖养猪场合并,增加台糖养猪业的竞争力。该投资项目投资额约3000万美元,台糖在越南养猪场年产6万头猪,农林养猪场年产18万头,两处养猪场合并,将大幅扩大台糖在越南的养猪实力。台湾研发出高附加值生姜产品南投县名间乡蔬菜产销班与朝阳科技大学签订合作项目,委托该校研究、萃取生姜的天然物质,将其做成商品。研究人员运用生化科技与人工消化分解技术,将生姜中多种天然珍贵成分萃取出来,攻克了生姜研发成高附加值产品的难…  相似文献   

17.
钢铁·机械     
台湾开发出高速线材精轧机最近,台湾金融工业研究发展中心与10多家钢铝厂进行合作,成功开发出高速高精度线材精轧机。该机质量性能不逊于进口设备,价格只有进口设备的2/3。台湾光学真空镀膜设备研究成功台湾台中精机厂完成首台光学镜头、数码相机、投影机等光学真空镀膜设备。该设备不仅可用于光学镜头、数码相机、投影机,还可使用在铝合金轮圈表面镀铬处理等方面。光学镀膜系统设备是采用全自动光学膜厚监控系统架构,全自动镀膜层数量高,可达60层。操控采用可控式人机介面多视窗系统,并可进行电脑辅助镀膜分析与测量。该系统…  相似文献   

18.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11(3):82-83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数字工厂研究室(第十研究室)是我国较早从事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单位。研究室面向国家国民经济主战场,以国家重要行业需求为导向,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构建了面向数字化智能制造的管理、工艺、控制与集成等研究领域的完善技术体系,形成了智能制造执行系统平台、制造执行系统行业应用软件、智能数据处理与分析、感知检测与诊断、数字化控制和工业移动应用等方面的特色技术、行业解决方案与产品,取得了丰硕的研究与应用成果。现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研究室依托中国科学院网络化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先进的科研与研发环境,并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大学和著名公司及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 际合作基础科学研究项目,而且是中国和美国共同领导,由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 美国、俄罗斯、捷克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 34 个研究单位的 200 多位研究人员参加。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基金委、广东省、深圳市、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及美 国能源部等国外机构共同支持,建设工期 3 年,总经费 2.4 亿元。中科院以“大亚 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的长期合作为先导,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华能集团共 建核能技术研究院,为其核能应用及核电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2007 年 10 月,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站破土动工 ;2009 年完成遂道挖掘工程, 实验建设项目的隧道及实验大厅建设已完成约 95%,通用设备完成约 90%,探测 器器件制造完成约 80% ;2011 年开始探测取得数据,整个实验在 2012 年完成。  相似文献   

20.
3月 8日下午 3时,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邀请 6位全国政协委员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全国政协委员、新任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指出,中国政府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一项重点战略任务,通过科技计划、基地建设和产业化来推动其发展。科技计划主要包括:“ 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计划 )。而科技攻关计划主要是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当前急需解决的、对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火炬计划,主要宗旨是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计划 ),其中有一部分是与战略高技术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重大课题。“ 863计划”实施 15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计划在信息、生物、自动化、材料、能源和海洋领域共资助项目 3000余项,发表论文 4.7万多篇,获国内外专利 2000多项,累计创造新增产值 560多亿元。“ 863计划”也培养和凝聚了一支高水平的高技术队伍。 10多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成绩也很显著。我国 53个国家高新区在仅为 336平方公里的开发面积内,工业总产值从 1991年的 71.2亿元增加到 2000年的 768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 67.3%,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