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本文,剖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它坚持“以人为本”,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强调“和谐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它要求“全面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维度。  相似文献   

3.
王旭明 《现代商业》2007,(27):285-285,284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本文,剖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洁 《现代商贸工业》2023,(23):159-161
马克思在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使用了“人化自然”一词,并由此形成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马克思这一科学理论的形成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具象化考察和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发展完成的。马克思人化自然概念的客观性、双向性、实践性及其价值走向凸显了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中的生态意蕴。在新时代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研究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形成发展,延展人化自然观中的生态意蕴,不仅能够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指引,并且能够构建更为健康有序的“自然的人化”模式,实现“人的自然化”,建立起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相互交融的情感联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的生活被现代科技不断地改变形式,提升质量的局势下,环境问题也愈演愈烈,发展的同时没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了深刻的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丹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2):84-8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从统一走向对立,由此造成了生态危机。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正视自然的价值,理解自然,改变我们的发展观,逐步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构建美好的生态文化,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来以来,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反思近代以来我国对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认识,旨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伦理的共建之道。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髓中,“天人合一”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美学观中重要的内容。在美学的探索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一项重要的问题,而西方的美学中对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过于根深蒂固,提倡人类征服自然,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的对立,造成了美学陷入困境的现象。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科学性的阐述,从古便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始终放在重要的位置,得到了中西美学家们的认可,使西方美学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商》2015,(4)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和人类学构成了生态人类学当代发展的文化背景与学科背景。主体一元化和谐的生态结构、主客耦合并进的生态关系、天人圈态良性循环的生态自由,表征了生态人类学的当代发展生态人类学属于人类学门类,是在文化生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学习了生态人类学及其它理论知识,我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从统一走向对立,由此造成了生态危机。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正视自然的价值,理解自然,逐步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构建美好的生态文化,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0.
《商》2016,(15)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直接关涉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和非同一性有自然基础和实践基础。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具有自然必然性,人与自然的同一性的实现即共产主义的理想诉求。  相似文献   

11.
人类文明历程包括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融入四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党的执政方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此,分析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包括促进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扭转环境污染加剧的态势,继而从生态保护机制、生态社会宣传以及生态立法三个维度探讨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卫华 《北方经贸》2006,(4):14-16
本文试图说明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和自然就开始了一场搏弈。在人与自然的反复动态博弈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的,人类的活动不能超出自然界的承载能力,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搏弈过程,是人类对大自然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逐渐趋向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过程,人类最终找到了人与自然相矛盾的解决办法—可持续发展。并试图探索一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徐人冀 《消费导刊》2009,(21):215-215
马尔库塞视当代科学技术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技术的合理扩张造就了没有否定性的单面社会、没有批判性的单面的文化思想,也造就了失去批判能力的单面人,社会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他提出"自然的解放",希望借此消除异化问题,达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赵炜 《商场现代化》2012,(17):127-128
长株潭城市群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关键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现代化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长株潭生态现代化现状,并提出了构建长株潭生态现代化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周丹 《中国商办工业》2007,19(12):84-8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从统一走向对立,由此造成了生态危机。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正视自然的价值,理解自然,改变我们的发展观,逐步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构建美好的生态文化,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6.
将员工的人与自然导向转化为绿色行为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微观基础,但其中的机理尚未明确。基于个性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文章探讨了作为员工个性系统构成要素的人与自然导向如何转化为绿色行为的认知(即员工自然联结)与情感(即员工和谐环保热情)传导作用以及环保服务型领导在其中的引导机制。对来自25个省份的企业367名员工的三阶段跟踪调查验证了员工人与自然导向对其绿色行为影响的认知(即自然联结)传导作用路径,并证实了环保服务型领导对上述的员工认知(即自然联结)与情感(即和谐环保热情)双传导作用效应的正向调节作用。这些结论为回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如何在员工层面有效落地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7.
米平 《中国市场》2014,(8):115-116
近年来,过度的采伐现象十分普遍,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然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实现生态系统稳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林业生态建设为契机,树立善待自然资源意识,在资源开发上注意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对林业资源的涵养、保护和节约。同时促进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是统筹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本文将试图从林业建设方面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于中国自身的国情,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必然要求中国走出一条绿色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还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9.
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滨 《现代商业》2013,(5):279-279
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兴起了群众自发性的保护生态平衡的“绿色运动”,这股思潮很快同社会主义结合,形成了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目标,把经济政治活动置于其中进行思考,开辟了20世纪人类观察与思考社会主义的新视野。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理论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自然观有着丰富的生态意蕴,强调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基础性、“实践”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阐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人与自然异化的根源。新时代,人与自然的矛盾得到合理修复,但仍面临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力日益趋紧、生态环境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足且主体参与程度不高的现实困境。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马克思自然观启示当代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不断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按照美的规律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