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市场商情     
市场商情农民盼望五种测定仪农民企盼五种测定仅能投入农村市场:(1)饮食用水测定仪。目前许多农村村民饮用河水,极不卫生、为此,农民期盼能有饮食用水测定仪,以免发生中毒或传染疾病。(2)真假化肥测定仪。农村经销化肥的单位和农民,特别是一些种田大户,需要一...  相似文献   

2.
农民欢迎五种干部下基层一是欢迎热爱农村,对农民有感情的干部下基层。多数群众反映,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加快开发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希望上级选派热爱农村、对农民有感情的干部下基层。不要派"官老爷",那样群众不但不欢迎,反而寒心。二是欢迎吃苦耐劳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民迫切需要六种科技资料: 一是经济作物栽培技术资料,如农民想种花卉、药材等,缺少技术,需要指导。二是特种养殖技术资料,对经济效益高的特种动物和水产养殖,许多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农民想借助科技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要实现农村社会的经济发达。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广西贺州市信都镇的土特产品久负盛名,但是发展缓慢。信都土特产品生产要走新的出路,文章从信都土特产的新出路探求地区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5.
莫做“三小”干部不少农民反映:目前,农村中"三小"干部现象较为普遍。何为"三小"干部?公款吃喝数额不大,"四菜一汤"外加两瓶"老酒";麻将、扑克输赢不大,十块八块钱来去;收礼受贿"名堂"不大,七八斤土特产品不赚。群众称这些干部为"三小"干部。而在我们...  相似文献   

6.
农民需要“四器’投放农村据调查,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四器”,他们盼望有关部门能及早研制并投放市场,以满足需求。一是化肥成分测定器。目前,市场上化肥品种较多,一些伪劣化肥也不同程度地混入其中,坑害农民。因此,农民盼望能有一种小型、操作简便的“化肥成分...  相似文献   

7.
农村需要储粮技术农民在冬春季的储粮过程中因遭到鼠害、虫蛀和霉变而损失的粮食数量很大。为减少农民丰收后储粮过程中的损失,希望有关部门急农民之所想,及时向农民传授科学储粮的技术知识,设立储粮服务机构,调进储粮药品,并帮助农民改进储粮措施,从而把储粮损失率...  相似文献   

8.
每个地区都有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特产品品牌意识弱化现象尤显突出,制约了土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些高科技产品的事,与土特产品无关,这是短识的,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土特产品中注册商标、塑造品牌的还是较少的,一般地都是用“土”名走向市场的,叫“某某地的蘑菇”、“某某地的山野菜”、“某某地的苹果”等等,尤其那些乡土艺术品更缺乏品牌;另外,土特产品的特性使同类产品相对集中,市场相对狭窄,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从而造成消费者不知哪家的…  相似文献   

9.
满意与担忧     
满意与担忧程明随着农村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思想意识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据调查,可归纳为五满意和五担忧:一是满意党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水田和土地到户,使农民生产有了自主权,增强了种田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担忧农村偏僻、...  相似文献   

10.
卢森林 《企业经济》2013,(1):136-138
基于对江西农村有机农业、生态旅游、传统手工土特产品、人文地理环境、民俗民风和旅游客源分布等情况的分析,提出了由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和科学规划相结合的有机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新思路。其中,主要方法是开发传统手工工艺产品和创建各具特色的旅游自然村,以此向外强化宣传推介力度,彰显江西农村的古朴民俗民风,为江西的农村有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刚刚告别贫困的农民如何花钱,如何把有限的钱用在生产发展上,这是山区农村进行二次创业奔小康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一些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村的不良消费状况着实令人忧虑,具体表现为“五重五轻”:第一,重生活消费轻生产投入。一些农民的主要消费仍然是单一的生活消费,在消费中又表现出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缺乏健康的消费心理,有的甚至存在变态的消费心理。一些农民仿佛是为了刨本儿似的,把前半生没有吃过、没有吃好的都要吃遍,甚至还要偿还老祖宗没有吃过的老账。殷实的家庭天天像过年,底子薄的家庭在春节期间也要消费掉全年3…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们在对教育系统的审计调查中发现:教育系统乱收费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问题,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乱收费行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影响了《义务教育法》的顺利实施,而且引起了广大农民的不满,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笔者就农村中小学乱收费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作粗浅的剖析。一、农村中小学乱收费的现状目前,农村中小学乱收费现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一)自立项目滥收费。即超越管理权限,不请示不报告,私自立项向学生收费。这是乱收费现象中最具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3.
一是贪大求洋。一些农民致富心切,不愿小打小闹,想“一口吃成胖子”往往在没有充分估计自身能力(包括技术。资金、环境等)的情况下,凭着一时冲动,就花钱到外地学一些需要较大投资和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才能致富的技术,如废旧塑料加工技术、洗衣粉加工技术、汽油加工生产技术等,最终是鞭长莫及,空有技术而无能力投产,落得半途而废。二是一哄而起,见别人干什么.就照着干什么。某乡有个小镇原有8处个体车行修理部,按需求该乡车行修理业已饱和,但有些青年农民见修车能赚钱,于是有10多名青年到外地拜师学艺,回到家后,满心欢喜开…  相似文献   

14.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才能强化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只有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进而深化改革,还权赋能,才能最终形成产权清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为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农村中依靠科技致富.起示范带头作用的能工巧匠以及在种养殖、加工、流通、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和经济能人.是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新型农民。农村实用人才是推动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和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和领头雁。  相似文献   

16.
要珍惜粮食     
一粒粮食一滴汗。粮食来自农民,农民本应珍惜,但据我们对百户农民抽样调查,发现农村浪费粮食现象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收打时的浪费。据对百户农民测算,仅收打散失粮食就有990公斤,占总产量的0.53%。二是贮期浪费。鼠害、虫蛀、霉变等,因保管不善,百户农民一年就浪费粮食1475公斤,占总产量的079%。三是加工浪费。农村加工面粉条件差.浪费惊人,百户农民全年丢进磨眼的粮食就有1195公斤,占总产量的0.64%。四是原粮饲喂。这是浪费最多的一项。农民习惯原粮作饲料,喂鸡成捧撤麦,喂猪成筐倒红薯。百户农民全年用原粮饲料3…  相似文献   

17.
解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信息、资金、购销、加工、贮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它以服务成员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销售、加工环节为合作重点,以维护成员利益为主要目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进行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8.
宅基地是我国八亿农民安身立命之基础,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农业的发展,所以设计一个既符合我国现实农村国情、又具有前瞻性的宅基地法律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正值我国物权法制定的关键时期,物权法草案对宅基地也先后做出了几种制度设计,但是,这些设计不尽符合农村的现实和发展,需要我们在立法理念和具体制度设计上再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围绕我国的农民、农村人口数字,目前在使用中差异较大。具体使用中有不相一致之处,实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农民与农村人口的差异。与城镇人口相对应的“农村人口”是户籍管理上的概念,而“农民”则是职业概念。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期,不少农村人员的身份处在脱节和变化之中,许多人实际上把“农村人口”与“农民”视作同一概念,其差别主要在于:口语上多用“农民”,表述比较严谨时多用“农村人口”,而国家统计局在统计人口时又使用了“乡村人口”、“农业人口”这两个概念,与此相对应的是“城镇人口”、“非农业人口”。二是我…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一环,是使农民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的现实选择,但是怎样使新组建的农村社区正常运转,却成了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山东省临邑县恒源街道在全面完成10个农村社区村委会选举工作之后,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征求村民意见等方式,推行“三证”、“五法”、“五制”的农村社区经济、财务、组织管理新模式,破解了农村社区运转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