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自2011年出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迄今已经实施五年,相关经验需要总结。毋庸讳言,由于何谓卓越法律人才的表述缺少清晰化的标准,使得我国法学教育这一重要改革缺少清晰的目标,而缺乏清晰培养目标造成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以及课程评价都缺少明确的标准指引。这就导致了卓越法律人才计划难以实现最初设定的目标。本文反思法学教育中存在的因人才培养标准阙如而导致的问题,对提升卓越法律人才计划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2.
实践性教学是指将依据培养目标确定的能力结构而设置于课程之中的与学科实务相适应的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内容付诸教学的教学活动。广义的实践性教学包括所有的实验、试验、实训、毕业实习等带有操作色彩的教学活动,狭义的实践性教学指除毕业实习以外的其他带有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案例实践教学、模拟司法实践教学、分组讨论(辩论)实践教学、实地观摩、法律诊所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对制定刑事法学实践教学规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颖 《金卡工程》2009,13(2):90-90
法制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军校教育中的法学教学同样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文章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就军校法学基础课程结合时代特点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袁博 《金卡工程》2010,14(8):345-346
民办高校法学专业要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我国社会、行业发展的不同需求,找准自身定位、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有侧重地培养有别于重点公办大学以及高职院校的不同类型的法学人才,以期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本文通过对我校法学专业十年的办学实践的考察和总结,对我校法学专业"以本科教育为标准,以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法律实务能力为重点,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相应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为民办高校法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5.
刘冬霞 《投资与合作》2014,(12):396-396
就公安院校法学教育而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很难满足学生获得实践性经验的需求,而诊所式法学教育模式可弥补其不足。诊所法学教育目标与公簧院校职业化教育相契合,是实现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选择。由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探索诊所法学教育在引入过程中与公安院校教育更为契合的路径意义重大。本文从诊所法学教育模式引入必要性、可行性进而探寻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学教育之具体措施加建立疑难案件案例库、聘请和选择合适的高素质诊所教师、围绕公安执法案件来强化学生处理实际案件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上海保险》2015,(11):1-1
10月30—31日,由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承办的"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暨两岸保险法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以"‘新国十条’背景下保险法的新发展"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保险法学界与实务界的近2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在律师或者法学教师的指导下,由法律专业学生办理实际案件,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观念,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能力的一种法律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代理真实案件法和角色模拟法。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1):F0003-F0003
张术麟,男,1963年生,内蒙古宁城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内蒙古政协委员,内蒙古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内蒙古财经学院法学系主任、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法学、竞争法学研究。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获史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1997年,在日本东京留学;  相似文献   

9.
任自力 《保险研究》2011,(7):123-127
2011年3月27~28日,由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主办、北京大学法学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中国保险法制30年高峰论坛在北京市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法学院校、法院、保险行业等领域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研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学教育亟待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学教育从1978年恢复以来,已历经30年,成为今日中国的一门显学。然而30年来,中国的法学教育并没有特别重大的改革,这造成了很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的严重脱节。现在,该是我们开始认真反思中国法学教育向何处去的时候了。我认为,我国未来法学教育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11.
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方法不同于通常所说的举例讲授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条件和要求。实施案例教学方法,是法学专业非常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的特征所要求的,有助于推动我国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提高法律工作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产生于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代的一部法学教科书--《法学阶梯》,它的体系结构大致为:总则、人法、物法、诉讼。它的体系结构对后来各国法典的制定有重要影响,存在明显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高校法学课程的培养方案与国际化法治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问题。通过制定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教学培养计划、引进国外优秀法学专业人才、与“一带一路”沿线法律院校开展情景案例教学合作、健全涉外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及提升应用型法治人才跨学科培养力度等方式调适我国法律人才教学培育模式以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法治人才智库,有效化解“一带一路”国际化法治人才需求与我国法学教育之间的矛盾,培养具有国家情怀、国际视野的法治人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进而推动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本科经济法学课程教学一直沿袭成文法国家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并不能完全适应经济法学课程教学的需要。考虑到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之间所存在的显著差异,在经济法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对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的传统讲授法教学方法进行不同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刘刚 《金卡工程》2010,14(9):1-1
《刑法学》是法学本科教育教学中的专业基础课。建议从课程设置上进行必要的改革。另外,在《刑法学》的教学中,文章提出四点建议:其一,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目的;其二,针对学生的就业、去向进行教育教学;其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合理节省授课时间;其四,采用"小组讨论测试法",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考核。  相似文献   

16.
黄海涛 《当代金融研究》2018,2018(3):187-192
《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是将法教义学引入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突出体现了法教义学的特点,以实定法规范为出发点,以司法实务为基础,高屋建瓴地运用诉讼法学的基础理论,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与思路。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巨大空间,如请求权基础理论的诉讼法衔接、基于法律规范的法律要件分解与诉讼结构安排等。对于司法者而言,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各有不同的作用与功能,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实现"两个效果统一"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韩忠伟 《金卡工程》2010,14(7):74-74
鉴于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近年强化实践教学成为我国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的趋向,而法学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应具备司法实践的经验和能力。为此,法学教师应当参与法律实务工作,积累法律实践经验;同时,高校也可聘请法律实务工作者到高校任教,实现法学教学与法律实践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杨坤 《现代会计》2006,(5):45-47
一、法务会计的内涵、起源与特点 (一)法务会计的内涵 法务会计虽然早已存在,但对于我国来说还比较陌生,在实务中,它既是会计中涉及法律的会计事项,又是法律中涉及会计的法律事项。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杰克C贝洛各尼与洛贝特J林德奎斯特,曾对法务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做出简明的解释。他们认为,所谓”法务会计”,就是”运用相关的会计知识,对财务事项中有关法律问题的关系进行解释与处理,并给法庭提供相关的证据,不管这些法庭是刑事方面的还是民事方面的”。我国著名的会计学者李若山认为,法务会计是指”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财务知识、审计技术与调查技术,针对经济纠纷中的法律问题,提出自己的专家性意见作为法律鉴定或者在法庭上作证的一门新兴行业”。由此可见,对于法务会计的理解可归纳如下:从学科的角度看,法务会计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以会计理论和法学理论为基础、将会计学与法学融于一体的新兴的边缘会计学科;从实务的角度看,法务会计是为适应市场经济法制规范的需要,以会计理论和法学理论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会计资料为凭据,处理涉及法律法规的会计事项的技术方法。我国的法务会计的概念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定义的,即我国的法务会计是指以会计理论为基础,运用审计方法和侦查措施,分析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问题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19.
潘晓玲 《金卡工程》2010,14(8):186-186
本文是对邓正来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书的读后感,是对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一次探讨。文中先是论证了一个观点即中国是有法治思想,但缺少了法治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近30年的法治实践程度。  相似文献   

20.
重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不仅是法律职业者对自身工作方法的反思,更是凸显法治自身张力的积极尝试。从目前法学教育中教学研究的趋势来看,法学教学方法是法学教育中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有助于法学教育水平的提升,重新探究正确的法学教育目的、提高法学专业学生法律思维素质的培养内容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比重、提高对法学教师的要求以及强化实践性教学等问题都是培养学生法律思维必须审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