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银  陈立民 《魅力中国》2010,(23):265-265
博客文学的传播凸显了后现代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传媒的强大和受众的软弱形成的巨大反差在博客文学中渐渐消失,文化传播的意义、目标、目的都被消解了。在博客文学中,传统文学观念、传统生产模式、传统文本、传统价值观、传统生活态度被无情地解构。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上,大众传媒通过舆论引导、舆论监督功能影响着农村受众的生活;经济上,农村受众通过大众传媒接受发布信息,脱贫致富;文化上,大众传媒丰富了农村受众的休闲生活,并成为城乡文化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宫晶 《新西部(上)》2007,(11X):243-244
在网络“窄告”兴起之前,传统的广告形式与传统的媒介共同合作,营造着传统广告的一切表达层面,大众对此只能被动的接受或逃避,受众没有发言权;同时,广告形式单一、缺乏创意、更新周期较长,对受众缺乏吸引力;更少互动、沟通,此时,大众是沉默的。而网络“窄告”这种新形式为广告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广告形式多样化、更新周期缩短,设计新颖;受众由大众转向“分众”,并在广告活动中拥有了自主权,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体有了生产和选择消费广告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大众通过参与生产和消费以广告为代表的视觉艺术,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广泛的接近和参与到“艺术生产”、“文化生产”和“创意产业”中。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息息相关,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大众文化起了莫大的作用。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产业发展不平衡、市民文化消费滞后于其他消费、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必须从大众文化的视角,推动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宁波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在工业化、商业化在西方社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国家,以美国为代表,是与严肃艺术和精英文化相对立的通俗艺术、流行文化。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类似于西方社会的大众文化现象。从本质上说,大众文化是借助现代传媒,依照市场运作规则批量生产,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的一种具有娱乐性、流行性、消费性和广泛传播性的当代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6.
崔仲凯 《发展》2009,(10):116-117
在小说《白噪音》中,德里罗刻画了一个jaialai大众传媒影响下的后现代美国消费社会的景象,真实地记录了当代人的精神表现。本文将运用后现代文化批评家詹姆逊和鲍德里亚的理论,对小说中大众传媒对当代人的影响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现代社会人们日渐空虚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7.
迟慧 《理论观察》2010,(4):109-110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主要依赖大众传媒进行传播。晚报作为大众传媒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已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自身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本文以《大庆晚报》的“新闻报纸剧”为例,通过分析这一新颖的新闻报道方式,概括了大众文化对晚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信息爆炸时代,专家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常借助大众传播平台发表言论,在大部分传播事件中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但传媒在对专家的言论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也凸现出了一些问题.专家与传媒只有在形成正确的传者意识和受众意识的前提下相互合作,才能保证专家在传播过程中发挥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宫晶 《新西部(上)》2007,(11):243-244
在网络"窄告"兴起之前,传统的广告形式与传统的媒介共同合作,营造着传统广告的一切表达层面,大众对此只能被动的接受或逃避,受众没有发言权;同时,广告形式单一、缺乏创意、更新周期较长,对受众缺乏吸引力;更少互动、沟通,此时,大众是沉默的.而网络"窄告"这种新形式为广告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广告形式多样化、更新周期缩短,设计新颖;受众由大众转向"分众",并在广告活动中拥有了自主权,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体有了生产和选择消费广告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大众通过参与生产和消费以广告为代表的视觉艺术,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广泛的接近和参与到"艺术生产"、"文化生产"和"创意产业"中.  相似文献   

10.
报纸新闻时评的复兴和"受众本位"理念的确立,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业的两大显著特点。随着"受众本位"思想在我国的确立,以受众为中心研究我国报纸新闻时评的现状和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本文即以受众观念的嬗变过程为切入点,结合新时期我国大众传媒环境和受众需求特征,分析"受众本位"语境下我国报纸新闻时评的现状在和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亮 《黑河学刊》2014,(9):22-23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在其出现之时,给我国文化的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给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引入阿多诺的"非同一性"思想,从批判的角度来审视大众文化,会让我们对大众文化有一个新的认识,能让我们跟随时代的脚步更清楚的认识大众文化及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让大众文化能健康长久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
广告中对于女性身体符号的运用已经屡见不鲜,文章着重从男性受众与女性受众的不同视角对此进行解剖。证明女性身体这一消费符号,依旧笼罩在男权社会下,是男权社会的消费符号。  相似文献   

13.
王丹  辛晓光 《理论观察》2006,(3):191-191
新闻是大众传媒的灵魂和旗帜,而在新闻报道中大量的、最常见的、与受众关系密切的是会议新闻。如何提高会议报道质量,是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荧屏十分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的电视新闻在提高会议报道质量上下了一定的功夫,在报道深度和质量上有一定改进。但总体来说,  相似文献   

14.
波普艺术的出现依赖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富裕的社会物质财富,在艺术表现方面走出了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创作,将日常生活融入艺术,与消费主义、商业主义紧密相连,造就新的艺术形式,在题材选择、创作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创新,具有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运用大众传媒手段,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抹平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自由的反映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5.
娄凤娟 《新西部(上)》2010,(5):132-132,138
本文分析了在新时期信息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传播受众的地位和角色,受众是主动地掌控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受众与新闻工作者一样容易获得新闻信息的第一手材料;受众与大众传媒一样拥有随时发布新闻报道和生产新闻产品的能力.同时,受众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在信息来源多、信息量大的面前,受众在选择上又需要获得帮助等等.因此,新时期的新闻媒介必须增强自己的特色,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对特定受众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开发新的消费热点,而文化消费是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因此,鼓励和引导大众文化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要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培养居民的文化消费意识,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7.
浦立昕 《黑河学刊》2006,(4):119-120,125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消费已经超越了其原有的实物性使用价值范畴而演变成一种“符号的系统化的操控活动”,即:抽象的社会价值表征。消费的目的与意义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了消费的社会意义上来。大众传媒以特定的方式扩大商品消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消费行为将随之展示其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大众传媒还促使消费活动呈现一定的趋同性,即追逐时尚。这种趋同性使女性自觉实施自我美化,体现其女性气质。女性有意在视觉上取悦他人的消费行动再现了生活中男女权力不平等关系,造成了女性在时尚消费中的形象缺损。  相似文献   

18.
进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后,在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传媒影响力剧增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为获取利润,通过大众传媒重塑消费观和制造消费欲望等方式,操纵人们的消费心理,使消费由前工业社会的一种基于本能的自主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基于资本利益之上的被操纵、被控制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这种行为形成了一种以纯粹的符号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以及生活方式,这种消费以及生活方式被称为消费主义。  相似文献   

19.
纵观中西方的大众文化,具有截然不同的气质和魅力。第一,在文化交融中,挑战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中国大众文化破茧而出,不断发展。第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在渐趋成熟中彰显了共性。第三,中华传统文化根及其基本思想的作用,中国大众文化在发展中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契合。  相似文献   

20.
电视艺术通俗化与提升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通俗艺术在电视荧屏骤然崛起,并迅速繁衍、扩展,几乎垄断了电视文化市场,这是受众文化消费的客观需要,有其现实的合理性。但是,在通俗艺术蔚为壮观、繁荣昌盛的同时,其淡化政治导向、漠视审美价值、低下媚俗等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忧虑。为此,必须围绕人的本质,全面提升通俗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