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是巩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旗手,深刻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存在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师资配比与学校发展不相匹配、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注重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与素质发展,与时俱进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完善评价体制机制,需要高校与教师共同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的繁荣发展对思政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整合教学内容、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进教学方法。高校各级多管齐下、常抓不懈,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正本筑基的系统性工程,已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提升认识,深化实践,通过发挥课程教师思政育人效能、建强高校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优化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完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保障,创新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融合机制、构筑大数据网络育人格局,不断丰富和发展课程思政教育,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开新局、增实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刻不容缓。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文章认为,可以从教师和学校两个层面展开。在教师层面,教师应认真对待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即掌握基本的数字技术、将数字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环节等。同时,在学校层面,应从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以促进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升。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迈向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整合力量协同推进。近年来,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宁波市积极拓展高校思政课建设格局,整合全社会的育人资源,把思政小课堂同  相似文献   

6.
黄志刚 《魅力中国》2013,(26):224-22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及主要主阵地,决定这门课程实效性的主导因素是思政课教师。但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使得认可教师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面对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核心,要充分发挥组织行为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增加思政课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机会;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注他们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  相似文献   

8.
杨高 《理论观察》2012,(1):130-131
本文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新形势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出的新要求,探索出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加强师德教育、增强科学人文素养、提高科研创新能力、走出校园开阔视野、掌握网络技术、科学考评制度办法为重点内容的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对思政工作“如何培养人”提出了新要求,也必将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大思政课”不仅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平台。文章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挑战为切入点,旨在探讨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具体路径,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丹 《黑河学刊》2019,(3):160-162
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任务,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者的基础阵地。高校的思政课更是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的重任。但在高校思政课体系中,形势与政策课的地位和重要性与其它思政课有所区别。形势与政策课与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联系更加紧密,对于实效性的要求更高。提升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同感,对于大学生把握新时代中国大势与国际环境,掌握新时代的政策,正确认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该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同时对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有机结合,需要从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等多方位考量,着力推动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积极深耕“四史”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入的有效路径与方法,从而着力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需要建构适应新形势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同时根据时代与实践的新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的新姿态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智慧学习生态教师队伍组建进行探讨。文章提出,遵循“长板理论”建构适应智慧学习生态的高教队伍,由首席专家牵头,最终形成“六位一体”的教师队伍模式,以期对全媒体传播格局下的智慧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在新时代,必须高度重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自信问题,这是思政课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出发点和归宿。坚定思政课教师的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变化和成就是坚实的物质基础,党的十九大精神关于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论述是其工作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教育取得成绩是现实基础,把握十九大对新时代教育对象的定位是现实需要,中央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规定是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明确认识到:学通学懂党的十九大精神内涵是思政课教师的基本政治素养;将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中是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责任;讲授好党的十九大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建议实行"六联动",即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联动、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联动、思政教师与学生干部联动、理论与实践联动、思政课与其他德育活动联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题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地区的红色文化、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难以展开、思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足、高校大学生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各高校应尽力探索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加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并优化思政课的管理与考核机制,发挥高校思政课红色育人的效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课在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作用无可替代.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要推进教育形式的创新;推进教育方法的创新;推进教师能力的创新;推进教师实践的创新,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教学质量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要从政治方向、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及相关机制体制上深入研究,进而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不管是立足自身来看,还是放眼未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宏观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的国际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微观上,各个高校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都在稳步推进,随着各地高校管理自主化,办学也逐步市场化发展,在竞争劲烈的当下,教育对象也相对复杂起来。面对宏微观发展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校的思政教师队伍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明晰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王卓 《理论观察》2023,(8):52-57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思想基点与精神密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振青年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以及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等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高校要积极推进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在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拓宽实践渠道和增强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机融合,这是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