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一周年。在南宁举行的第六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2.
孙玲 《中国报道》2011,(6):44-45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强调,"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正式启动,对双方深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进萱 《中国经贸》2006,(11):16-17
东盟国家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今年是中国-东盟友好年,也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15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关系不断加深,经贸合作硕果累累。目前,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达20%,这一增长率超过了同期中国和东盟各自的对外贸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温家宝总理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发展历程相似,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悠久。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东盟开启了对话合作进程,揭开了双边关系崭新的一页。15年来,双方按照“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不断深化在各领域的合作。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给彼此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成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经贸关系2006年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继续成为“亮点”许宁宁副会长指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是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动机,200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召开,表明中国-东盟关  相似文献   

6.
周杰 《中国经贸》2007,(2):36-40
2006年是中国一东盟友好合作年,同时也恰逢双方建立对话关系的15周年,是双方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袁波  杜国臣 《中国经贸》2013,(15):46-47
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一直都是双方关系发展的主流,而经贸领域成为双方友好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是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东盟对话国、第一个同东盟启动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国,也是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开展地区性合作的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在经贸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和谐世界”理念下中国东盟关系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和谐世界”理念以来,中国一直奉行“和谐外交”政策,中国东盟关系也进入了全方位发展阶段。本文结合“和谐世界”这一时代新理念,诠释中国东盟关系新进展,并提出新外交下双边关系发展新举措,以期更好地把握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道》2012,(1):49-49
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之际,12月16日,中国-东盟(北京)经济论坛在华彬歌剧院召开。在“合作、创新、共赢、发展”主题下,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做了题为《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主旨发言,表示期待一体化的东盟可以尽早实现,未来中国与东盟在环保、矿产资源、产业转移承接等方面有广阔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南地区与东盟发展经贸关系的现状与问题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熏中国与东盟就未来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西南地区意义重大熏为西南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熏为西南的引资和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相似文献   

11.
谭静 《中国经贸》2009,(24):10-10
自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不仅使发达国家陷入衰退,而且对中国与东盟等发展中国家造成冲击。面对危机,中国与东盟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2.
李静  黄军 《特区经济》2005,(7):137-138
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EAN),从此拉开了亚洲国家经济合作的序幕,随着1984年文莱的加入,1995年后又相继吸收越南、老挝、缅甸及柬埔寨为新成员国,现在东盟已形成了10国的规模。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1995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年增长率均超过15%。2000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达到创记录的395.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报道》2014,(6):46-47
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作为中国和东盟成员国政府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东盟中心履行了一站式信息中心和活动中心的职责,致力于做中国—东盟睦邻互信的促进者、务实合作的推动者、友好情谊的传播者。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关系从对话伙伴、睦邻互信伙伴成长为拥有广泛共同利益的战略伙伴。中国与东盟政治互信加强,经济融合加深,人文交流频繁,互联互通加速。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一东盟合作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4.
记者了解到,东盟的咨询机构——名人组织在2005年曾做出这样评价,中国与东盟长达15年合作取得了显著的实质成果,在中国与东盟的近两年工作计划中四分之三已付诸实施,中国比东盟其它对话伙伴更为务实及有效率。2006 年是“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年”。那么怎样使双方经贸发展更上一层楼? 为此,本刊专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副秘书长、中国北京东盟之友商务顾问中心主席许宁宁教授。要有全局的思维“在2005年结束的第9届“10 3”峰会和首届东亚峰会,对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正确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对CAFTA建设既是个重任又是个有利环境。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看重东盟,对 CAFTA建设有利有弊,利在有利东盟经济增长,弊在有竞争态势。”许教授开门  相似文献   

15.
钱鑫 《魅力中国》2013,(22):57-58
“君子和而不同。”儒家先贤孔子推崇的处世之道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在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上,双方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只要双方从大局出发。立足长远,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缩小分歧,化解矛盾,强化合作,双方关系的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6.
《港口经济》2010,(12):59-59
2010年11月12日,第九次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召开。我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和文莱交通部部长阿布·巴卡尔共同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东盟10国交通部长和副部长。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谅解备忘》,《中老缅泰四国澜沧江-湄公河航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7.
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11月6日,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确定了10年之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亚洲各国媒体高度评价了文莱会议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承诺,认为这是东亚地区向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的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改变亚洲经济和政治的全貌.东盟的大多数国家能够在短暂的时间里转变态度,采纳中国的建议是在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全球经济衰退和中国行将入世等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进行多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黄兴国 《中国经贸》2007,(10):64-65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一大趋势,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共同利益不断增加。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正在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合作关系16年来,投资合作迅速发展,自由贸易顺利推进,给彼此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特别是今年《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和实施,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今年第四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以港口合作为主题,以“创新合作一加快提升区域增长力”为商务峰会主题,举办专题论坛,共商发展大计,必将对中国与东盟之间扩展合作范围、提升合作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东亚自由贸易区强势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万象出席第八届中国-东盟(10 1)首脑会议时,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中国与东盟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期待。而将于2010年正式建立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的突出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20.
郑鼎文 《南方经济》2005,(10):50-52
广东要有意识地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利用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良机,同东盟结成区域战略伙伴关系,使东盟成为广东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后方根据地”、“避风港”。因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要求以及地缘经济理论都显示,东盟是广东施展“走出去”经济战略的最佳舞台。广东与东盟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对策有:以“泛珠三角”为依托开展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建立广东与东盟合作发展的投资平台、信息技术平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