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及陈敏尔书记在重庆高新区调研宣讲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战略站位,把握发展定位,完善空间布局,优化创新生态,加快打造高新区升级版,高水平规划建设科学城,为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贡献高新力量、展现高新作为。  相似文献   

2.
《重庆与世界》2024,(2):60-63
<正>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也是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奋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新时代新重庆建设步履铿锵。西部(重庆)科学城(以下简称:科学城)作为重庆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引擎、全市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战场,正以唯实争先的劲头和开放合作的全新姿态拥抱世界。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过后,世界各国都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多数发达国家的科学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党的十八大,我国提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怀柔科学城建设是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总结提炼世界著名科学城的共性特征,为怀柔科学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今日重庆》2020,(5):16-17
5月8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前往两江新区,调研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紧紧围绕"两中心两地"目标要求,坚持"一城多园",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功能定位,高水平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和两江协同创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市领导吴存荣、王赋、段成刚参加。  相似文献   

5.
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依托的科学城建设是实现原始创新的主要载体之一,对于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已有研究,从结构主义视角提出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并以北京怀柔科学城为例,对其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内外部共时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从整体性上看,怀柔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类型较为单一,创新生态系统种群的多样性尚且不够;从共时性来看,系统各部分内部、各部分之间及其与系统外部之间的知识和信息交互均显不足.从促进创新要素大量集聚并发生聚合反应、创新主体之间充分协同并形成自组织性和营造宜研宜业宜居且开放的创新环境3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怀柔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和演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9年4月,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重庆高新区升级版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1月1日,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对直管园实行经济社会一体化管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重要枢纽,以及重庆向西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引擎,重庆高新区通过一些系列重点项目实施,以科学城规划建设为抓手,在建设好高新区这个战略平台的同时,努力为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贡献高新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1月14日,英国驻渝总领事史云森先生一行考察西部(重庆)科学城。史云森一行首先观看西部(重庆)科学城宣传片,听取科学城有关介绍,随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高久鹏与史云森进行交流座谈。高久鹏对史云森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目标愿景、规划布局、主导产业等。高久鹏表示,诚挚邀请英国有关企业等各方与重庆高新区一道,在金融、基础设施以及其他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  相似文献   

8.
《重庆与世界》2022,(10):41-42
<正>9月27日至28日,市政府外办副主任张娅茜率队赴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开展“加快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高质量服务开放发展”主题调研,与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吴莉、二级巡视员龙杰,化医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曾中全等进行交流座谈,助力重庆加快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  相似文献   

9.
正齐聚山城论创新,共话改革图发展。在举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全国产学研各界代表聚首重庆,出席第七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重庆)创新大会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围绕"深化改革、协同创新、转型发展"这一主题,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形成如下共识:一、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据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州政府新闻处公布的消息,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科技园项目的建设将按计划从2009年4月开始实施。“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科技园”股份公司已经与新西伯利亚科学创新协会和新西伯利亚软件协会的成员企业,即各个技术创新公司签订了入园预备协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科学城的内涵和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发展战略定位,借鉴其他地区科学城评估体系设计的经验和方法,围绕创新资源环境、创新成果产出与转化、创新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宜居环境竞争力、开放合作影响力5个维度,构建全面、综合的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科学城建设的动态评估监测,并对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应用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扎实推动科学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为提升外事系统服务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能力、效力和影响力,市政府外办主动谋划、积极作为,联动高新区,礼宾处处长姜沛于3月16日赴高新区开展"涉外礼宾礼仪"专场外事培训,将"外事大讲堂"带进西部(重庆)科学城。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2月17日,"科技璧山创新璧山"新闻发布会举行.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部分",璧山区凝心聚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璧山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率先走在前列注入了强大动力."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创新的基因根植于重庆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城市——璧山.  相似文献   

14.
张晓刚 《特区经济》2010,(10):189-190
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对重庆市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重庆的科技创新工作和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当务之急,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施,推动重庆产业科技创新,加快"一中心、一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李焱 《首都经济》2012,(4):82-84
学仪器产业创新园、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园、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3月28日,总投资额超100亿元的11个特色产业园作为第四批新成员加入到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大军中来。至此,中关村科学城四批建设项目已纳入46家单位,共推进建设了48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创新园项目,吸引了一批国内外领军企业和产业技术联盟参与,中关村科学城正在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相似文献   

16.
正璧山全域都是科学城,这是很多人初识璧山的印象。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部分",璧山唱"融入之歌",弹"科技之调",做"发展之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区按照"招引并购"与"孵化培育"并重思路,着力构建"一轮明月、满天繁星"科技创新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视察两江新区时指出,重庆要实现集约发展、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两江新区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创新高地,引领重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科技创新中心。一要完善激励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体系,严格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财政奖励等国家和市级现有政策,加大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力度,协调财政、  相似文献   

18.
陈科龙 《今日重庆》2021,(12):38-41
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5月17日正式挂牌这天,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了五届十次全会.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地支撑引领新时代重庆高质量发展.这其中重要的一项,正是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 今年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项目建设年",在众多项目建设中,科学大道由于将集中展现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创、活力、生态、人文"四大主题,无疑格外引人注目:科学大道全长66公里,含17座枢纽立交、19座一般互通立交,途径九龙坡区、高新区、沙坪坝区、北碚区等,沿线规划布局了大量科研企业,串联科学谷、科学公园、科学会堂等关键节点.工程涉及道路、交通、排水、海绵城市、照明、隧道、桥梁、综合管廊、智慧交通、景观等.其中一期项目全长10.5公里,预计明年下半年完工.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新区》2011,(7):7-7
近日,中关村科学城第三批启动建设项目正式签约并揭牌。北京市政府分别与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签署了共建中关村科学城合作协议。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技产业园”、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科技创新园”、中国石油大学“国际能源产业创新园”等11个项目揭牌。  相似文献   

20.
建设西部创新中心是重庆贯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重大举措,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关键创新平台功能性缺失、创新投入不足与资金结构不够优化、人才支撑力不足和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针对问题应完善科技创新体制、着力建设各类研发创新平台、多措施保障创新资金投入、营造“引得进,留得住”创新人才环境和全面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