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进十年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出现了本地化倾向,这对本地企业技术创新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其本地化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的驱动因素和双重效应的机理分析 1.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地化的主要表现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规模和速度加大加快,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出现了一个突出的趋势,即本地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进十年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出现了本地化倾向,这对本地企业技术创新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其本地化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的驱动因素和双重效应的机理分析 1.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地化的主要表现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规模和速度加大加快,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出现了一个突出的趋势,即本地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研发人员投入本地化,即大量采用本地研发人员.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中,多达95%的研发人员来自本地,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微软中国研究开发中心等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本地研发人员甚至超过99%.  相似文献   

3.
李津 《特区经济》2010,(5):99-1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重要动向就是在华设立研发机构。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原因、特点。指出了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华产生的各种影响,最后针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产生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过程中,我国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跨国公司海外R&D中心的重要基地,这为我国推进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R&D中心对我国技术创新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双重效应,我国应通过"学习、引进、合作、自立"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过程中,我国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跨国公司海外R&D中心的重要基地,这为我国推进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R&D中心对我国技术创新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双重效应,我国应通过"学习、引进、合作、自立"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吕寒 《特区经济》2011,(2):203-205
影响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R&D分支机构的因素多种多样。东道国拥有充足的产业承接力,即拥有有利于提高跨国公司全球技术竞争力的稀缺资源,将越来越成为吸引跨国公司R&D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为更好地利用跨国公司海外R&D直接投资,陕西省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本省产业承接力,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创造条件。具体如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技术比较强的支柱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加强国际化的科研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等。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是21世纪初跨国公司发展的新态热,近几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不断增加,这种国际技术转移的新形式既是跨国公司实施其全球化战略的需要,也将对东道国-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丁源  吴凤菊  唐震 《特区经济》2006,213(10):276-277
本文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江苏的影响进行了类似SWOT的战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苏针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思路。最后,分别从人才环境、科技环境、知识产权、基础设施等方面给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北京主要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进行鉴别,总结归纳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不同战略类型。同时,本文考察研发战略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中国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国企业等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知识交流形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跨国公司与中国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明显受制于其在华研发战略,并与其人员本地化程度、生产营销网络的本地嵌入性,以及在华知识交流渠道的多样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外资研发机构在华的区位选择对广州吸引研发外资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奕 《特区经济》2006,210(7):57-58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全球化的浪潮已不可避免地来到中国,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投资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明显是利大于弊,因此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成了各大城市招商引资的重点。本文将在分析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的基础上,比较外资研发机构设点最多的三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的区位优势,并与广州相比较,指出广州在这四个城市中如何能在吸引外资研发机构的设立上“转劣为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何爱  钟景雯 《南方经济》2018,37(10):92-112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已经成为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如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是否能够通过研发国际化行为提升母公司的创新绩效,现有文献对该问题尚缺乏足够的研究。文章基于2011-2017年间沪深两市310家信息技术业上市跨国企业的年度观察数据,采用泊松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企业研发国际化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首次从逆向知识转移的视角,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地理多样性对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研发国际化显著促进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以研发投入强度衡量的企业吸收能力显著正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以布劳异质性指数测量的地理多样性则显著负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具有重要启示。该研究发现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加大海外研发投资力度以提升母公司创新绩效,且为更好地实现外部知识的逆向转移,应同时提高企业总体研发投入强度。但作为新兴经济体企业,不宜在地理分布上实行快速扩张,否则较高的沟通和协调成本将弱化逆向知识转移的程度,而不利于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影响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经济中已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复杂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跨国公司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既是先进技术的载体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创新者,也是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主体。随着前沿创新领域的扩展、创新成本的迅速提升以及高科技活动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13.
胡靖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3):110-113
全球经济中已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复杂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跨国公司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既是先进技术的载体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创新者,也是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主体。随着前沿创新领域的扩展、创新成本的迅速提升以及高科技活动战略联盟的发展,没有跨国公司的直接参与而获得新技术将是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而且,随着FDI机制越来越自由化的发展,创新活动成本的提升使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内部的技术转移:随着我国加入wT0,开放的逐步深化,贸易投资的日益自由化可能会进一步使技术引进的政策失效可见,如何在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加速外商技术转移已成为我们引进外资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实现的过程,进而提出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行为函数,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总体分析模型,明确了影响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现实经济因素.为进一步确立政策选择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R&D和专利数则是反映技术创新的两个主要指标。本文利用中国1990-2011年的数据构造上述三指标的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研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R&D投入对于专利正向影响进而由专利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发现R&D对于专利和经济促进效率不高,并针对结论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扬 《亚太经济》2006,(4):97-100,96
本文在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东道国经济规模、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FDI存量等诸因素对美国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决策影响的基础上,对比了中印两国进一步吸收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潜力,并就我国如何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并使其溢出效应最大化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技术异质性角度,指出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和摆脱规制效应下,异质性企业有不同的研发选择。环境规制一方面会削弱企业研发的边际收益,不利于企业研发;另一方面也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以摆脱环境规制成本。这两种效应在不同技术企业中的差异会导致异质性企业截然不同的研发选择。为此,文章首先构建一个理论模型,推导出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和摆脱规制效应下,不同技术企业的研发选择。发现对于高生产率企业,环境规制产生的摆脱规制效应超过利润削弱效应,环境规制力度增加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而对于低生产率企业,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起主导作用,环境规制力度增加反而阻碍企业研发。进一步利用环境规制的政策实验和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以上观点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的影响取决于其所处的技术水平,这不仅体现在集约边际企业的研发投入上,也体现在广延边际企业是否研发的选择上。集约边际上,环境规制增加了高生产率企业的研发投入,但这种作用随着企业与技术前沿的距离增加而递减,最终逆转为减少低生产率企业研发投入。广延边际上,环境规制使低生产率企业相对高生产率企业进入研发的概率更低,而退出研发的概率却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前,运用R&D指标体系分析国家或地区的科技竞争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进而将分析结果作为制定科技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依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所广泛采用。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经济增长对科研活动领域的创新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大。基于安徽省第二次R&D资源清查公报,结合安徽全省及各地区2000--2010年间R&D投入与GDP的相关统计数据,首先采用协整回归分析方法对安徽全省R&D经费支出与GDP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的结论,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定量描述的方式对安徽省各地区的R&D投入水平与GDP增长率进行聚类分析。最后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及各地区的发展现状给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8~2014年27个省市(以下简称省)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外资研发嵌入指数测算体系,测度了我国各省外资研发嵌入指数,利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方法测算我国省域市场创新绩效。通过DOLS模型和2SLS模型考察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外资研发嵌入程度对市场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通过省域可比TFP,进一步研究了上述影响的稳健性。研究表明:(1)全国范围而言,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外资研发嵌入对我国市场创新绩效提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2)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言,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外资研发嵌入都对市场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中部地区情况不容乐观,短期来看,提升外资研发嵌入对市场创新绩效的刺激作用缺乏稳健性,只有从长期来看,外资研发嵌入对市场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将高技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创新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岭回归分析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政府财政科技拨款3个指标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数和主营业务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