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告翻译是不同于其它翻译的一种实用性文本翻译。本文结合商标翻译实例,提出了在商业广告翻译中应该注意的四个对等原则:语音对等,语意对等,功能对等和情感对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收集大量中英文例子,深入探讨了酒类商业广告英译的原则与具体翻译策略。在借鉴"译语受众为重"、等效、"经济简明"和"(主题)信息突出"的翻译原则基础上,提出了语义对等法、仿拟法、"适应性"编译法这三种具体的策略,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以实现"确保译文功能的顺利实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公示语翻译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本文分析了公示语的语周功能及其文本类型,认为公示语的英译,应遵循功能对等的原则,以译文读者为中心,选择语周翻译或交际翻译为主,适当结合语义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再结硕果:5月11日上午,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授牌仪式在广西大学君武楼隆重举行。中国—东盟商务会展人才、艺术人才、汉语人才、金融与财税人才4个培训中心落户广西。我校席鸿建校长从佟晓玲大使手中接过"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牌匾,标志着我校成为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5.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不仅具有一般科技文体的特点,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因而,其翻译是不同于其它翻译的一种实用性文本翻译。本文结合商标和说明书翻译实例,从语义对等,功能对等和情感对等三个方面阐述英汉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特点。  相似文献   

6.
对话背景:在去年10月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倡议,中国和东盟积极探讨泛北部湾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得到了积极响应,目前,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和东盟次区域合作的一个新亮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重要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提出了目的性原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要求翻译活动必须依据翻译目的,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凯瑟林娜.赖斯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创始者,她和她的文本翻译理论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产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赖斯尤其是她的翻译文本类型学思想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理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目的性翻译观,从而对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旅游英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文本翻译不仅是对外宣传及外国游客了解旅游信息最便捷的途径,也是旅游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旅游文本的翻译特点与现状入手,阐述了旅游文本的翻译原则,如适宜原则和对等原则。最后,结合实例对旅游文本的翻译技巧进行了音译、释义、增减、类比和重组的解析。  相似文献   

9.
以德国翻译家汉斯.费米尔(Hans J Vermeer)为代表的功能派翻译理论把翻译研究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基础之上,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费米尔(Yermeer)箜目簟论(skopos theory)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翻译要在具体的目的指导下使译文文本与原语文本达到预期功能上的对等,并且强调译者与译文文本的地位。从功能派的理论对翻译理论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角度研究费米尔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视角。通过对商务英语的语域特征进行分析,阐述基于语域理论的对等原则对译文评估价值,拟从语域理论的角度来构建适用于商务翻译的测试模式,以期能真实反映学生译者的水平,提高其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论英语广告语篇翻译的"三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语篇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目的性极强的交际活动。由于广告语篇是以文谋钱为创作目的,因此,指导英语广告语篇翻译的原则自然地与普通英语翻译的原则有所不同。从英语广告语篇翻译的性质和目的来看,它应当遵循三性原则:信息内容上的忠实性;语言形式上的吸引性;文化上的可接受性。以上三性原则是评价英语广告语篇翻译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2.
翻译目的论与旅游翻译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功能学派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译例的分析探讨了旅游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认为目的论对旅游翻译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际商务合同双语翻译”是一门集商务专业知识与英语翻译理论为一体的涉外主要专业课之一。对于其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和有效率地学习。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灵活应用到合同的翻译中和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本论文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论作为功能派翻译理论核心之一,自诞生以来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翻译目的论研究在国内经历了起步阶段和发展繁荣阶段,其广泛运用于各种文体的翻译实践中。当代翻译研究,尤其是实用文体翻泽研究应将翻译目的论与全球化、本土化以及跨文化传播等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卡特福德在《语言学翻译理论》将翻译定义为:用一种等值的语言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用程度、层次、阶等概念对翻译系统科学地进行分类。其理论虽有局限性,但仍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翻译过程就是探讨双语转换的认知心理过程,以揭示其思维规律。拟建的翻译模式整合Van Dijk的话语宏观结构理论和Neubert与Shreve的“虚构译本”观点,将七个语篇特征视为译者在解码与构码过程中作调整和变通的参数,旨在动态描述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17.
论外文文献翻译与研究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西方正在生成的次级经典和准经典,外文文献研究进入了翻译与研究同步共进的新时期。翻译能扩大研究者的学术和文化视野,呈现学术的国际前沿,但翻译不能代替研究。两者既有差异,又交叉互渗。构述法有助于提升译介工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互文性理论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颠覆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原作者至高无上的地位,赋予了译者以读者、阐释者及作者的身份,在对原文的翻译、阐释及改写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译者主体性的介入受到原文作者、文化、语境和译文读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是文化身份的再现,它受制于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标准是“忠实”,注重原著与译文之间的文本对比。该文试图借鉴西方操控学派的研究视角来进行分析,揭示在这个传统翻译研究标准之上还有一只操控翻译行为的手———“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课堂中,尽管对"信"、"达"、"雅"三原则已熟记心中,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无法准确把握翻译尺度,翻译效果欠佳。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学习中,进一步掌握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标准,并能灵活运用在生活与工作中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