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下,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本文采用快速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利用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研究表明,东盟各国的市场规模、基础设施状况、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均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因素;而东盟各国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工资、税收均是显著的负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与相关理论和研究预期一致,表明市场寻求动机和效率寻求动机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动机。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建议以促进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中强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11)
利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得出,垄断优势论、邓宁的经济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说、规避贸易摩擦的动机理论能够解释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优势理论并不能够解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同时,由于假外资的存在,策略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在我国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3.
胡丁文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3):42-44
近年来,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增长迅猛,与此同时,双方进出口贸易额也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接投资的进出口贸易效应类型,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向东盟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有何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的双边进出口贸易效应类型都是创造型的. 相似文献
4.
5.
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1)
在分析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状况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5年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运用时变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效率、前沿直接投资潜力,并研究了影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非效率因素。研究显示:2006~2015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总体效率逐年递增,但效率值处于0. 242~0. 569的较低区间,直接投资的非效率因素以0. 116的速度随时间递减;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效率国别间差异明显,效率值在0. 7以上的国家只有两个。在此基础上,从合理引导产业转移、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民间相结合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盟已成为我国重要投资目的地,其投资风险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国家风险作全面系统的评估。结果表明,东盟整体投资风险较高,老挝、柬埔寨、缅甸投资风险相对较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对菲律宾和越南投资要重视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8.
协天紫光樊秀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6):59-75
系统构建了一套投资便利化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了全球107个国家(地区)2009~2016年投资便利化的发展状况,并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异质化东道国投资便利化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地理区域投资便利化发展差异较大,大洋洲、欧洲、北美洲、亚洲、非洲与南美洲投资便利化指数依次递减,投资便利化指数较高的国家多为欧美发达经济体,而投资便利化指数较低的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与南美洲的欠发达地区;从全样本来看,东道国投资便利化建设显著促进了中国跨国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从分样本来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推进投资便利化发展,可以有效吸引中国跨国资本的流入,但中国对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则较少考虑投资便利化因素;从门槛结果来看,经济规模较大,劳动要素丰裕或与中国投资合作信任度高的国家,通过改善投资便利化环境,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促进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GMM分析法利用2004—2014年中国对116个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数据,从对外投资动机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了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双边投资协定没有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显著的影响;双边投资协定对不同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异,具体来看,双边投资协定对自然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显著积极的影响,而对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盟已成为我国重要投资目的地,其投资风险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国家风险作全面系统的评估。结果表明,东盟整体投资风险较高,老挝、柬埔寨、缅甸投资风险相对较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对菲律宾和越南投资要重视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11.
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贸易效应——基于产业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秀惠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3):64-68
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具有很大的关联性,二者都是一国经济实现与世界接轨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两大产业,从贸易总量、绩效与结构三个角度定量检验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论显示,中国两大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分别能够带动国内同行业对外贸易的增长,对中国来讲,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对外投资的主导产业,但是也不能忽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1)
在全球环境污染加速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环境效应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母国环境作为切入点对此进行研究。传统观点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通过产业转移减少母国环境污染,本文作者则认为最终的综合效应取决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的作用方向和大小,因此,与母国经济条件有很大的相关性。基于全球10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本文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展开实证研究,得出两个主要结论:一是低经济发展程度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增加母国环境污染,而高经济发展程度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影响母国环境;二是高制造业占比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增加母国环境污染,而低制造业占比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会影响母国环境。 相似文献
1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1)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双向直接投资及其交互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均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二者的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显著为正。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双向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中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小于西部地区,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其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则大于西部地区。此外,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投资水平、劳动力投入、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创新、出口贸易、资源禀赋和政府支出也都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建平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3,17(2):21-25,34
我国与东盟近年来在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上有了很大发展,在前景上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同时又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挑战。机遇主要表现为双边贸易获得长足增长,直接投资迅速增加,贸易与投资合作的领域拓宽,水平提高。挑战主要表现为出口竞争加剧和吸引外资的竞争更加明显。只看到机遇而忽视挑战或只注意到挑战而忽略对挑战的深入分析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海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探讨——以中国大陆、美国及东盟五国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海外直接投资理论,利用经济部统计处2002年所编制“制造业对外投资实况调查”之原始问卷资料,分别对台商主要投资三大区域——中国大陆、东盟五国以及美国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索影响厂商对外直接投资不同区位的决定因素。概括地,为了规避台湾高昂的要素成本,厂商会选择赴中国大陆及东南亚投资;为了寻找更大的海外市场,厂商会前往美国及中国大陆投资;想要追求技术提升的厂商,美国是最佳的选择之地。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5—2014年中国对120个国家的OFDI数据,利用Tobit截尾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边投资协定促进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ICSID管辖条款在存在征收和国有化风险的情况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与东道国签订的BIT是否生效及BIT内容是否包含ICSID管辖条款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进入的重要因素,但不影响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背景下,不论从理论还是现实角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量仍将呈上升趋势.本文结合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现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进行分析,推导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背景下,不论从理论还是现实角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量仍将呈上升趋势。本文结合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现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进行分析,推导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阶段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国际直接投资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受到关注.依据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特别是Dunning的"投资发展路径假说"(Investment Development Path Hypothesis ,IDP),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滞后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对拉丁美洲直接投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对拉丁美洲国家投资现状,选取了拉丁美洲地区典型国家中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资源和能源资源、汇率、劳动力资本和中拉间进出口贸易情况的6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搜集了2003~2013年间我国对拉丁美洲地区典型国家的直接投资和其他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并经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估计结果得出上述6个因素均为我国对拉丁美洲地区典型国家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并且前4个因素影响效果为促进作用,后两个因素为抑制因素。最后结合当前投资的现状和模型估计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