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我国对石油的需求迅速增加,国际油价的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日益突出.2009年国际石油价格经历了一场绝地大反弹.本文根据国际石油的价格变化,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石油价格冲击的反应及影响.  相似文献   

2.
曾林阳 《财经科学》2008,(12):36-43
从定性分析来看,既存在支持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会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影响的理由,也存在削弱这种影响的理由,因此定性分析的结论是模棱两可的;从基于Almon PDL模型的经验分析来看,经验结果支持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在滞后6个月时会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波动产生显著影响的结论,这种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且运用Almon PDL估计模型进行样本外预测的结果与实际值很接近,因此可以得出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影响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1999年6月以来,国际石油价格飙升,短短的18个月内,国际油价从每桶10美元上升到38美元左右。今年3月起,OPEC国家增加了产量但油价并未降低。原因既有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的供求失衡也有投机者的炒作。不管怎样,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原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走高,必然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产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如何应对油价上涨的国民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的不断增长,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38个行业的月度数据,本文详细分析了2003年1月-2009年2月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PPI指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为了降低国际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政府仍对成品油定价体制实行部分调控,但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PPI指数仍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以及石化行业等高耗能行业,而这主要与各行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关。为此,我国应加快国内成品油定价体制改革,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以促使各行业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并最终有效地降低国际油价波动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价格效应。  相似文献   

6.
国际油价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90年1月至2009年3月的月度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石油价格之间的长期变动关系,其特点在于,采用稳健性较强的T-Y因果检验来分析油价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运用非对称协整技术以考察油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①长期中油价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原因;②油价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对称协整关系,油价上涨对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大于油价下跌的积极影响。基于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本文还分析了实证结果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油价呈下跌趋势,需抓住有利时机,动用外汇储备,大力购入石油资源,建立起石油战略储备;在经济复苏、油价上涨时,可以启动石油战略储备来减少石油供应冲击,从而有助于及时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油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其价格变动问题,因为油价变化要影响到各国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安全。因此,本文在考察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历史阶段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内在规律,然后提出了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六个不确定性因素。最后,对国际石油价格的走势作了判断.  相似文献   

8.
国际石油价格与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及动态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不可避免地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多元GARCH-BEKK和DCC-GARCH模型对中美两国通货膨胀与国际石油价格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及动态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国际石油价格与中国通货膨胀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美国通货膨胀与国际油价则存在双向显著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中国通货膨胀与国际油价的动态相关关系显著弱于美国,不易受到国际油价的冲击和影响。从整体上看,当前中国通货膨胀与国际石油价格的关联性并不显著,但随着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石油安全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成为中国需要应对的一个现实挑战。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未来石油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运用VAR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对国际油价波动与湖南省物价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国际油价对湖南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均有正向影响,而对居民消费价格则影响不显著;从长期来看,国际油价波动对代表物价水平的这3种指标的影响都日趋增大。  相似文献   

10.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对我国石油需求与供应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企业投资、进出口贸易及国内物价等方面的影响,并就中国如何规避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风险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