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肃  唐晓波 《技术经济》2001,20(5):54-5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的社会资源配置格局发生了深刻变迁 ,已由财政主导型格局让位于金融主导型配置格局 ,因而 ,货币政策已成为主导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的武器 ,其利钝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成败。由于我国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经济现实矛盾重重 ,改革货币政策工具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现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贷款规模控制是我国央行调控最有效的手段。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贷款规模控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其调控效率越来越低。因此从 1998年 1月 1日起 ,央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也发生了不小的调整。这种调整是适当的,也是必要的。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和调节情况看,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从发展方向、职能分工和选择搭配等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近期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效果为何不明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征 《财经科学》2007,(9):8-14
从2006年7月5日到2007年5月15日央行连续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然而,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以近期我国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现象为切入点,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传导机制和宏观经济因素三个方面探究了我国当前调整存款准备率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准备金付息制度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恩涛 《经济评论》2007,148(6):102-106,118
研究发现,在我国,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扭曲效应很弱。因此,它赋予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以新的内涵和工具功能,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转型期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而且可以将准备金付息制度打造成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相似文献   

5.
于辉 《经济咨询》2006,(1):34-35,33
1997年下半年伊始,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国内多年积累矛盾影响,国内外经济增长环境空前严峻,物价持续走低,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货币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这种需求紧缩情况,中央银行采取了多项旨在反通货紧缩,反经济衰退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取消贷款规模限制等,但直到2002年中旬中国也未走出通货紧缩阴影。至2003年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过猛等问题已非常突出,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为此,央行频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配上窗口指导及其他有力行政性措施,意图予以收缩信贷。但从全年看,2003年仍为亚洲金融危机后货币、信贷同比增长率最高年份,而且也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贷款增长速度高于货币增长现象。2004、2005年,中央银行依然采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对冲操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入货币政策操作程序这一有效的分析框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涵义、特征和研究目标,并探讨了其对研究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选择的意义.以此为基础,我们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进历程,并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为超额准备金程序.  相似文献   

7.
证券回购作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调整货币市场流动性,而且是反映市场合意利率水平的一个重要显示机制,从而为中央银行提供有关短期利率预期的重要信息。目前,国债回购已经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银行间国债回购操作的货币政策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日益明显的通货膨胀趋势,中国人民银行自2006年4月开始通过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利率等货币工具拉开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大幕。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存款、信贷、资金等业务以及银行收入、资产质量的影响利弊共存,商业银行应正确应对,做好相应的准备。近期央行不断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9.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仅是宏观经济条件变化的结果,同时又对宏观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货币政策方面,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及其实施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传我国金融创新下的货币政策制定及其操作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之一,其货币乘数效应会给社会金融及经济带来较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对存款准备金率进了频繁调整,表明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1.
"公告操作":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范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期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反映出“公告操作”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并在利率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发展趋势。实践表明,“公告操作”更为简单透明,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在货币政策的未来发展中,“公告操作”极有可能成为中央银行另一个有力的政策操作工具。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底,宏观调控确立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总体要求。自2011年11月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共下调3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并没有出现市场预期的较大力度调整。未来货币政策动向尤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多个交易日的国债数据,利用SV模型通过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参数得到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通过研究货币政策调整前后利率及其结构的变化,发现:长短期利差可以较好的反映货币政策状态;准备金率的调整对短期利率影响较大,而对中长期部分则效果不明显;货币政策信号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影响不大。同时,基准利率的调整能有效配合准备金率的调整,通过改变投资者预期来吸收过多的流动性。结果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胡梅娟 《经济师》1996,(6):30-31
公开市场业务应成为我国核心货币政策工具胡梅娟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金融宏观应采取间接调控手段已成为共识。比较间接调控手段所使用的三种货币政策工具,我们就会发现,由于每项货币工具的调节重心、作用机制、作用强度各不相同,所要求和所必需的客观条...  相似文献   

15.
周涛 《财经科学》2006,(11):1-8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货币信贷居高不下,我国经济过热的风险仍然存在.央行在将近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提高利率以抑制过快增长的货币信贷.本次货币政策的目的将限于通过抑制信贷过快膨胀来平滑经济增长,其理想效果是防热而不会致冷."稳健"仍会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继续加息不是央行的最优选择,高固定资产投资、高经济增长速度仍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论德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肇伯 《经济学家》1995,(4):98-106
  相似文献   

17.
许琳 《经济研究导刊》2013,(14):172-173
我国房地产市场亟须进行宏观调控。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有不同的影响。以2006—2011年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得出结论:提高实际利率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价,而提高广义货币供应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价。并从理论上论证结论的合理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望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兴国 《经济师》2001,(9):212-213
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当中 ,借入的数量占绝大多数 ,且有相当多的超额准备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央行对准备金支付较高利率有关 ,央行应调低准备金利率 ,使商业银行将该部分资金投放到市场 ,使整体经济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末发生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及全球很多国家的经济跌进深渊.为了挽救经济及改善失业率,英美日等先进国家均先后推出了宽松货币政策,如量化宽松措施及扭曲操作.本文除了罗列美国量宽政策过去及最新进展之外,亦尝试从一些事件研究中归纳出该措施对长期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及股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