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情态动词作为一种特殊的助动词,其用法和意义构成了一个变化纷纭的系统。文章从Langacker的认知语法角度对情态动词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探讨,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情态动词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任春厚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2):60-61
英语中表示推测意义的情态动词有很多。不同的情态动词表示推测的语气、确定程度各不相同;相同的情态动词在不同的句子中表示推测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掌握它们的用法及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3.
刘士闵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28-29
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注重口语训练,而口语教学中很多情态动词should、will和can等过多使用义务情态而过少使用认识情态,情态动词与否定词not和人称代词搭配时倾向少用缩写形式以及情态序列多用于肯定句与疑问句中少用等等。文章通过比较情态序列,探讨英语口语教学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角度看汉英语言的空间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00-101
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关于隐喻有指称说、替代说、转移说、变异说、分类说、互动说、语用说、语义说、认知说等等,其中认知说不仅解释了语言现象,而且还解释了人们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等人类心智的本质特征,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汉语的“上”和“下”,英语的“at”、“on”、“in”为例,具体地从认知角度看汉英的空间隐喻。 相似文献
5.
朱晓红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91-93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人们借助于隐喻实现了语言行为、社会活动等诸 方面的概念,即将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到方位性隐喻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表达抽象概 念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在认知型情态的使用上,学习者存在多用、少用、使用不当和用法单一等问题。研究表明,认知型情态在学术话语中是一种重要的人际意义实现手段。在英语教学和论文写作中需提高学生对认知型情态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林株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73-78
情态是语言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语言学极大地拓宽了情态的范围。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在对英语情态系统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英汉情态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语言的情态都可以通过定式情态操作词、情态附加成分、情态隐喻、名物化结构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但英语和汉语都有十分复杂的情态系统,因而在情态表达语的具体形式、功能和意义上都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李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5):118-119
英语过去时在运用中与其时态定义看似矛盾,然而从隐喻认知角度分析,这是人们在空间域中形成的某些意象图示通过隐喻映射到时阃域,再进一步映射到心理域的结果,这一过程正好反映了人们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中国大学生口笔语中情态动词的使用特点,并对比分析在不同语体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笔语表达中都倾向于使用核心情态动词表情达意;(2)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中过多使用如:can、must、should等断言性情态动词,笔语中虽然也存在过多使用can、should的问题,但仍能够灵活使用委婉情态动词may、could、would;(3)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使用的核心类情态动词显著多于笔语中的核心情态动词;(4)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即兴表达中未能熟练运用如dare、need、usedto、besupposed to等边缘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只能过多依赖使用高频半情态动词haveto。 相似文献
10.
何晓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5):133-134
本文从语法表现形式及情态量值两方面来探讨和研究英语人际意义的情态隐喻,情态隐喻主要有六种语法表现形式,通过它们达到表现说话人自身看法的效果的目的。情态隐喻分为客观隐喻表达与主观隐喻表达,分别有高、中、低量值,且是相对的。通过这两方面可以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1.
日语动词中部分动词在形式上不通过"レル"或"ラレル"的变化,而在词汇意义上就具有被动意义,以该类动词是否可以取得动作、作用所涉及的对象为出发点,将该类被动动词分为自被动动词和他被动动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隐喻认知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3):105-107
把隐喻认知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应优先重点学习基本范畴词汇,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多义词汇教学,利用隐喻概念进行词汇总结,并在词汇教学中介绍词汇隐喻的文化内涵等,以帮助学生准确高效地学习英语词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英语词汇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其中经济类英语新词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基于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经济类新词的构词方式、隐喻机制以及功能,试图为理解该类词汇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疾病隐喻是人们将熟知的、常见的一些其他领域的概念映射到疾病领域而产生的,它也是一种以话语为框架、以词为焦点的话语现象。疾病隐喻的使用与理解实际上都是受关联原则支配的,可以运用语用学的关联认知理论对疾病隐喻的产生与理解机制进行阐释,这对英语教学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英汉空间维度词“高”的认知隐喻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大量的语料,系统地对比分析空间维度词"高"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高"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情感域、声音域、社会地位域、数量域、程度域、社会评价域和时间域。 相似文献
16.
刘景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5):76-78
以Lakoff的体验哲学的ICM理论为基础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揭示了语篇连贯的本质,对语篇连贯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认知世界分为ICM(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和背景知识。语篇理解过程是人们头脑中的ICM和背景知识不断激活的过程。一个语篇所提供的信息通过激活机制符合理解者头脑中的ICM和背景知识,这个语篇就具有连贯性。 相似文献
17.
邓克凤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6)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有相互联系的意义。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是从典型意义通过辐射和连锁的方式向其他意义进行语义扩展的,其中隐喻和转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差异巨大,呈于以上发现,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与一般语言能力相比,被试者隐喻认知能力普遍低下;个体隐喻认知能力现不均衡发展状态;并发现有五大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被试的隐喻语言习得及认知效果。基站在认知的视角上对隐喻认知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认知和有效管理之间有着内在的辩证关系,整个管理理论的演进发展过程表明它是一个以不断追求有效管理和不断更新认知的辩证过程。今天的管理,要在把握现今管理时代的重要认知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进行有效管理的认知重点,如核心生产要素的转变,管理角色的变化,管理工作重点的变化等。只有实现这些认知重点的转移,才能实现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