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工作》2002,(3):38-41
根据大部分专家学的共识,城市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进程。与这种经济结梅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和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推进湖南城市化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人口比重逐步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城市化是工业化题中的应有之义,城市化水平是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作为经济过程的工业化和作为社会过程的城市化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共同推进着现代化。湖南经济整体实力的差距和潜力,也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两个方面。与全国相比较,2000年,我省工业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3个百分点,全国为50.9%…  相似文献   

3.
王曙光 《现代乡镇》2005,(10):42-46
城市化包括城市经济活动相对比重的量的扩张和以现代化为内容的质的提升,其核心内容是人口的城市化。如果只有量的扩张而没有质的提升,即进入城市或被划入城市的人口没有被城市文明同化,不能算真正的城市化或称假城市化。  相似文献   

4.
程承 《北方经济》2011,(5):73-74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与乡村间的差异日益明显,这种差异产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该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具体说来,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的过程。一般说来,城市化通常包含以下几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的历史性结论认为,城市化是人类走向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是社会经济发展并且总量发生根本性变化后一个自然集聚的结果。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城市化的发展过程。纵观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多是由18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始,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 ,我国在加速发展工业化的过程中 ,由于历史的因素和人为的原因 ,压抑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1998年 ,全国非农产业所占比重达到81.6 % ,而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仅为30.4 % ,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极大地制约了市场容量的扩大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迈进 ,城市化的滞后更成为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障碍。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已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知识与其他资源相比 ,具有非消耗性、可共享性、可传播性、非稀缺性的独特…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化的背后--农业的潜在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发展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的精神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和强化.2000年中央提出<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各地掀起"城市化"和"工业化"甚至是"经营城市"的浪潮,致使大量的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途,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形成了四千万的失去土地又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存在,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论城镇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凡 《特区经济》2005,(2):17-19
不同的社会学科对城市化进程的实质的描述是不一样的。经济学认为城市化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一种城市性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人类居住和经济布局呈现出日益集中化的过程。概括地讲,城市化实质上是一个全体居民市民化或农民的非农化解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服务业也称第三产业,是在人类的物质生活丰富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是以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在质上的进步更多地由第三产业来表现,通过第三产业在全社会各领域内的全面渗透来实现。近年来,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大,第三产业作为城市化后续动力则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云南财贸学院主办,云南财贸学院经济系和《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承办的2005年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29~30日在昆明召开。参会代表就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农村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会上专家们提出了若干建议:一、建议研究制定衡量城市化水平的科学、合理、可行的指标体系目前许多地方存在单纯以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代替城市化的进程和水平的倾向,忽视了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社…  相似文献   

11.
混乱和无序:拉美城市化的教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东振 《科学决策》2005,(6):36-38,39
长期以来城市化被视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拉美的城市化改变了该地区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很多方面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一些传统观念,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拉美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失误,留给人们许多教训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一、簇群式城市化空间架构的展开规律城市化的空间架构主要取决于这几种因素,即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人口变动和迁移、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经济增长对投资、消费、技术、社会结构起决定作用,并通过的推力与拉力导致城市从低级向高级阶段的迈进或“起飞”;技术进步源自于城市中  相似文献   

13.
关注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定义及本质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工业化以后所特有的现象.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农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出现了人口从以农业活动为主的农村向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城镇转移的过程,城市人口比重日益增大,城市数目迅速增加,这就是城市化的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化的战略思考张锐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证明: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贫穷落后走向文明富裕的必由之路,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发展总趋势。因此,城市的发...  相似文献   

16.
宋国庆 《南方经济》2003,(10):75-77
经济转型的过程是一个包含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等社会经济各个方面转变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和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试图对广东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特征作具体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希望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体现.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工程师A·Serda 1867年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11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1.3%,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标志着我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实施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既是城市化发展本身客观规律的需要,又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8.
姚雷 《辽宁经济》1997,(5):34-34
辽宁省农村城市化道路的思考●姚雷农村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进入9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城市文明”对农民变得越来越有诱惑力,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逐步被认为是适合国情的农村城市化。因此,把发...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业可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在中国,服务业的定义范围包括除农业、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水电业外的所有部门。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往往是最高的也是差异最大的;一般而言,低收入国家在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会经历服务业相对工业占GDP份额的下降。随后在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后,服务业将一跃成为主导产业。然而2013年数据显示,中国的服务业占GDP比重不到一半,而就业比重更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建设是在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科技、经济、社会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体。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科学技术为经济活动开拓新领域,新范围,并已全面渗透到社会机体的一切领域,促进社会的科学化进程,是振兴经济和改变社会的重要手段。同时,经济、社会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格和组织管理形式,决定着科技发展的规模和组织形式。科技、经济、社会系统不仅独自发展,而且相互促进,从其他系统的发展中得到进步,它们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是,科技、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