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健 《经济》2010,(Z1)
从京都到哥本哈根,其目标是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以此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自1992年以来增加了近三分之一,每年大约300亿吨;由于气候危害,70亿人口中约有十分之一可能因海平面上升而失去家园,这是一个人类几乎无法承受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从京都到哥本哈根,其目标是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以此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自1 992年以来增加了近三分之一,每年大约300亿吨;由于气候危害,70亿人口中约有十分之一可能因海平面上升而失去家园,这是一个人类几乎无法承受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张健 《经济月刊》2010,(1):31-31
从京都到哥本哈根,其目标是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以此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自1992年以来增加了近三分之一,每年大约300亿吨;由于气候危害,70亿人口中约有十分之一可能因海平面上升而失去家园,这是一个人类几乎无法承受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新高,新高,再创新高,地球每年都向大气排放出比上一年更多的二氧化碳.尽管举办过多次大型的气候会议,尽管气候学家发出过无数次的警告和呼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仍然遥遥无期.仅2007年一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竟不可思议地达到30亿吨.为了保护地球免遭"气候虚脱",科学家们提出了他们阻止地球变暖的"巨型"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湿地是地球上除海洋、森林以外的第三大生态系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净化水体、涵养水源、调节局部气候、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湿地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在厌氧菌的作用下,湿地每年都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尤其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湿地微生物活跃度进一步增强,使得湿地甲烷排放量持续快速增加,目前已占全球甲烷年排放量的30%左右。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6.
<正>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但污染物排放量却逐年下降。2022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2年)》,其中的一组数据引人关注。从2018年到2021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分别为3.27亿辆、3.48亿辆、3.72亿辆、3.95亿辆,而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4065.3万吨、1603.8万吨、1593万吨、1557.7万吨。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变暖已对人类生产与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利用统计实证的方法验证了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与全球平均气温变化之间的关系,利用相关、回归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又是引起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节约能源,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自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举行的哥拳哈根气候会议后,研究某一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浙江省1985-2008年消除通货膨胀影响的人均GDP为经济增长指标,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料生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为环境质量指标,分析浙江经济与环境状况,并进行协整分析,进而建立相应的计量模型.研究表明:浙江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料生产量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如果按当前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状况评价,浙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并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9.
《环境经济》2009,(10):8-8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等研究成果日前在北京发布。《报告》以2005年为基数,以2050年为结点,预测了到2050年我国年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胡秀莲说:“我们定义的基准情景是78亿吨标准煤,节能情景是66亿吨标准煤,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可能是56亿和50亿标准煤。”按照上述四种预测,到2050年我国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将在122亿吨到87亿吨之间。  相似文献   

10.
由于油气开采过程中存在甲烷散逸排放的气候风险,所以油气行业(包括页岩气开采)是甲烷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甲烷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4.3%。  相似文献   

11.
3 症因3.1 人口生存压力大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00年,我国人口将发展到13.5亿,如果不采取措施,人均耕地仅0.067-0.086ha,森林覆盖率将下降到8.5%,草场面积减少到0.2亿ha,土地退化面积将增加到0.104亿ha,中等干旱年缺水总量将达106-480亿m~3,工业固体废料排放量达6.9亿t,废水年排放量达412,9亿t,废  相似文献   

12.
能源结构变化与中国碳减排目标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根据荷兰环境评估局(MNP)对全球CO2排放的评估报告,2006年中国CO2排放较2005年增长11.8%,达到62.3亿吨,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1]2007年、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攀升,分别达到67.2亿吨和71.2亿吨,占同期世界总排放量的24.3%和25.3%,且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这种增长的趋势将依然不会减缓。然而迫于环境和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中国降低碳排放的双重压力,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气候大会上,  相似文献   

13.
过去50年是全球气候变暖最显著的50年,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担负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任。文章采用表观能耗估算法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历史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优先的发展模式导致了我国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每年递增,但是单位GDP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却比较低,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平相对发达国家也较低。文章研究结论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捷克开发出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以来,捷克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申请加入欧盟以来,不断完善和健全环保法律法规,把对水资源的保护列为整个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出了具有捷克特色的先进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并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1.污水处理现状由于修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特别是大型污水处理厂,过去几年捷克污水的排放量在逐年减少。如1989年全国污水排放量(排入公共污水管道系统)是8.78亿立方米,当时污水初级处理率仅有71%,到1999年全国污水排放量减少到5.92亿立方米,其中95%经过适当方式处理。1990至1999年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333个,199…  相似文献   

15.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2007年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问题的国家方案;2008年10月我国又首次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的白皮书,这些纲领性的文件都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对气候问题的高度重视;2009年11月26日,我国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这更是推进低碳经济战略的具体行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低碳要"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蔡星 《环境经济》2024,(4):54-55
<正>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而位于镇海区内的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宁波基地的核心板块,2022年其产值为3248亿元,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化工园区前列。但与此同时,以石化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导致区域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大、隐蔽性强、监管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热点     
<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约249亿元2月26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北京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来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正在积极推动、争取尽快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首次扩围。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已达到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相似文献   

18.
刘雅静  田硕 《环境经济》2023,(17):58-63
<正>河道水环境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包括河流及滨岸范围内所有的环境和生物要素,在排涝、补给地下水、改善局部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建设用地增加、水网密度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增多等因素的叠加作用下,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频发。水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行动不断深入,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目前中国经济仍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巨大,居世界首位,发展低碳经济无疑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8国集团财长会议6月14日在日本大阪闭幕。为了更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这次会议取得的成果之一是成立了“气候投资基金”,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帮助发展中国家使用先进清洁技术的“清洁技术基金”,另一部分是支援相关国家实施保护森林等计划的“战略气候基金”。据悉,在今后的3年内,日本、美国和英国将分别出资12亿美元、20亿美元和8亿美元,加上其他国家的出资额,该基金总的规模估计约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