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5月12日下午2:28分,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这次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灾难,有人估计,这次大地震给四川及周边地区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5000亿元。而巨灾面前,我国的保险业尽管很努力却还是没有承担起应有的那份社会重责。这时,人们开始反思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国外巨灾保险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其借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巨灾风险形势十分严峻,一年之内连续发生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两次巨灾,造成了惨痛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本文拟通过分析美国、日本、新西兰及欧盟主要成员国等的巨灾保险发展模式,并从承保主体和范围、巨灾风险控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几种模式的比较,从而借鉴国外的成功之处,提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下的巨灾保险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巨灾风险分散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球巨灾频发,由此造成的损失也迅速攀升。中国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2008年的中国经受了年初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但我国巨灾风险分散相对滞后。因此,研究巨灾风险管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外几种典型的巨灾风险分散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巨灾风险分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外巨灾保险发展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年初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和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一年之内发生在我国的这样两次巨灾,造成了惨痛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巨灾风险形势十分严峻,迫切需要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巨灾保险体系。该文通过分析美、日及欧盟主要成员国等的巨灾保险发展模式,并从承保主体和范围、巨灾风险控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几种模式的比较,从而得出对我国发展巨灾保险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构建我国地震巨灾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的罕见雪灾及四川汶川的地震等巨灾的发生,警示我们建立地震等巨灾风险保险体系是当务之急。通过对日本地震巨灾保险体系的研究,提出我国应从国家财政支持及政府积极参与、保险公司积极开发保险产品和提高经营策略、发展资本市场以实行巨灾债券证券化等三个方面建立我国地震等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袭击我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尤其今年接连发生的洪水使得社会各界再次呼唤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制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每一次巨灾的发生都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然而保险行业在巨灾面前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原因在于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参照国外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初步制定出三方共同参与,以五个环节为关键的巨灾保险制度建立思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袭击我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尤其今年接连发生的洪水使得社会各界再次呼唤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制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保险的框架思考——兼论国际典型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伟 《资本市场》2008,(7):26-29
本文以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为背景,讨论保险在地震等巨灾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分析中国地震保险的历史和现状,并在国际地震保险典型模式比较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地震保险制度构建的框架思考。  相似文献   

10.
葛龙 《时代经贸》2010,(18):220-221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袭击我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尤其今年接连发生的洪水使得社会各界再次呼唤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制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馥  梁静 《经济师》2005,(12):147-148
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身、财产损失,巨额的灾后重建费用引起了人们对巨灾风险的再度关注。文章通过对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以巨灾风险的事前、事后管理为线索,重点对比了巨灾再保险、巨灾债券等多种处置巨灾风险的手段,并强调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旨在探索提高我国巨灾风险管理水平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12.
巨灾基金及相关会计的建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炜 《现代财经》2007,27(5):48-52
巨灾发生概率低而破坏性极强,危害性极大。为防范巨灾风险并减少其造成的损失,极有必要建立巨灾基金和巨灾基金会计,通过巨灾基金会计对巨灾基金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3.
崔泽园 《经济师》2009,(6):173-174
文章通过对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巨灾保险制度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建设的不足与差距。对我国巨灾保险市场现状的分析显示,我国巨灾保险市场存在着巨大的保险需求和有限的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解决巨灾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在法律体系完善的前提下、构建政府与商业性保险公司共同运作的巨灾保险体系,从而实现制度供给的增加。同时,完善金融制度改革,为巨灾保险基金、巨灾风险债券的设立和发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日趋集中,巨灾风险造成的损失日益加重,传统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巨灾风险证券化是金融创新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在国外发展迅速,对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巨灾风险的可保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灾风险是否具有可保性,决定了巨灾风险能否通过保险的方式来分散风险.按照建立在风险组合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可保条件,巨灾风险不具有可保性.学界和实践部门关于巨灾风险是否具有可保性.仍未达成共识,甚至意见相左,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保险实务界频繁地变动地震险等巨灾保险险种,严重制约了保险这一经济手段在灾害重建和恢复中后所发挥的作用.本文拟对巨灾风险是否具有可保性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在承保技术以及风险管理科学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支持条件下,巨灾风险是具有可保性的.为此,提出了拓展巨灾风险的可保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巨灾频发且后果较为严重的国家,农业巨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农民面对农业巨灾,缺乏基本生产和生活的保障。我国应借鉴国外巨灾保险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农业巨灾保险的立法工作,建立多层次的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逐步构建完善和谐社会下的巨灾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国外在应对巨灾风险的理论研究、融资机制建设以及灾害风险的分担方式选择上,都要早于中国.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其他国家对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从中汲取经验、总结其特点、探索每种应对灾害风险的分担机制和补偿方式中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我国构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应对巨灾的多元化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8.
巨灾风险的发生频率越来越大,损失程度越来越高,加深对巨灾风险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对巨灾风险的管理.本文从风险分散和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巨灾风险的可保性,进而利用巨灾保险管理巨灾风险,分散转移巨灾风险,在资本市场为巨灾损失融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巨灾频发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政府承担损失担保的兜底角色。随着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逐步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化解巨灾风险的时机已逐渐成熟。本文从全球巨灾回顾入手,总结了以巨灾债券为主的巨灾风险金融防范多样化手段,并结合实例探讨巨灾债券在我国应用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巨灾风险事件不断发生,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意义凸显,特别是巨灾保险基金的建立,为巨灾应急与损失补偿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与制度保障。本文考察了美国、英国、土耳其和加勒比地区的巨灾保险基金,对其中三种基金运作模式从融资、投资、管理机构、损失分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对比研究,并从中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基金运作模式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