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可持续理论的太湖流域污染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水平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随着长期以来经济利益的驱使,太湖区域面临严重的水污染。2007年蓝藻危机爆发,敲响了流域治理的警钟,但10年的治理成效并不明显。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主导的博弈,深入分析太湖水污染的形成根源,并基于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可持续理论,提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太湖污染综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湖蓝藻事件的爆发,给江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而目前关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有人涉及。WSR方法论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工具。因此将WSR方法论应用到太湖蓝藻事件社会影响的分析中,并通过事理—人理(SR)的EAPs概念模型建立,对太湖蓝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从居民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环境意识、社会就业、公共服务六个方面进行详尽的分析。旨在通过对太湖蓝藻事件社会影响的分析,为研究社会系统和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7,(14):30-30
又到盛夏时节,本是嬉水畅游的好时光,但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屡屡耳闻目睹的却是水污染、水危机厂——太湖蓝藻暴发尚未结束,巢湖蓝藻污染又接踵而来;湖北宜都因上游工业污染导致全市停水“一波未平”,江苏沭阳饮用水源受污染、城区20万人断水“一波又起”。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痛陈时弊的的一番话,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两年前的松花江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事故高发期;而今年夏天以来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暴发,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5月29日,无锡太湖局部水域爆发蓝藻引发无锡城市水危机,小小蓝藻在一夜之间打乱了数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也触痛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敏感神经,它如同一个引子,将我国  相似文献   

5.
大事观点     
《新财经》2007,(7):8-9
事件太湖蓝藻泛滥引发居民用水危机江苏无锡因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引发了一场城市饮用水危机。事发后,无锡市市长毛小平表示,免收无锡全市居民半个月用水费用。本刊观点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太湖的治理不是今天才开始,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在取得工业化和城市化辉煌成就的同时,巢湖蓝藻、淮河水污染及雾霾天气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笔者计算了安徽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并利用相关指标对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7.
最近的几个月,相继发生于陕西凤翔、湖南武冈和昆明东川的"血铅事件",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这仅仅是中国众多环境污染事件中的三例,从早些时候的松花江水污染、太湖蓝藻大爆发,到盐城断水事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地方原来的蓝天碧水已被现在的灰天暗日所替代.沙尘暴、泥石流、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一次又一次地敲打着我们脆弱的神经,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太湖蓝藻事件,青岛浒苔事件等一系列生态灾难也一次次向我们敲响警钟: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镇江市水污染现状、原因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城市水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城市水源污染突发事件逐年增加,其具有危害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将可能爆发城市停水、企业停产、饮水中毒等严重问题。镇江市地处长江下游地区,城市居民饮用水大部分来源于长江。一旦长江水源遭遇污染,镇江市的供水系统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经济、社会及生态安全问题。因此需迫切分析水污染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地方原来的蓝天碧水已被现在的灰天暗日所替代。沙尘暴、泥石流、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一次又一次地敲打着我们脆弱的神经,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太湖蓝藻事件.青岛浒苔事件等一系列生态灾难也一次次向我们敲响警钟: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在滇池外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的条件下,研发和集成内负荷控制技术显得日益重要。有效削减滇池内负荷,将进一步减轻滇池的污染压力,改善水质,为恢复滇池健康生态系统创造条件。本课题系统勘测了滇池底泥储量和污染分层,揭示了滇池全湖内源氮磷释放风险,阐明了滇池沉积物氮磷释放主控因子,建立了沉积物内源污染风险分区分级体系,提出了滇池内源污染近期、中期和远期治理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滇池外源负荷和内负荷系统评估,估算了滇池内负荷总量,揭示了滇池内负荷的来源,诠释了滇池内负荷形成的累积机制、释放机制、周转机制和生态因子驱动机制,定量了内负荷对滇池水污染的贡献,提出了基于内负荷控制的滇池水污染治理对策建议;课题在滇池集聚区藻源内负荷物理阻隔与富集技术、蓝藻控制空间构建技术、内负荷原位控制及基于水生植物修复的内负荷控制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形成了滇池内负荷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体系,并在滇池外海北岸0.25km~2蓝藻集聚区进行了技术效果验证,技术示范区建成前后水体透明度平均提高了54cm,藻类生物量下降了84%,内负荷削减了30%,实现了技术示范区内负荷有效控制,水质明显改善。研究成果被列入《滇池流域"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滇池草海生态修复方案》,并在"滇池草海生态治理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有力支撑了滇池的水污染控制和富营养化治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7,(12):32-33
江苏无锡太湖蓝藻事件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这些日子,环保局和地方政府都在为这一书件忙碌,而此时,中国围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表示,七大水系中,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同时,太湖、滇池为劣五类水质。在生态和环境学者眼里“这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整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秦诗立 《浙江经济》2007,(16):29-29
今年来我国太湖、巢湖、滇池三大湖泊相继爆发蓝藻污染事件。整体上,我国大江大河、平原水网的污染非常严重,已影响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改变目前“以治为主”的污染防治理念和体制安排,加快建立污染“以防为主”的体制机制,将是扭转我国环境污染不断恶化态势的根本选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蓝藻治理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蓝藻产生的危害性,综述了现有国内外的蓝藻治理方案,其中详细介绍了蓝藻毒素的去除方法、国内外现有治理蓝藻打捞的专利技术、以及事前控制措施等。并对今后蓝藻治理工作重点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蓝藻暴发是太湖面临的重大水安全问题,通过分析蓝藻的生理特性,结合太湖的气候特点,得到蓝藻水华形成的原因为营养盐和气象条件。水体污染造成的富营养化是蓝藻生长发育和暴发的基础,而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条件是蓝藻暴发的必要条件。只有上述条件同时具备.才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蓝藻暴发。现有的蓝藻治理措施主要有源头控制、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态修复等。  相似文献   

16.
南焱 《中国经济周刊》2013,(48):20-25,88
农村农业的污染"贡献"最大治理的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太湖水按期达标难实现自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爆发以来,6年过去,太湖污染仍未"脱困"。2007年,太湖流域长期的污染累积最终爆发,造成城市停水,多地饮源地水质恶化。江苏省政府自2008年以来,每年省级财政拨付20亿专项进行太湖治污,并要求地方政府按照当年财政新增收入的10%~20%进行配此后,江苏在太湖治理中先是重点处理了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处理也显成效唯独在农业面源污染方面似乎进展不大,有机农业发展也遇到困境。  相似文献   

17.
地面沉降与“禁采地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地面沉降的概况、成因,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特点、防治措施。太湖蓝藻爆发,无锡自来水告急,说明建立应急水源的必要性,地下水非常适合作为备用应急水源。从水资源特点讨论了禁采地下水的人大决议有修改的必要,改禁采令为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的法规,人类完全有能力做到既控制地面沉降,又适当开发利用了地下水资源,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治理太湖水平,通过梳理十三年来太湖治理的现状,分析得出当前太湖治理依旧存在蓝藻呈持续爆发态势、治理面临多重困境、区域协同机制尚待完善、未妥善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基于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从坚持创新的角度,综合利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手段,提出太湖治理可以从智慧监控、智慧政务、智慧决策三个方面突破治理瓶颈,实现科学治太、精准治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蓝藻在我国多个重要淡水湖泊频频暴发导致水环境进一步恶化。蓝藻暴发是湖泊富营养化之后生态系统的一种异常响应,其发生的原因与气候、湖泊营养条件如氮、磷浓度及其氮、磷比值等因素有重要关系,并与蓝藻自身的生理特性有密切关系。部分蓝藻种类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在对光照和营养盐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导致其在特定条件下暴发性生长而形成"水华"。对于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与控制应以源头控制为主,对于暴发性生长的蓝藻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机械和生物的办法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0.
张百加  姜欣 《辽宁经济》2014,(11):40-41
文章着眼于沈阳市水污染责任保险市场化的推行,在分析和借鉴国外成熟的水污染责任保险机制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分析了沈阳市水污染责任保险市场化的必要性,并提出沈阳市水污染责任保险市场化的对策建议,以便更好的探索水污染责任保险市场化的路径,促进沈阳市水资源的保护,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