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引入城市收缩的研究将为学者专家和政府规划部门提供一个崭新的观察视角。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是建立在增长模式下采取的顶层设计,这与德国等欧美国家收缩城市早期的城市发展主导范式一致。本文通过对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城市收缩现象的观察与研究,认为去工业化、全球化、郊区化等历史与现实问题最终将成为全球城市收缩形成机制的一般规律。虽然中国总体上不存在城市收缩问题,但是不同城市区域却仍然表现出典型的收缩现象。政府应以前瞻的视角预见城市增长与衰退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因势利导以强有力的经济政策和鲜活机制加强对中小城镇的规划发展与金融支持,科学协调规划的刚性和市场灵活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边缘的无序发展与蔓延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与科学发展较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有了明显的加快,设市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及城市规模都有了相当的提高,据统计到1996年末我国城市数量已达666个,简制镇数量达到了17770个,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在人类创造文明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人类活动与居住环境之间的生态矛盾,破坏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这种被破坏的生态现象,不仅仅产生于城市中,它同时也正在逐步扩散,波及周边的乡镇。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上海经济社会得到极大发展,已经具备建设全球城市的条件。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符合国家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定位。中国改革的愿景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海全球城市的建设必须符合中国改革的愿景目标。上海需要在全面开放的环境、全球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水平、法治化制度环境、城市治理模式等制度环境方面取得突破,营造与全球城市相适应的体制和制度。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日益发展所带来的有关居住环境与生活设施等方面的问题,确实是现代生活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已经出现的矛盾;一个是现代城市人口惊人的增长,与有限的城市田地的矛盾:一个是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与落后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对有限的城市用地进行更有深度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组织生活。采用商店——住宅综合楼(以下简称商住楼)这种建筑形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下面根据笔者几年来的设计实践体会,就商住楼设计中的建筑组合形式及结构处理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水是人类生存的命脉,经济发展的动力。当今,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建设在不断更新,水资源紧缺与人类生存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城市生活中洗车、绿化灌溉、清洗街道等非饮用水使用量的数字不断增加,给淡水资源本来就匮乏的我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包容性发展与城市市民幸福指数——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丽  姚荣 《经济导刊》2011,(10):22-23
21世纪的中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转型期,属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经过1978年以后的经济快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日益显露。城市是人类生活的载体,城市的核心功能是为人们提供最大的便利。幸福指数越高的城市,自然会吸引众多的人流、汇聚更多的人才、引来大量的投资、聚集大量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人类聚集和生活的场所,随着人类的进化不 断发展。理想城市应当符合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能满足 生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需求,也能提供有益人类健康的适宜人 居环境。“绿康城市”论就是当今缓解“城市病”与“城市人 群病”的理想模式之一,而日本东京城市中心“大手町之森” 正是“绿康城市”论的实践先驱案例。基于人、自然和城市三 者之间的关系,追溯欧美、日本与中国理想城市的发展历程, 并对进行建设“绿康城市”实践时应坚持的原则与构成要素进 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利用强度的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剧,这种现象已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通过对西安市发展低碳城市建设的情况调查与分析,了解到西安市在建设低碳型城市过程中所具备的一些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在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实现低碳经济模式下,“低碳城市”的合理规划与建设,从而有效推动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们观测到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在增加,全球气候在变暖,南能O2层出现了空洞,这种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目前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注,这直接涉及到人类和社会以及生物的未来生礅和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11.
周游  乐肇炜 《城市建设》2010,(4):433-433
环境保护是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体育运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的表示,体育的发展过程是对自然环境利用与保护的矛盾统一。生态体育是生态文明的内涵之一,它在推进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城市生态体育的运行和发展要尽力与环境保持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的热岛效应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环境危机日益突出。城市热岛效应作为地区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使传统城市发展模式走向了困境。解决环境问题和城市化之间矛盾的途径,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给出了城市化及应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构筑社区平台:城市反贫困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贫困问题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政府实施农村反贫困政策取得很大成绩、农村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小的同时,城市的贫困现象却日益严重,并在城市社会中引发了诸多经济、社会矛盾,从而对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浦一舟 《新经济》2006,(1):38-43
正如在很多其他涉及中国城市问题的表现一样,在“解限”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上,北京不过是中国城市的一个典型而已。作为一座城市,北京是矛盾的;而北京这座城市的矛盾就是城市中国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周道炯日前在京举行的“城市发展世纪论坛”高级研讨会上,向到会的众多专家、学者和100多位市长发出呼吁:要尽快扭转城市研究滞后的局面。 周道炯说:“21世纪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的世纪,是以城市为中心实现全面现代化的世纪,也是我们迎接空前挑战、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世纪。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性,站在新千年新世纪的高度,把中国城市发展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此,我们应当积极组织和开展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包括城市经济、城市环境、城市社会、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期以来,地球的环境及人类生存和发展问题成为了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同许多国家一样,面临着气候变暖,臭氧层耗损,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水源破坏以及各种灾害频繁发生。人类遭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这都是人类不重视生态环境,特别是乱砍滥伐森林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些现象使人类认识到森林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改善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解决好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成为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待转移和城市“民工荒”问题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出现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农民工权利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分不开.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背景下,要妥善解决上述矛盾,应当着重促进农民工素质的提升并且加强农民工的权利保障,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影响。环境问题在全球日益升温,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报告在国际上不但迅猛发展而且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与环境问题联系在一起。企业环境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更为突出。而我国在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都相对落后,随着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国际化程度的加大,非常需要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以促进环境的改善,实现经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研究表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普遍忽视了产业发展问题;国外生态城市产业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已严重滞后于实践,急需针对中国现有城市和新城开发的产业选择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分类指导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型,城市作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单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城市化迅猛发展所产生的问题,不同领域都试图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或目标,其中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被广泛地研究与应用,但这些讨论和实践多限于宏观上对城市的社会、资源、经济、环境各个子系统的理论探讨,并且在原有的城市发展中没有充分考虑信息流在城市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数字城市的提出为城市循环经济的研究和实施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数字城市作为信息载体和技术平台,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同时循环经济的发展又极大丰富了数字城市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