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乡镇企业》2013,(8):92-93
江苏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于2008年12月21日设立,是经国家农业部和国务院台办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2010年2月被确定为首批23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2.
王霞 《企业研究》2007,(1):29-31
园区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我国各地纷纷以资源、骨干企业、品牌为主题的各类园区作为载体,大力推动产业积聚,促使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企业向园区聚集,主导产业向产业配套和产业链接方向发展。郑州市把”工业兴市,园区兴工”作为经济发展方针,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长期不懈地抓园区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精品点4:福德庄休闲产业带环翠区立足里口山区位优势,发展“旅游+”多元产业。福德庄休闲产业带聚集了多肉植物园区、萌宝亲子动物园、福豪果品合作社、秋歌采摘园等文旅、农旅产业项目,是一处集亲子体验、休闲采摘、互动研学于一体的休闲产业带。  相似文献   

4.
正积极稳妥推进产业转移,重点在工业园区。衡阳现有工业园区15个,其中国家级工业园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7个,市级工业园区7个。最近,人行衡阳市中心支行深入各园区管委会、园区企业、银行机构、融资平台及园区办等部门,开展了金融支持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推进产业转移,园区是"主战场";  相似文献   

5.
从产业“孤岛”走向开发区之间的生产合作,既是中国本土开发区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中国开发区实现再次发展转型的必要手段。基于开发区上市制造业企业在“十三五”时期的采购—供应合作关系,以江苏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作为网络基本单元,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和二次迭代分配程序(QAP)研究中国典型东部省域开发区之间生产合作的网络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苏州工业园区是江苏省开发区间生产合作网络的核心,苏南地区是网络联系的致密区域;(2)网络联系致密区域以外的部分国家级开发区(如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具有地方生产合作“门户”地位;(3)开发区之间的地理距离、主导产业相似性、设立时间差异等因素对开发区之间的生产合作影响不显著;(4)开发区之间的“同城”(位于同一地级市)和“同级”(同为国家级或同为省级开发区)关系促进了开发区之间的生产合作。园区之间的网络化生产合作是中国“一带一路”境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提出未来中国“一带一路”境外产业园区有条件也应实现以本土开发区为主体的“抱团出海”,形成分层链接的“本土—境外”产业园区跨国集群网络,并通过“一带一路”境外产业园区引领部分...  相似文献   

6.
昆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旅游园区作为提升都市农业的重要发展模式和有效建设载体,在园区建设总体上遵循了因地制宜建园区、注重效益建园区、强化带动建园区等原则,从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文化功能来看,突出农业生产功能,重视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农业的生活、文化功能。所有分园区均体现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提高农业效益示范带动功能。在分园区建设中,采取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科技与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科技成果孵化等工作,园区成为了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的先行区。  相似文献   

7.
正当全国掀起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的热潮中,江苏省灌南县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且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的支柱性产业。近日笔者专门来到灌南县现代农业园区调研考察,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于怀亚从百忙中接待了笔者,并详细介绍了园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产业园区物业服务在未来的发展,我们认为一定是互联网+服务,所以招商局物业在近几年,大力打造互联网服务平台。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深圳开始的,被称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而在试验田之前,还有一个"试管",这个试管就是招商局集团开发的蛇口工业区。从蛇口起步的产业园区,经过了30年的发展,已经从最早的三来一补、粗放型的生产制造业演变成了种类多样、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在国内产业园区的发展进程中,招商局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是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  相似文献   

9.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依托义乌得天独厚的电子商务产业资源,紧密结合义乌电子商务发展和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精准定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放格局,做精做深"去院校围墙"的"政府+园区+企业+院校"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搭建"建设科学专业链、服务电子商务产业链"的特色化电子商务专业群,加强与中职、本科院校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和组成部分,现在园区经济效应已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国内外产业园区发展成功案例表明,产业园区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以汤旺河支流伊春河得名。黑龙江省伊春市紧紧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独具特色的产业优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推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加速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带动伊春整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8,(10):58-6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在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时代,产城融合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产城融合作为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思维,突显了聚集区域内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优势。本文从产城融合的角度出发,探究新时代产业园区的科学发展路径。以佛山三水高新产业园为例,剖析当前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困境,从而对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8年提出"南工北农、一县两区"发展战略,首倡建设"现代农庄"新理念,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来,长沙县现代农业如沐春风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作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载体——现代农庄,以全新的业态脱颖而出,其迅速发展之势,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兴农富民的新创举我们认为,现代农庄就是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主体,以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建设为目标,以土地流转为手段,通过资源有效组合和集约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于一体的生态、观光、体验、休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四年来的实践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这将会是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快速发展的一大机遇。本文将就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的现有发展程度、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已经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本文将通过分析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现在的发展状况及融资现状、园区的融资难点,针对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的融资困境提出数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元坝区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全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着力点,在建设生态养殖园区中,切实做强做大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以此为突破口,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通过了省级和农业部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认定及产品认证,成功创  相似文献   

16.
聚群集约发展是瑞昌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通过研究认为,瑞昌市工业园区的发展出现了企业主体地位突出、支撑作用明显、发展方向清晰;支柱产业正逐步形成、集聚程度明显;项目带动力强、聚群集约发展态势良好。但同时,园区的发展还存在着经济总量偏小、水平偏低、政策依赖性强、基础设施落后和管理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新时期,要促进瑞昌市工业园聚群集约发展,必须要从加快产业转移升级、做大经济总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聚集、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档次、为集群集约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加强管理和服务以及优化园区发展的投资环境等方面着手,以促进园区的聚群集约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人间天堂”杭州、钱塘江南岸,聚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新兴城区正飞速向前奔跑。华业高科技产业园,就是其中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加速器而闻名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8.
园区抓项目城镇抓设施农村抓产业努力实现园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甘肃武威黄羊工业园区是经国家发改委审核,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的省级开发区。工业园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50公顷。园区空间布局由以原312国道为轴线的面粉加工  相似文献   

19.
《西部财会》2015,(1):81
陕西农垦是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1941年,王震将军率领八路军120师359旅在大生产运动中,创建了第一个军垦农场——南泥湾农场。近年来,陕西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紧扣垦情,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主线,以"让农垦人体面有尊严的生活"为愿景,以"现代农垦、美丽农场、幸福农工"为蓝图,以"开放办垦、产业立垦、园区兴垦、人才强垦"为基本路径,着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多元化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打造西部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省内一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样板。做强现代种业板块以育种研发为核心,坚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培育小麦、杂交西  相似文献   

20.
发展低碳物流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从传统物流园区模式向低碳物流园区模式的转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尤其是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物流园区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推进低碳园区建设需要从政策法规、园区规划、产业结构、能源利用、业务运营等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手段,低碳物流园区的发展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转向为综合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园区”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