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对这些地方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要避免今年再出现民工荒问题,首先要弄清造成民工荒的原因。笔者认为,要防止民工荒,根本上是要提高民工工资待遇和能力水平,但电荒对民工荒的导火索作用,同样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民工荒"背景下,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针对我国当前"民工荒"和新老农村剩余劳动力代际交换的客观现实,提出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的制度、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广东民工荒、福建民工荒,浙江民工荒,深圳、广州超过10万的职位空缺,武汉开春缺民工10万,民工荒成了各媒体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不仅是沿海地区、劳务输入大省呈现民工荒,就连劳务输出大省也在喊民工荒。在民工荒的同时,就业形势也显得严峻。2月13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发布《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消息称,2006年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而同时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该消息称,“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边在喊民工荒,企业…  相似文献   

4.
应着力从改变权利缺失和制度缺陷上应对民工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为解决农民工权益缺失问题、推进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民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继中国东莞地区2004年春节过后首次出现"民工荒"以来,近几年这一现象扩展区域速度较快,甚至连民工输出的区域(如重庆、四川)也不同程度地闹起了"民工荒",且还有愈演愈烈之态,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从薪酬管理的视角分析了"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了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的漏洞,基于此,提出了解决"民工荒"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隐匿在"民工荒"背后的"农民荒"逐步被大家所重视。学者们开始研究这一现象,从农业效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地制度改革、职业农民的培养、提高农民职业的吸引力等角度提出对策来破解难题。但是笔者认为结合当前"三农"形势,这些建议略显粗略,不成体系。可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农民荒",从农村、农业、农民等三个方面寻找突破口,以"三农"发展的大背景来破解"谁来种地",解决"农民荒"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民工荒”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民工荒”的连年出现和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2011年,“民工荒”现象不仅愈发严重,提前到来,而且扩散到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不少传统劳动力输出大省.从法学的角度研究“民工荒”现象,剖析农民工的“权利荒”,对于系统构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机制,化解“民工荒”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工荒"实质上是民工权利荒,是农民工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和回应的"诉求荒".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民工依然未能摆脱低工资、低待遇、低保障、低权利的生存状态,诉求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进一步加剧了用工结构短缺.赋予农民工应有的社会地位,从法律上切实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破解"用工荒"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民工维权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上广  王春兰 《农村经济》2006,(10):106-109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引发了劳动关系变迁,从而也使得民工权益在许多方面缺失。当前,民工维权弱势地位的原因有许多方面,我们必须采取应对措施,促进民工维权与和谐社会建设。具体对策包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强化和谐社会理念;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依法保障劳工权益;加强工会建设,增强民工维权意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政府服务力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地》2012,(10):15-16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和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依法依规、便民高效、保障权益、维护稳定、急需优先、全面覆盖"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政府职能的"缺位"和"越位"、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体制性降碍是造成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收益不对称和投资供给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取向应是转变思想观念;重塑政府职能;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妇女权益受侵害状况较为普遍,这不符合"男女平等"的现代法律理念,也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女性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借鉴其旨在提高妇女地位、改善妇女经济状况的基本观点,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相关纠纷案件、地方立法文件,使用定性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考察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妇女权益保障问题。本文提出,法律制度的漏洞、村民自治的有限性、经济利益关系失衡是保障农村妇女权益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应完善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相关法律制度、村民自治制度,明确新时代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新目标是"既追求性别平等,又追求经济增长,实现两者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产权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投资是新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村精英逐步流失的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制度是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弥补,但大学生"村官"的发展亦存在些瓶颈问题,本文透过对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产权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大学生"村官"制度放置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完整是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最大障碍,农民增收难、"农民工闲置"、"民工荒"、征地矛盾突出等,已成为当前发展和稳定的最大瓶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是农村经济突围、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社会管理升级的大文章。要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明晰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权能,建立合理有序的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加快按照"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加快按照"把监管和服务抓起来、把权利和责任放下去"的原则改进征地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回顾山西农村改革的历程,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基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山西省农业、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激活农村"沉睡"的资产资源。  相似文献   

16.
如何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农民权益保障、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发展提供制度框架,是"三农"研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现实课题。鉴于此,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定于2012年12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2021,(6):1-7
促进农民权益和效益的最优是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基点,如何从制度突破上让宅基地用益物权效能最大化是农村要素改革的重点。从历史之角度分析.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构建之初的法益取向为居住保障,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此种价值导向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已显不适,而构建以"权利利用与效能最大化为中心"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成为必然。从法理学角度深入分析宅基地使用权之法理特征.进而构建中国特色之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成为必要。在制度设计与突破上,应重点关注宅基地使用权:区分取得及其类型;登记要件主义;流转交易制度;流转收益的分配原则、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正>从一年前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民工慌",到目前农民工辞职找工作、企业招不到工人的"民工荒",短短一年时间,珠三角的劳动力市场经历截然不同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人力资本内生理论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以及人力资本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发现:就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来看,农民自身的投资能力非常有限,农村人力资本的循环运动显然呈现一种"低投资--低积累--低收益--低投资……"的恶性循环状态.要想打破这种低水平的循环.需要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并努力改善其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东南沿海地区『民工短缺』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昔日“民工潮”,今朝“民工荒”。本文认为劳资关系紧张,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是出现“民工短缺”的根源,国家扶持“三农”政策的效应是出现“民工短缺”的导火索,内地省区改革和工业化进缺”的导火索,内地省区改革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吸纳了部分当地劳动力等也是形成当前缺工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民工短缺问题的根本是调节劳资关系,一视同仁地改善民工的工资待遇和劳动条件;关键是加强对农民工输出的政策引导,适时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加快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